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心病”需积极应对情绪变化
2020-04-02潘锋
潘锋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为热议的话题,在铺天盖地疫情信息的“轰炸”下,有的人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情绪进而影响到免疫力,疫情“心病”问题备受关注。2月2日,中国科协组织中国心理学会多位专家通过在线访谈的形式回应媒体时指出,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很多公众也表现出焦虑、担忧甚至恐慌的情绪,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徐凯文副教授等专家就公众关心的问题,从疫情“心病”高危人群识别和干预,维护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心身健康和提高普通民众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给出对策和建议。
识别和干预高危人群
徐凯文副教授说,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主要高危人群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特别是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领导抗疫工作的公务员,罹难的确诊患者家属,原来就有基础严重精神障碍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等,以及原来就有基础轻性精神障碍者,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疑病障碍等。以上高危人群容易焦虑、耗竭、愤怒、无助和抑郁,极端者可能具有攻击性,将个人的负面情绪和压力传导给他人就会发生攻击行为,传导给自己就会导致抑郁乃至自杀。
徐凯文副教授说,识别和干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高危人群并不困难,如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根据医院诊断就可识别,这类人群应在就诊医院里由专业的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干预支持。
徐凯文副教授强调,此次疫情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领导抗疫工作的公务員,他们工作压力大,除了奋战在一线随时有被感染的危险外,一时无法控制疫情的失控感,长期疲劳无休,被问责的压力和来自群众诉求不能立即得到满足等,都可能给他们带来各种心理问题。对于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领导抗疫工作的公务员,可以通过其工作内容和岗位来识别,这类人群更需要科学的心理干预支持,要保障充分的抗疫、防疫设备、器材、药品,让他们安心先安身,要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安排好他们的休息场所、后勤保障、轮岗安排,每日心理减压讨论会等基本支持,尽量避免来自各方面的负面情绪污染,通过激活社会支持系统,使他们从亲朋好友那里得到长期稳定的心理支持。同时,社会大众也要对他们的工作多肯定、多支持、少苛责。
2月3日,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发布《针对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调适建议》,该建议对维护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给出多项指导。一是作为专业医务工作者首先需要做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确的认知,不看不信网上的谣言,充分熟练掌握感控知识。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准确及时地传递关于疾病的正确常识。做到在疾病面前不恐慌、不动摇。对于即将进入疫情一线工作的医护,建议在上岗前进行业务培训的同时要进行应激的预防性晤谈,目的是通过公开讨论内心的感受,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支持和安慰,对资源进行动员,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感情上)对疫情有所准备。
二是医务人员在进入疫情一线工作后,要加强科学管理,合理明确分工,制订明确的工作标准和目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策略;合理排班,安排适宜的放松和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和饮食;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医护关系、医患关系、护患关系,通过建立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完成医疗任务,实现医疗目标。
三是当出现负性情绪时,医务人员首先要合理面对和接纳,充分接受这些情绪出现的合理性,千万不要因为这些情绪的出现而陷入到新一轮的自责中,最终导致情绪的恶性循环和加重。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保持与家人和外界的联络交流,掌握家人朋友的情况,减轻对家人朋友的担忧,通过了解外界情况减少被隔离的感觉。医务人员可以在内心构筑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不受任何外来人或者生物打扰的地方,一定强调是只属于自己使用和支配的一个安全的环境,可以是熟悉的床、一处小院、一间小屋等,去激发和唤起躯体感受;同时通过各种放松训练,让身体充分放松休息后再重新恢复工作。
徐凯文副教授说,心理创伤一般是指自己或亲人经历了生死所造成的心理损害,面对各种疫情信息人们出现替代心理创伤或间接心理创伤的情况比较普遍。替代心理创伤不需要亲身经历,而是一种看到听到受害者或幸存者的经历所造成的严重心理伤害,如有人第一次到达灾难现场后就会出现替代心理创伤。为什么没有亲身经历为什么还会受伤呢?徐凯文副教授解释道,这正是因为人是有血有肉的,有内心的美好和善良,这就导致即使没有亲身经历而只是看到听到或感受到他人经历的痛苦,自己就会因此感到痛苦。心理学认为这是因为人类有共情的能力,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讲这也是儒家核心理念—“仁”的来源。对罹难的确诊患者家属可根据已经发生的心理创伤事件来识别,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援助和哀伤辅导。对于原来就有基础严重精神障碍和原来就有基础轻性精神障碍的患者,要保证药物供应,保障正常服药,情绪波动大要及时复诊,调整药量并使他们能及时得到心理援助支持。
徐凯文副教授说,正式因为对他人的痛苦能够感同身受,所以在灾难发生之后我们就会一方有难,八方援助,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也不例外,人的善良与美好多源于此。不去网上浏览爆炸式的各种真真假假不确定的信息,是回避负面信息,减少与负面信息和不良情绪接触的最简单的方法。
维护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心身健康
每当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重大事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发生各种危机时,医务工作者总是肩负救死扶伤的责任和使命,冲锋在前,出现在医学紧急救援的第一线,与普通人一样当医务人员面对心理应激的时候也会出现各种的心理问题。
“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属于第一级重点干预人群,维护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心身健康十分重要。”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孟馥教授说。
孟馥教授介绍,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身体疲劳、情绪压抑、克制、耗竭;面对大量涌入的患者感到压力、无助和恐惧,患者的不满情绪或攻击性行为导致的人身安全的风险;医疗防护和诊疗物资的缺乏,工作场所隔离不良而担心自身被感染,以及对救援时限的不确定感,看见同事在工作中被感染后的悲哀和无助等;此外还有担心家人的健康或被感染,家人出现危机时无法帮助和照顾的内疚,由于上述心理问题可能导致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出现“心理崩溃”征兆。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可出现多种心理反应,包括情绪焦虑、紧张,易怒、沮丧,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表达理解出现困难、与人交流不畅,淡漠、麻木、迟钝、噩梦,还可出现职业倦怠表现,如情感淡漠、绝望、无助、内疚、非人性化、工作效率降低,执行力下降,操作失误等。同时医务人员还会出现身体方面的反应,如可出现极度的疲劳、眩晕、头痛、失眠,胸闷、呼吸困难,胃疼、恶心、呕吐、腹泻,双腿乏力、肌肉紧张、发抖等躯体症状。
孟馥教授说,突发事件会导致人们正常生活受到干扰,心理紧张无所适从并超出自身应对范围,导致认知、情绪、行为以及躯体的失衡,不仅遭遇危机的正常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同样承担救援的医务人员也面临挑战。维护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心身健康一方面要加强培训,增强心理干预基本知识,提高医务人员整体心理危机意识,提高救援能力;另一方面要给予有力指导,提供最基本的心理支持,增强危机心理干预知识。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合理评估,对医务人员进行危机情境下的自我心理评估。一是需要评估他们对危机的反应是什么,包括认知(想法)、情绪、行为、躯体(生理)等方面的内容;二是需要评估危机影响的范围和时间,包括个人、家庭、社会,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三是要评估跨危机过程中的应对策略,对正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否能够应对。医务人员还需要对自己的专业角色进行评估,包括专业和责任是什么,我能做什么,超出我的能力范围我需要如何应对等。
孟馥教授说,防疫一线医务人员无论什么专业都应该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心理支持技术,这样既可以帮助救援过程中接受诊治的每一个患者,也可以帮助同伴,还可以帮助自己。
孟馥教授介绍了8种简易的心理支持技术。一是倾听,少说多听,多使用“开放式”提问,适度打断,如“能跟我说说今天的经历吗?”二是不评判,不把自己主观价值观强加于对方,如“我理解你的想法,你认为……”。三是共情,回应对方的情绪,接纳对方的任何情绪。四是提供现实层面、情感层面、资源层面的具体支持,如“需要我陪你一起去吗?”五是计划,制订能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的小目标。六是后续跟进,给予持续关心、陪伴和后续资源的支持。七是转介,当发现自己或同伴有潜在心理问题严重者需及时报告上级,转介至心理专业人员。八是要保密,树立谈话的保密意识和尊重意识。
孟馥教授特别强调说,跨危机中的人际关系支持非常重要,这种支持包括队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支持和共同面对,以及上下级之间的互相理解和给予必要的现实层面的支持;在家人和朋友中划分等级,与安全等级内或不会过度担心的人交流;在应对患者时要专业应对,人文关怀,对于超出应对范围的要寻求其他队员支持和帮助。在人与人的情感交流中如果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脱节,对方会更倾向于相信非语言因素,包括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所传达的信息。同时,防疫一线救援医务人员需要强大的支持系统,因此一方面要重视团队建设,建设结构清晰、领导有力、管理有序的团队;另一方面要实行合理的崗位轮换制,让工作人员从事不同应激水平的工作,尤其限制高应激水平的工作时间,并保证休息、充足的睡眠,保障医疗和生活物资充足,保持与家人以及重要的他人的联系,获得专业方面的有力支持和指导。
提高公众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姜长青教授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不断传播和发展,每个身处其中的普通民众都面对着未知的疾病风险。有报道显示,普通民众对于疫情的情绪反应存在强烈的担忧、恐惧、焦虑,积极情绪明显减少,很多民众甚至由于消极情绪的持续存在和难以摆脱而导致正常的生活都受到明显干扰。姜长青教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理性应对疫情,提高广大普通民众居家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一是合理关注疫情,“定时”而非“时时”。姜长青教授指出如果注意力一直在手机、电视不断推送的信息上,情绪就会随着信息起伏波动,即使有了暂时的“掌控感”,代价却是“心累”和正常生活节奏的紊乱。因此可以设定“信息闹钟”,在一天的时间中每隔半天,用5分钟来关注疫情信息,其他时间安排运动、工作、家务或者休闲娱乐等日常活动,在掌握疫情的同时获得正常的休息和愉悦情绪。在必要防护的情况下,丰富且规律的生活能增强人们的“心理免疫力”,让人们更有力量和信心面对不断变化且未知的风险。
二是保持社会联系,彼此给予支持,面对疫情带来的风险密切的家庭联系和社会支持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每天保持至少一次与亲友之间的联系,了解自己的朋友此时正在做些什么,找到互相帮助的方式。对于弱势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尽力给予更多鼓励和生活上的照顾。随着疫情防控时间的延长,彼此间的支持能够让人们更持久地应对困境。
三要维持稳定健康的生活方式。疫情的突然到来使人们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但仍要积极地看待生活,尽可能地维持原有的规律作息,按照原先的节奏生活按时起居,在家学习办公,按时吃饭,按时休息,让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规律和掌控感是应对焦虑恐慌的“良药”。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注意良好的饮食,保证睡眠,不要试图通过烟酒来缓解紧张情绪。
四是允许并接纳消极情绪。姜长青教授解释说,担忧、恐惧、焦虑是面对威胁时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在疫情到来时任何人都可能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的情况。要理解和接纳自己这样的状态,告诉自己这是面对不正常情境的正常的情绪反应,要允许情绪的存在,也要理解这种消极情绪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程度会逐渐减轻,适度的担忧、恐惧、焦虑可以人们的警觉水平,提高人们的适应和应对能力,也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五是学会用认知来缓解消极情绪。首先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所出现的消极情绪要具体化,要关注自己脑内出现的想法,如是否存在夸大了感染病毒的风险,或者夸大了疾病的严重后果,如病死率和后遗症等。二是对于胆小、敏感多疑素质的个体,如出现过分担心躯体变化则需要客观看待自身身体状态,建议从既往的经验中去理解自己躯体症状的意义,如果自身难以判断可以让家人和朋友帮助自己。
姜长青教授最后说,面对疫情严重地区的困境人们有时也会感到做得不够和有挫败感,但要记住一个人没有责任解决所有人的所有问题,只需做好力所能及的防护和帮助就可以了。建议民众做好“心理电量监测”,每隔半天花费一分钟时间来评估目前的情绪状况,如果已经出现了耗竭、无助和挫败的情况,应及时调整日常活动节奏和强度或者休息放松来“充电”,避免持续地投入而造成“心理电量”的耗竭。
专家简介
徐凯文,临床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期从事心理障碍心理治疗、危机干预、心理创伤治疗和心理咨询伦理等工作,致力于发展基于中国文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