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山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效果试验初报

2020-04-02陈侠桦金中伟汪明根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

郭 怡 苏 杰 陈侠桦 金中伟 莫 霏 汪明根

(上海市宝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999)

现今社会对现代农业的关注点在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农业生态安全等方面,其中包括绿色防控。绿色防控是指通过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发展。为验证绿色防控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环境友好性以及水稻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上海市宝山区于2018年分别选取绿色防控示范区、常规防治区、空白对照区,通过调查各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曲病、水稻纹枯病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数量或程度,比较各区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效益,以期为大面积推广使用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示范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本情况

选择宝山区罗泾镇花红村为绿色防控示范区,宝山区罗泾镇合建村为常规防治区,宝山区罗泾镇合建村自然观察圃为空白对照区。常规防治区土壤pH为7.85,有机质含量为2.34%,每667 m2施基肥26.29 kg、返青肥8.96 kg、分蘖肥34.25 kg、长粗肥18.83 kg、穗肥8.94 kg。绿色防控示范区每667 m2施缓释肥15 kg作基肥、配方肥25 kg作分蘖肥、配方肥15 kg作长粗肥、尿素7.5 kg作穗肥,绿色防控示范区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绿色防控示范区基本情况

1.2 试验设计

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常规防治区共使用19种药剂,分8次施用;绿色防控示范区共使用13种药剂(含2种生物药剂),分6次施用。不同处理区的具体药剂信息及施药时间见表2。

1.3 调查方法

根据各处理区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环境友好性和综合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各处理区的病虫害防控效果。

1.3.1 防效调查

分别在分蘖末期(7月31日)、齐穗期(9月15日)和危害定型期(10月23日)对水稻虫害(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病害(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穗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具体调查方法:(1)稻飞虱调查。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处理区调查100穴水稻,重复调查3次,计数稻飞虱活虫数。(2)二化螟调查。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处理区调查100丛水稻,重复调查3次,统计枯心率或白穗数。(3)稻纵卷叶螟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处理区调查100丛水稻,重复调查3次,统计卷叶率,计算相对防效,同时调查卷叶内有虫率。(4)水稻纹枯病调查。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相连10丛水稻,共调查50丛,重复调查3次,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5)稻曲病调查。采用双平行线法,每处理区调查200丛水稻,重复调查3次,记录发病丛数,计算丛病率;再从发病田块中随机取样10点,每点取1丛,记录总株数和病株数,计算病株率。(6)稻瘟病调查。采用对角线取样方法,每处理区调查50丛水稻,重复调查3次,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7)穗腐病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每点随机框选0.5 m2水稻,调查框内总穗数、发病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发病粒数,计算病穗率和病粒率,重复调查3次,计算平均病穗率、病粒率和病穗防效、病粒防效。

表2 不同处理区用药情况

1.3.2 环境友好性

每次药效调查前,调查各处理区稻田内蜘蛛的数量,按每百丛水稻蜘蛛量计算,比较各处理区施药后对天敌的影响。

1.3.3 经济效益

根据水稻平均每667 m2产值和生产成本,计算各处理区的经济效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1.1 对稻飞虱的防效

由表3可知,试验期间空白对照区的田间稻飞虱数量随时间的推移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绿色防控示范区在危害定型期的稻飞虱活虫减退率为100%,高于常规防治区(活虫减退率为85.7%),说明绿色防控对稻飞虱的防效高于常规防治。

表3 各处理区稻飞虱活虫数和活虫减退率比较

2.1.2 对二化螟的防效

由表4可知,空白对照区在危害定型期的白穗数为17.3穗,两个施药处理区在齐穗期和危害定型期均未见白穗,白穗减退率均为100%,说明常规防治和绿色防控对二化螟的防效无差异。

表4 各处理区白穗数和白穗减退率比较

2.1.3 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

由表5可知,空白对照区的卷叶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先升向降的趋势。常规防治区和绿色防控示范区的卷叶数和卷叶率均随时间的推移逐步下降。在齐穗期,常规防治区和绿色防控示范区的活虫防效均为100%,分蘖末期和危害定型期均未见稻纵卷叶螟活虫,说明常规防治和绿色防控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大致相同。

2.1.4 对穗腐病的防效

由表6可知,在齐穗期和危害定型期,常规防治区的病穗防效分别为56.20%和56.41%,病粒防效分别为45.30%和34.50%,绿色防控示范区的病穗防效分别为11.49%和79.71%,病粒防效分别为-8.36%和64.97%。由此可知,在齐穗期,绿色防控对穗腐病的防效低于常规防治,但在危害定型期,绿色防控对穗腐病的防效高于常规防治,说明绿色防控对穗腐病的防效高于常规防治。

表5 各处理区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比较

表6 各处理区穗腐病的防效比较

2.1.5 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

由表7可知,在分蘖末期、齐穗期、危害定型期,空白对照区的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均高于常规防治区和绿色防控示范区。在危害定型期,常规防治区和绿色防控示范区的水稻纹枯病病株减退率分别为90.11%、94.51%,说明常规防治与绿色防控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相当。

表7 各处理区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比较

2.1.6 对稻曲病和稻瘟病的防效

试验期间各处理区均未见稻曲病和稻瘟病发生。

2.2 环境友好性

2.2.1 对作物的安全性

试验期间定期对水稻生长状况进行观察,未发现常规防治区和绿色防控示范区的水稻有药害发生,说明两个药剂处理区使用的药剂均对水稻生长安全。

2.2.2 对天敌的安全性

天敌主要观察蜘蛛。由表8可知,在分蘖末期、齐穗期、危害定型期,空白对照区和绿色防控示范区的蜘蛛数均高于常规防治区,说明绿色防控示范区的环境友好性高于常规防治区。

表8 各处理对蜘蛛数的影响比较 (单位:头)

2.3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

由表9可知,绿色防控示范区的水稻每穗总粒数为131.76粒,结实率为87.04%,千粒重为27.97 g,均低于常规防治区,但绿色防控示范区的每667 m2有效穗数最高,为22.57万穗。从理论产量来看,常规防治区>绿色防控示范区>空白对照区,每667 m2分别为777.15、723.98、553.06 kg。

表9 各处理区水稻产量及其构成比较

2.4 经济效益

由表10可知,绿色防控示范区的水稻理论产量比常规防治区每667 m2减少53.17 kg,但稻谷产值比常规防治区每667 m2增加442.9元,绿色防控示范区的每667 m2农药使用总量为522(g、mL),其中包括生物农药165(g、mL),常规防治区每667 m2农药使用总量为628(g、mL),绿色防控示范区的药剂成本比常规防治区每667 m2节省32.85元,最终绿色防控示范区的经济效益比常规防治区每667 m2高505.75元,说明绿色防控示范区的经济效益高于常规防治区。

3 小结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绿色防控示范区的农药使用量、施药次数均少于常规防治区,但绿色防控和常规防治对水稻生产上常见病虫害的防效大致相同,其中,绿色防控示范区的稻飞虱、穗腐病防效高于常规防治区;绿色防控示范区的天敌数量(主要调查蜘蛛)也高于常规防治区,说明绿色防控示范区的环境友好性高于常规防治区;虽然绿色防控示范区的水稻理论产量略低于常规防治区,但经济效益高于常规防治区。因此,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环境友好性、经济效益来看,绿色防控更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议在宝山区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表10 各处理区的经济效益比较

猜你喜欢

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5%环虫酰肼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