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角度发力,促进数学素养稳步提升

2020-04-02王欢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圆的认识迁移数学素养

王欢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角度发力,既要重视操作引领,又要关注知识迁移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还应适度引入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通过多维组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使得学生的数学素养稳步发展、稳健提升。

[关键词]圆的认识;迁移;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56-02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既要有自主探索的过程,又要有合作学习的过程;既存在观察、思考,也有实践、争辩。因此,教师就得多角度发力,力争通过多层级活动、多维度研究等,让学生更加科学地进行观察、分析与思考,进而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应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最终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在学习过程中稳步发展。

一、用操作撬启思维发展的杠杆

实践操作、数学实验等都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重视操作、实验等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务必让学生在动手做中理解知识,建构知识,也让学生在领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

1.以拓画感知圆的特征

圆有别于一般的几何图形,比如,圆的边是弯曲的,不似常规图形的边——都是线段。圆也没有一般几何图形的底边、高等。对此,教师就得进一步细化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领悟圆的个性,把脉圆与一般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入理解圆的特征。

如,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准备的胶带纸圈、茶杯盖子、一元的硬币等拓画大小不同的圆。在拓画的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圆的边是弯曲的,不能用直尺去画圆的边;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圆形物体拓画出的圆是有大有小的,它们的位置也是不固定的。

2.以拉绳感知圆的特征

除了指导学生拓画出不同的圆,感知圆的边以及位置、大小等显性特征外,教师还得创设其他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圆的其他特征,从而使得学习活动更加丰满。

比如,用图钉、棉线等物品创造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拉绳活动,画出圆。教师引导学生用图钉固定好棉线的一端,在棉线的另一端固定一支铅笔,拉紧棉线,让铅笔的笔芯落在纸上,拉动铅笔一圈,就会得到一个圆。学生从中体会到:这个方法远比拓画圆要灵活,更能满足学习的需要。一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圆画在合适的位置上;二是可以控制圆的大小,确保需求。至此,学生逐步体会到图钉的位置能够改变圆所在的位置,进而形成一种朦胧的感觉——图钉这个点能影响着圆的位置。

可以看出,恰当的操作是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的重要举措,为学生更好地探究新知、理解和接纳新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迁移助推智能发展的进程

教师要重视学习迁移在新知探究中的巨大作用,利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数学经验来引导学生感知圆,领悟圆的基本特征。

1.用操作感知圆心特征

首先,指导学生剪下拓画出的圆,并用这个圆去探究圆内的构造。一方面,引导学生猜想和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得学生的学习带有“思考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究圆心的位置:“你能找出圆中那个类似图钉的点吗?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并思考这个点是否存在其他的奥秘?”

其次,让学生尝试在不同的方法中找出规律,发现奥秘,使得整个学习活动稳健而有序。学生会在折纸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沿着不同方向对折圆形纸片,折了若干次后,所有折痕都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就如同图钉那个点,是不变的,它决定了圆的位置。

经过不同的梳理,学生就能感悟到这个点的意义,知晓这个点就是圆的圆心。

2.用活动感悟半径特征

在折纸感悟圆心的基础之上,教师还得引导学生探究这些折痕,例如指导学生描一描这些折痕,让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中感知半径的意义,感悟半径的本质。

“在你描的这2条折痕中,你的发现是什么?”有的学生从圆心开始画线段,发现线段一端是圆心,另一端在圆上。同时,学生在测量这些画出的线段时会发现:画出的线段长度是一样的。至此,教师就可以告知学生:“这类线段就是圆的半径。半径是相等的。”

与此同时,教师还得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猜想与推理。“通过这样的画半径、量半径,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会认识到:圆中的半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是相等的。还有学生发现:完整的折痕是半径的2倍。学生在交流中就能领悟到“两端在圆上,且经过圆心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也领悟到“圆中的直径也是有无数条的,而且它们的长度也是相等的”。

可见,恰当的迁移能够助推学习深入,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教师以学生在课始的拓画圆、拉绳画圆等活动中获得的感知为基础,引导学生折纸探究圆心,画图后测量半径,从而使得整个学习活动有根有源,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生机,充满魅力。

三、用技术助力素养积淀的升级

应用多媒体是当下数学课堂教学的趋势,也是数学教学变革的需要。为此,教师应深入解读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助推教学重点的深入,使得课堂教学愈加精彩,也充满着无尽的活力与吸引力。

圆周率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也是学习的关键点。尽管教材中安排了一系列学习研究活动,但它们都在静态的文本上。对此,教师就得灵活应用多媒体,特别是flash动画技术,让原本静止的感知学习演变为生动的动态画面,给学生必要的启迪,也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更好地把握圆周率的本质。

一方面,让学生先测量一个圆的直径,再测量圆的周长。对于测量圆的周长,很多学生都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就可利用动画设计一个活动场景——以喜羊羊測量周长为范例,给予学生方法指导,这比教师单纯地照课本来说更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比较周长与直径的长度,学生在计算中体会到π的值,从而获得一个最为直接的感知,形成有效的认知建构。

圆的认识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抽象,这些都需要教师审时度势,灵活地用好实验、多媒体等,让课堂教学精彩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起来,也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体验中更好地感知圆,领悟圆的特征。当然,教师还得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迁移、学习探究、学习反思等活动,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强化,数学素养稳步发展。

(责编:童夏)

猜你喜欢

圆的认识迁移数学素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多措并举,打造互动课堂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