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华诞话有祺
2020-04-02阎云,来鲁华,刘忠范
2020年,欣逢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学报》创刊主编、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创所所长、北京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唐有祺先生百岁寿辰。唐先生是我国晶体化学的主要奠基人、化学生物学的倡导者、分子工程学的开创者。他在日本侵华战争的硝烟中辗转完成大学学业;博士及博士后师从化学泰斗鲍林教授;之后冲破美国的重重封锁,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在历史的风云中,他始终初心不改,信念不衰,为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殚精竭虑;在化学学科遭逢危机时,他仗义执言,力挽狂澜,为中国化学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唐有祺先生的百岁人生是记录中国近代百年历史和世界格局变迁的生动史书,是中国从战乱走向富强的见证。唐先生亲历并推动了现代化学在中华大地的生根、萌芽、在磨难中发展、并终至峥嵘的历史进程。当钱学森先生怀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疑问抱憾而去多年后,中国科学在唐先生屡次建言献策下,已然人才辈出。他有幸亲见了自己在古稀之年提出的“分子工程学”成为世界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共同的前沿。在“分子工程学”框架下,世界科学的舞台上,中国科学家的身影越来越多。值此唐先生百岁华诞之际,我们谨以此文梳理先生的科学人生,致敬先生为中国化学和中国科学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一) 一代英才逢乱世——为家国,何惜小我
1920年7月11日,唐有祺出生于上海市南汇县新场镇的一户小康人家。5岁时进入新场小学接受正规教育。1931年到南汇县读初中,193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办学理念非常先进的上海中学。此时的中国,不但内乱不绝,日本也在伺机侵略中国。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又在上海吴淞口等地制造了“一二八惨案”。1937年,唐有祺高中毕业,考入同济大学。时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济大学不得已五易校址,辗转9省市。颠沛流离的大学,饱受战火欺凌的故土山河,在青年唐有祺心中涂下了最暗的底色,使得后来的他无论遭逢多大变故,内心从来都有希望的光明耀亮。
1942年唐有祺大学毕业。在战争的摧残下,此时的中华大地满目疮痍,国民经济脆弱不堪。唐有祺一心希望利用自己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开发中国特色资源来服务国家。他先后到昆明的兵工厂、重庆渝鑫钢铁厂工作。后来,又专门从事做电机和变压器的矽钢替代品——电解铁片研究。为此,他放弃了已经考上的中央大学研究生学业。几个月后,当国民党考试院组织的赴美选拔考试传来好消息,唐有祺获得了化工专业的唯一一个留学名额时,他又搁置了这个赴美留学的机会。在电解铁片研究中,唐有祺敏锐地意识到,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息息相关。而化学将是功能材料的源头。此后,这不仅成了他毕生的研究所在,也成为他不断开拓化学前沿、屡次在中国化学危急时刻力挽狂澜的信念基石。
(二) 漂洋万里拜名师——良骏逢伯乐,一路凯歌
大学毕业后从事实业工作的经历让唐有祺意识到,只有提高学识才能在技术方面做出突破。因此,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决定赴美留学。1946年8月,唐有祺从上海登上“梅格斯将军”号轮船,直航旧金山。因为他已经敏锐地意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能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抵美后他直接去加州理工学院找了当时名满天下的结构化学家鲍林。唐有祺对物理和化学的浓厚兴趣及在这两方面的扎实基础深深地打动了鲍林。一番倾谈之后,这位名满天下的化学家爽快地答应了唐有祺师从他从事结构化学研究的申请。
在鲍林门下,唐有祺不但掌握了此前从未接触过的仪器设计及搭建技能,还利用自己高超的数学技巧,在自己搭建的仪器上顺利解决了鲍林教授交给他的两个具有挑战性的前沿问题。1950年7月,唐有祺博士毕业,以Hale博士后的身份继续留在鲍林组里从事研究工作。因为对唐有祺能力的期许,鲍林把国际上刚刚兴起的用X射线解析蛋白质结构的重任交给了他。自此,唐有祺成为国际上首批接触蛋白质晶体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少数学者之一,为他后来在中国倡导化学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三) 丹心一片赴归程——小驻清华,雄姿初发
正当唐有祺的蛋白质晶体研究进展日益顺利,有望获得重大成果的时候,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的土地急需各行各业人才。美国政府为了遏制新中国,1950年10月开始极力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1951年春,回国的正常途径已被封锁。
唐有祺果断决定中断研究,设法回国。面对进行得非常顺利的蛋白质晶体研究,爱才心切的导师鲍林万般不舍,极力挽留。但面对去意已决的唐有祺,热爱和平、崇尚民主的鲍林教授还是决定向他伸出援手。利用1951年7月国际晶体学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二届大会的机会,鲍林帮助唐有祺获得了离开美国赴瑞典的签证。1951年5月,唐有祺拿着这张离开美国的门票登上横渡大西洋的客轮。此后,历时3个月,陆续突破英国、法国的签证封锁,终于在1951年8月回到阔别5年的祖国。
1951年9月,唐有祺开始执教清华大学化学系,开设了“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本质”这门中国从未有过的新课,将结构化学与化学键方面的最新理论和方法介绍给国内。这是唐有祺对晶体化学、结构化学在中国的启蒙开启的第一步。
(四) 身迁北大奠新篇——结晶化学,天下当先
1952年,全国范围内院系开始调整,唐有祺跟随黄子卿先生迁入新北京大学化学系。此后半个多世纪,唐有祺的生活和命运与北京大学紧密相连。初到北京大学,唐有祺立即利用自己的专长,自己编写讲义,在“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本质”基础上开设“结晶化学”课程。此前,世界范围内从没有这门专门的课程;结晶化学的内容都是分散在物理化学等课程中。唐有祺希望通过开设“结晶化学”,把X射线晶体学的前沿知识带到大学课堂,并决意从理论和实验上深入开展物质结构研究。1953年2月,北京大学就今后发展工作重点问题向中共中央宣传部、高等教育部呈送请示的报告中,化学专业的重点方向就包括物理化学专业的胶体化学、化学热力学、分子结构及化学键。
为了尽快建立起中国的晶体化学研究,唐有祺不仅在北京大学开课系统培养学生,还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师资培训班,推动晶体化学在全国综合大学的普及。他在“结晶化学”课堂上使用的讲义,经过几次试用后,受教育部委托,于1957年11月正式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结晶化学》是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第一批高等学校新教材。1958年,唐有祺又在化学系开设了“物质结构”课,主要讲授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本质,以及量子力学基础和研究分子结构的方法和原理,依然是自己编写讲义。
(五) 万里江山谁援手——借我一肩,挑起三重重担
当时的中国,结构化学人才奇缺。结构化学建设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唐有祺的双肩。1955年,受X射线晶体学研究前辈陆学善先生的邀请,唐有祺到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现称物理研究所)兼职,筹组单晶结构分析工作。1956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唐有祺又应邀到化学所兼职,筹组结构化学研究工作。一心想建立中国自己的结构化学研究的唐有祺,利用在三家单位兼职的有利条件,和陆学善先生等一道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人力和物力结合在一起,建成了新中国首个X射线结构测定实验室。没有自动设备,他们就利用可卸X光管,在感光胶片上目测衍射强度,并依靠抽纸条算傅立叶求和。凭着师从鲍林期间打下的扎实基础,唐有祺带领研究人员,硬是在严峻的条件下开启了中国的结构化学研究,测定了中国第一批晶体结构,为新中国培养出一批结构化学人才,为我国后续解决猪胰岛素晶体结构奠定了基础。
(六) 正盛风篷遇劫波——基地遗恨,何时梦真
正当唐有祺倾尽满腔热情大力推动中国结构化学教育与研究时,1958年,席卷全国的大跃进开始了,唐有祺的科研活动被迫完全停止。9月,北京大学化学系950多名师生被派到广西、湖北、京郊等地支援国家钢铁战线;唐有祺则被派到清华大学讲授《结晶化学》。12月底,学生陆续返校,唐有祺开始为学生们补课。
1962年,随着新一届6年制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唐有祺的研究得以短暂恢复。唐有祺指导学生穆祥祺确定了抗血吸虫病的药物——吐酒石的结构,而这是一个百余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穆祥祺在唐有祺指导下打下的坚实晶体基础,为他此后顺利完成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工作埋下了伏笔。
1963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决定在吉林大学、福州大学和北京大学建立三个物质结构研究基地。唐有祺被任命为北京大学物质结构编制计划任务书的召集人。1964年,唐有祺在国家科委的支持下,带领桂琳琳等人开始为物质结构基地建设付诸行动。1966年,物质结构研究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具备了正式承接国家重要研究课题的能力。
正当一切似乎都水到渠成时,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物质结构基地建设宛如南柯一梦,唐有祺的脑海中空留回响。
(七) 因应大势待时飞——解密胰岛,身退心不退
尽管唐有祺建设物质结构基地的雄心壮志在“文化大革命”中化为泡影,但他心中的希望从未幻灭。
“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1965年,中国科学家经过6年零9个月的共产主义大协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胰岛素。1966年4月,国家科委主持召开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成果鉴定会。参加会议的唐有祺敏锐地捕捉到了科研的机会。他提议,接下来应该刻不容缓地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测定胰岛素的空间结构,此项工作可为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打开一个缺口。唐有祺有理有据的建议被会议采纳;他也因此被推举为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的学术带头人。
1966年7月30日晚,政治风雨又临。江青在人民大会堂的科学界万人大会上发表讲话,表示胰岛素结构测定不能让资产阶级教授参加1朱晶, 叶青.《根深方叶茂——唐有祺传》.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123.。唐有祺只好从研究队伍中退出。
但因为包括唐有祺培养的学生在内的一大批北京大学教师仍然在研究队伍中,心系胰岛素结构解析的他得以在幕后指挥大方向。1971年“七一”前夕,终于全面完成了猪胰岛素的晶体结构测定,虽然此结果因为一次次政治风波的拖累,比英国的霍奇金小组晚了近两年,但获得的分辨率比霍奇金小组更高。与唐有祺情谊深厚的霍奇金得知中国研究团队的结果后,特意在去日本的行程中插入北京之行,并多次在不同场合通过报告、撰文等方式大力向国际同行宣传中国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这为后来唐有祺在改革开放后推动中国顺利加入国际晶体学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八) 火烈难熔方寸心——专著频出,科苑千古琴音
在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的漫长政治运动中,尽管唐有祺被剥夺了从事研究的权利,他内心始终有一方安宁的天地。在他看来,这是难得的“休闲”时光,正好可以整理自己上课用的讲义,撰写著作。1963年10月,他完成书稿《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并于196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首次将统计力学介绍到中国化学界,为中国化学的纵深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1968年冬,他专心整理《对称性原理》讲义,形成《对称性原理》上、下两部书稿,由科学出版社分别在1977、1979以一、二分册的形式出版。这本书被日本高分子学界推荐为重要化学参考书。1988年,《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2012年,这两本书都入选《北京大学百年化学经典》,并再版发行。
除了这些与专业相关的著作,唐有祺还把在文革中给工农兵学员讲课用的讲义进行修订,1973年9月形成《化学动力学和反应器原理》一书,1974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79年12月第二次印刷。这本书首次深入浅出地将宏观动力学与反应器原理的精髓介绍给国内化学工作者,对后来我国研制高效聚乙烯、氧氯化和环氧乙烷催化剂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84年出版的《相平衡、化学平衡和热力学》一书也是基于他在这一阶段充分体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如今,这些教材不但在国内成为经典,也被哈佛、伯克利等国外著名学府的华语学者奉为经典参考书目。
(九) 虽经百折志不移——为国攻坚,舍我其谁
唐有祺在安心著书立说的时候,决不是怀着避世的心理。他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家科技的发展,寻找为国家做点有用的事的时机。1974年,唐有祺注意到石化部决定研制环氧乙烷银催化剂,与进口的环氧乙烷设备配套使用。这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是极难得的科研机会。唐有祺决定和他1956年毕业留校的学生林炳雄一起,利用北京大学在结构化学上的优势,从理论上研究催化剂的机理。刚开始,他们几次到主管部门争取参与,都因理科高校在这方面经验不足而屡遭拒绝。唐有祺丝毫不气馁,转而寻求与有条件承接这个项目的燕山石化总厂研究院合作,通过迂回的策略获得参加项目的机会。唐有祺的学识和在商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知识分子在国家需要面前深深的责任意识深深地打动了对方。最后,石化部终于把与引进装置相配套的“环氧乙烷银催化剂”部分研制任务下达给北京大学。唐有祺和林炳雄团队不负众望,经过刻苦攻关,研制出催化性能达到了预期指标的催化剂产品。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被当作经典实例在报告中专门讲述2朱晶, 叶青.《根深方叶茂——唐有祺传》.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146.。1986年,“环氧乙烷银催化剂”等研究成果被国家教委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
(十) 厚积薄发无功处——终成,单层分散史书
在从事引进装置配套催化剂研究时,唐有祺得知3朱晶, 叶青.《根深方叶茂——唐有祺传》.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48.当时国产TiCl3/MgCl2催化剂效率比国外新出的催化剂效率低三个数量级。经过简单估算,唐有祺认为,若TiCl3在载体表面分布成单分子层,暴露在表面的活性组分可增高三个数量级,催化效率就会提升1000倍。后来,他和谢有畅及其他同事利用X-射线衍射法证实,研磨后的氧化物和盐类可以在远低于熔点的情况下,在载体表面自发单层分散,并且单位面积载体有饱和分散量。这就是自发单层分散原理。鉴于自发单层分散原理的重大科学贡献及其巨大的应用价值,1987年,国家教委为唐有祺的科研团队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后来,谢有畅的课题组根据这个原理继续研究,得到了对CO有极高吸附容量和选择性的高效吸附剂,解决了低成本从半水煤气等原料中分离高纯CO的难题,为中国煤化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目前基于自发单层分散发展而来的一氧化碳变压吸附分离装置已经实现投产,年均产值数亿元。
(十一) 一夜春风绿神州——生命,让化学细说从头
1978年,中华大地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以唐有祺为负责人的北京大学物质结构研究室得以重整旗鼓。小分子和在“文化大革命”中迫于无奈无法进行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测定工作随之展开。但唐有祺敏锐地意识到,随着仪器越来越先进,小分子结构测定以后将会成为专门的技术。而研究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仍然大有可为。因此,唐有祺开创性地提出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设计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如今,这一方向已经成为蛋白质结构研究以及新药设计的前沿领域。
与此同时,对生物学体悟颇深的唐有祺意识到,进入分子水平的化学将在生物学的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在中国还没有人从事这样的研究。1989年11月26-28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生命化学研讨会” 上他特别强调,化学研究者应该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为了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一些多媒体工具被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替代一些落后的教学方式供教师所用.它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接触到更多教材之外的知识点,同时也有效地达到了吸引学生的作用,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但同时,多媒体教学也并不一定就能够发挥积极正向的作用,最重要的是看我们教师如何对其进行运用.
为此,他积极组织“生命过程中的重要的化学问题研究”项目,并入选首批国家攀登计划,出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感光化学研究所、细胞所、复旦大学遗传所、吉林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现北京大学药学院)等单位都加入到该项目中。在唐有祺的倡导下,化学生物学从化学方面为中国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同时也为化学推陈出新提供了动力。
(十二) 百转千回魂梦萦——分子工程,你是化学的新生命
文革期间面向不同的学生群体讲课的经历及单层分散理论的发现让他深深地体会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能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这让他对传统化学从大量分子中筛选出功能分子的做法进行了反思。“逆向而行”,根据功能需要对分子结构进行设计的研究思路在他头脑中初现。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前夕,唐有祺在《现代科学技术简述》中将长久以来的思考首次以“分子工程学”的形式见诸文字。为了推进分子工程学研究,唐有祺先后完成了《分子工程学刍议》和《国家“八五”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建议书》,确立了建设分子工程学学科的目标和做法。
1992年,“功能体系的分子工程学研究”正式以攀登项目的形式被国家立项。在唐有祺的设计下,北京大学作为主持单位,联合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与,在全国范围内分片建设分子工程学。在项目的带动下,一大批科研人才成长起来,研究领域和研究队伍不断扩大。
如今,这门唐有祺在古稀之年倡导的学科,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从1994《唐有祺教授八轶华诞志庆集》.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206.年北京大学化学系在国际上率先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开始,国内一些高校的化学系陆续更名。2012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系也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子工程学,正成为世界化学、材料、生物等学科共同的前沿。
(十三) 谁说化学非基础——为你,哪怕开罪泰山北斗
文革结束后,被禁锢太久的科学界活跃起来。大家都在为中国的科学事业焦急。1977年12月9日,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现代科学技术”一文,认为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来讲,基础学科只有物理和数学;传统学科分类中的“天文、地学、生物、化学”都可以归结到物理和数学。化学应该是隶属于物理学的一门学问。
不安的情绪在化学界蔓延开来,但大家都不敢在公开场合正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直到唐有祺在中国化学会举办的论文报告会上,首次直面这个言论,作了振聋发聩的发言,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4《唐有祺教授八轶华诞志庆集》.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206.。
1997年,科技界再度流行起强大的“化学消亡论”。当时政府采纳科学家建议,在草拟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纲要》中,把化学从大学科中撤销,作为物理学科的从属。
(十四) 何当共剪西窗烛——中国化学,当回归世界版图
唐有祺还是中国科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推手。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朝鲜战争、冷战、中美对抗、中苏对抗、文革等原因,中国科学的国际交流曾经急剧缩减乃至中断。唐有祺认为,中国科学只有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资源,才能提高我们的学术起点,形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科研队伍。因此,文革刚一结束,唐有祺就开始积极推动中国科学的国际交流。他频频率团出访,为教师、学生争取到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是在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推动中国加入国际晶体学会,以及在1987-1990年间展现出卓越的外交智慧,战胜超级大国的三次挑战,首次为中国争取到1993年国际晶体学联合会大会的举办权。
由于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规模最大、人数最多、会程最长的国际学术会议。唐有祺又利用这个机会,不辞辛苦地奔走呼吁,建议制定支持在国内召开国际性会议的具体优惠政策,为中国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仅如此,唐有祺还呼吁设立专项国际科技交流经费,为中国学者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保证。在唐有祺的努力下,当今中国的国际学术交流已经畅通无阻;在国际交流经费的资助下,中国学者的身影频繁穿梭于碧海蓝天……
(十五) 直挂云帆济沧海——力量整合,打造中国化学腾飞的平台
在推动中国科学走向世界的同时,唐有祺意识到,必须将现有研究力量整合起来,才有可能加快前进的步伐。为此,他向国家提议整合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相关学科。1977年10月,唐有祺被国家科委授权筹建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
1984年,研究所正式成立,唐有祺担任所长。这是中国高校中第一个专门的物理化学研究机构。此后短短几年间,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委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3等奖1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唐有祺在学科整合方面做的第二件大事是整合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结构化学研究力量,成立北京分子动态和稳态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年3月2日,北京分子动态和稳态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国家计委的论证;唐有祺被授权负责实验室的筹建工作。1991年,实验室初步建成,唐有祺被聘为首任主任。这是中科院与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的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30多年来,重点实验室培养出的科研人才已经遍布全国各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科学的发展。
(十六) 中华何须仰人颜——文化独立,让《物理化学学报》跃马鞍前
唐有祺的目光总是能够穿越时空,着眼于中国科学更远的未来。
他深知,一个国家文化要独立,必须要有自己的刊物。改革开放后,中国科学事业开始蓬勃发展,物理化学更是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唐有祺决定在中国化学会旗下创办新刊《物理化学学报》。
1984年11月9日,《物理化学学报》正式创立,唐有祺亲自担任《物理化学学报》的首任主编。他强调刊物的工作人员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研究者应该扎扎实实地致力于科技事业的发展。他指出,只有在一定积累的基础上,在总体水平提高的情况下,科学研究才有可能在高水平上“涨落”,才可能出现获得诺贝尔奖水平的人才与成果。为了让中国的研究工作为国际所重视,他极力主张中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应该引用国内的工作5朱晶, 叶青.《根深方叶茂——唐有祺传》.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172.。30多年后的今天,唐先生的这一理念已经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共识,中国开始在创办自己的科学杂志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十七) 愿得此身长报国——千秋事业,大局谋略多
1987年10月9日,国家教委(现称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时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的唐有祺被任命为副主任。从1990年至1997年,唐有祺连续担任主任一职。这一时期,恰逢中国社会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批科研人才流向国外及高薪部门。刚刚复苏的中国科学还没有偿尽人才断层的历史旧债,又遭逢新的危机。
1992年12月,唐有祺组织科技委专家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如何尽快培养和造就年轻学科带头人与骨干的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应该在国家层面设立“跨世纪人才工程”。1993年2月,唐有祺分别致信温家宝同志及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朱开轩、李铁映同志,提出“尽快造就新一代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是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应当引起重视。”1993年4月和10月,唐有祺又两次致信李岚清副总理,反映了科技委专家们关于“跨世纪人才工程”的具体建议,包括国家立即组织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的必要性、主要目标、方针原则、主要措施和实施方法。
在唐有祺锲而不舍的推动下,1993年10月,国家教委发布了“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实施方案、“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试行办法,以及“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评审办法。这项计划开创了中国科学在教育领域设立优秀年轻人才计划的先河,是中国在培养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方面的创新之举。之后,国家和有关部门陆续实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培养计划,大大推动了中国科学带头人与骨干人才的培养工作。
(十八)后记
此番梳理唐有祺先生的科学人生,笔者再次被唐先生的伟大人格和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卓越贡献所震撼。对于中华大地,他始终胸怀大爱。在颠沛流离中,他刻苦求学,心无旁骛;在战火纷飞中,他拿到了出国的机会,却甘愿留下来为国分忧;在美求学一切顺利时,他放弃了大好前程,毅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在遭逢政治风雨时,他处变不惊,抓住一切机会为国家建设服务;在化学学科的危急关头,他超越自我,为了全中国的化学人仗义执言;在高校科技工作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时,他奔走疾呼,为建设稳定的科技队伍布局谋篇。作为科学家,他展现出了政治家的伟大胸襟,永远为中国科学的大局着想。他宛如一面坚实的盾牌,护佑着中国化学和中国科学安然度过风风雨雨;他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在国际晶体学界,为中国竖起伟岸的丰碑;他宛如一片肥沃的土地,滋养了一代代科学儿女……
莫问唐门何在。先生奠基的结构化学、倡导的化学生物学、开创的分子工程学,已经遍布中华大地。
值此先生百岁寿辰之际,我辈后人衷心祝愿先生身体健康,平安康泰!
2019年1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