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思考

2020-04-02张颖颖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培育法治

张颖颖

现如今的当代教育,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而非一味的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最新的新课程标准中指明: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培育问题,以学生作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构建这样的课堂,才可以从根本上构建《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最新动态。

一、根据课标要体现的“核心素养”来确定整节课的最新目标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来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培养核心素养的工作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以此来完成课堂构建的整体框架。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时,要从特定的角度进行考虑,寻找一个二者相结合的切入点。

举个例子进行说明,比如在《珍爱生命》这堂课程中,教师要从“生命的价值”的角度出发,仔细思考本堂课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切实考虑。教师可以对学生灌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的思想,之后再进行过渡,引申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方面,要在生活中珍爱自己的生命。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严格要求,更要注重其实践创新的能力,以此来体现教师对本堂课程中核心素养相关培养目标的充分掌握,还可以体现出授课老师对本节课程的价值体系的精准把握。

二、培养“核心素养”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

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教科书要与学生平时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以使用小组合作探究、填写调查问卷等等方式进行课堂内容的探讨。这种形式上的改变,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育。所以,教师在安排课堂内容时,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各个环节的展开都尽量做到全员参与。学生可以在课堂中提出不同的思考方法,再经过小组探讨,相互交流意见,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积攒经验,以此来得到对于生活及学习上的体会。

三、培养“核心素养”要善于整合课程资源

在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中所强调的核心素养,主要是一种各方面的学习综合能力的发展,更加着重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连贯性。正是因为如此,《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要更好的集中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实行“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发展路线,还要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来进行拓宽,有计划的选择教学内容,深化课程体系,从而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目的。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一定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将“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彻底推翻,全面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做到以学生为课题主体,教师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只有教师真正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下一阶段的培育目的,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手法,才能够使《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真正做到以核心素养为最终培育目标,从而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成長和发展,真正发挥出课题的最大效率,使每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变得更加出色。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培育法治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