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狼”共眠
2020-04-02顾建梅
顾建梅
一对父母带着年幼的女儿去医院就医,声称女儿从秋千架跌落导致骨折。然而医生对骨折的判断是外力扭致,并且女孩身体还有陈旧伤,医生敏锐地察觉女孩正遭受家庭暴力。由于无法判定家庭暴力是由父母哪一方实施,抑或两人都有参与,所以,医院选择了报警。
当警察带着法院颁发的许可证进入这个家庭时,女孩紧紧拉住父亲的手躲在他的身侧,却没有靠近母亲。警察本能地将视线转向母亲,丈夫随即指向妻子说:“是她,就是我太太家暴孩子。”
正当警察欲拘捕那位母亲时,随行的儿童福利署工作人员却指正说:“施暴者是父亲。”她的解释是:“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通常会以顺从、讨好施暴者的方式来避免家暴再次发生或家暴升级,所以,孩子此刻亲近的一方反而正是施暴方。”
以上是发生在国外的一则案例。它告诉我们:反家庭暴力需要可以落在实处的联动机制,并且,它必须依靠对家庭暴力的处置有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
可怕的枕边人
2019年11月25日为“国际消除针对妇女暴力日”,这一天,知名仿妆博主宇芽自遭家暴,并发布了一段视频证明此事。随后,宇芽出现在央视《今日说法》栏目,述说自己的遭遇。
因非处女,北京大学法学院女生包丽遭到男友持续的精神虐待。2019年10月9日,不堪折磨的包丽服药自杀陷入昏迷,躺在医院ICU一个多月后,医生向其家人宣布她“脑死亡”。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60%—70%的女性遭受过亲密者的虐待,我国家暴受害者90%是女性,每年有15.6万女性自杀,其中60%因为家庭暴力。
值得深思的是,即便是立法较早的国家,家庭暴力的形势也同样严峻。英国四分之一女性曾有过家庭暴力的经历,每9秒就有一个女性受到家庭暴力的伤害;每周有两名女性会被现在或者以前的伴侣所杀害;54%的女性被严重性侵的案件是由现在或者以前的伴侣所造成。
施暴者的心理“獠牙”
为何家暴施暴者难以罢手?为何家暴受害者迟迟无法自救?为何家暴总让受害者有性命之忧?
首先,我们要认识施暴者。
随着家暴事件的频频曝光以及受害者本人的揭露,人们开始总结“家暴男”的套路。家暴受害者斯泰纳在演讲中称自己被家暴的那段“疯狂的爱情”是一个伪装成爱情的心理陷阱,并整理出自己掉落“陷阱”的过程:第一步:施暴者引诱和迷惑受害者;第二步:孤立受害者;第三步:开始用暴力威胁;最后一步:想要杀掉她。
她说的都是事实。只是,当她将这些过程视为“陷阱”时,意味着这样一种认知:从追求受害者到结成伴侣再到使用暴力,都是施暴者有计划有目的布下的“局”。所以,施暴者当然不是真爱你,而是把你当成了猎物。
然而,这是个普遍的误读。这一误读可能导致更多的女性成为受害者。那些明知男方有家暴史却依然爱上对方甚至嫁给对方的女性,会以为男方以往的家暴史是因为他并不真爱前任。于是,沉浸在对方浓情蜜意中的女性想当然地以为她才是他的真爱。
事实上,缺乏专业知识使人们混淆了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行为表现。具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暴力者,他的“暴力”是可控的:一旦发现受害者无利用价值他就会丢弃,转而寻找下一个猎物。并且,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暴力者,其目的并不是与受害者组建家庭,更不会用鱼死网破的方式去纠缠对方。
那些不容许受害者提分手,一旦对方脱离自己的生活便会跟踪、恐吓甚至虐杀,完全无视后果的家庭施暴者,往往患有邊缘性人格障碍。
基于以上内容,我们应知道:家暴中的施暴者既非骗子也非狩猎者,他们其实是有暴力倾向的不良社会分子或(及)某类精神疾病的患者。人们总结出的某些“套路”,其实正是一些精神疾病的症状。
所以,别再幻想施暴者把“真爱”藏在了里层口袋,而你终有一天会找到它。真相是:他给予受害者的就是他的真爱——就像螳螂激情过后会吃掉伴侣一样,并不会因为换个对象而改变。
但人不是螳螂,对家暴受害者来说,施暴者更像是披着羊皮的“狼”,表面上人畜无害,可一旦与“狼”共眠,獠牙立见。
按危险指数,家暴施暴者可分为三类:一、地域陋习+错误认知+生活负性事件导致暴力行为的施暴者;二、第一类全部或部分因素+成瘾行为(酒瘾、赌瘾、毒瘾等)导致暴力行为的施暴者;三、可有第一类和第二类部分因素+精神疾病(边缘性人格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人格障碍等)导致暴力行为的施暴者。第三类施暴者最可怕,他往往会杀害受害者及自杀。
受害者的受虐综合征
科学的飞速发展使我们提高了对人类社会性行为的期待,这期待让我们无法理解家暴受害者对施暴者的一再退让和屈从,尤其当受害者是宇芽、包丽这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时,几乎每个旁观者都会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要忍受?为什么不在第一次被虐待时就离开?”
的确,数据显示:家暴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选择报警。何解?
事实上,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它的进化并非完全按照“用进废退”的法则进行,那些事关物种生死及繁衍的部分会在基因中相当牢固地保存下来,使得人类的某类行为依然表现为生物性。
有没有这种体验?当你过马路时发现一辆货车冲过来,如果离得没那么近,你会迅速逃走,可若离得太近你反而一动不动呆若木鸡……你以为自己是“吓傻了”吗?可当小伙伴潜伏在你身后猛一叫时,你明明是“吓一跳”的呀,并没吓愣住呀?
可见,关键不在于距离,而在于你有没有感到紧迫的生命危险。
当人类还是动物时,它的天敌们(尤其是空中的天敌)对近距离的移动目标十分敏感,对静止的目标反而不敏感。于是,那时人类的保命方案就是:敌人离得远我们就赶紧逃,离得近就静止不动,动了反而危险。
因为这一策略事关物种的生死,它便牢固地保存在基因中遗传下来。
所以,家暴越严重、越有生命威胁,反而越容易触发受害者(特别是女性,因为女性面临的威胁是双重的:生死及繁衍)遗传基因中的“生物性”,于是,她优先做出类似“愣住”的反应,而不是逃离(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亦是个侧面的印证)。
在关于家暴的国际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受害者因羞辱、恐惧、困惑、困窘、无助、无力及自我愤怒等心理冲击,发展出一种所谓的“受虐妇女症候群”,其症状包括:自责、内疚、低自尊、缺乏自我意识、缺乏自保能力、过度依赖丈夫及社会隔离等特质。该症状通常指女性因受到丈夫或者情人在身体、性以及情感方面的虐待而导致的一种病理和心理状态。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受虐妇女综合征”一词成为一个法律概念,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刑事诉讼中得到广泛采用,用于诠释以暴抗暴的受虐妇女面临的处境,利用正当防卫辩护理由将受虐妇女在非受虐时以暴制暴的行为视为正当防卫。
治疗家暴的“先进措施”
在各国反家暴的举措中,英国提出一个新项目,调整以往关注受害者的角度,转而把救助目标转向家庭暴力的根源——施暴者,将对有较高威胁的施暴者进行一对一的帮助教育,通过治疗手段对他们的暴力行为进行干预。
这一项目由多个社会救助机构提出,给施暴者提供帮助,解决他们的酗酒、吸毒以及精神问题。同时,他们还能获得有关就业、居住等方面的资助;拒绝合作的施暴者则将受到警方的密切监视,严重者可能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
这一新项目的设立说明社会救助机构开始正视这样的现实:一、施暴者的施暴行为是很难通过个人意志改变的,它们的背后往往还有酒精、毒品及精神疾病的推动。二、即便在家庭暴力被揭发的情形下,仍有许多家暴受害者会继续留在施暴者身边,而社会负有帮助她们改善生存环境的责任。当受害者无法离开“狼窝”,仍然与“狼”共眠时,或者我们可以帮助她磨平施暴者的“狼牙”,至少让她没有性命之忧。
说句真心话,愿向这一项目捐款、鞠躬,替宇芽、包丽们说一声:谢谢!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