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与神经鞘瘤的CT 诊断与鉴别诊断
2020-04-02潘冬梅
潘冬梅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山东 济宁 272000)
胃间叶性肿瘤最常见的有胃间质瘤、肌源性肿瘤(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颗粒细胞瘤)[1],而胃间质瘤与神经鞘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较为困难。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术后有复发或转移的风险,无论大小均建议进行早期手术切除;胃神经鞘瘤(gastric schwannoma,GS)大部分为良性肿瘤[2,3],极少发生恶变。因此,把良性的GS 从GIST 中区别开来,对治疗方案及预后随访复查十分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胃间质瘤与5例胃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和CT 图像,探讨其影像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对胃间质瘤与胃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9月来院就诊的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胃间质瘤2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7~72 岁;胃神经鞘瘤5例,均为女性,年龄38~55 岁,其中胃神经鞘瘤均为体检发现,胃间质瘤患者临床症状有上腹部隐痛不适,上腹胀,黑便等。
1.2 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 Definition Flash CT 机,所有病例均行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检查,所有检查患者禁食4h,检查前半小时饮500~800ml 水,上检查床前再饮250~300ml 水以充分充盈胃和十二指肠。扫描范围:自膈肌平面至耻骨联合上缘水平。扫描参数:层厚及间距均为5mm,管电压120kV,自动调节管电流,螺距0.6,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90~100ml(1.5mg/kg 体质量),300mgI/ml 碘海醇或碘普罗胺对比剂。注射速度3~3.5ml/s,嘱患者扫描时屏住呼吸以减少呼吸运动伪影。行三期增强扫描,采用团注追踪技术,动脉期为注射对比剂后30~35s,静脉期60~70s,延迟期120s。
1.3 图像分析
由两名主治以上诊断医师对胃部病灶CT 征象及其特点进行评定分析,包括病灶大小、位置(贲门、胃底、胃体大弯侧、胃体小弯侧、胃窦)、形态、生长方式(向腔内生长为主,腔外生长为主,腔内外同时生长)、强化方式、强化程度、病灶有无囊变及钙化、表面有无溃疡、周围有无淋巴结,分别测量病灶平扫及增强各期CT值。测量方法:在横断位图像上选取病灶最大横截面中心位置,避开胃黏膜及浆膜、血管影、坏死区,感兴趣区面积为20mm2,分别测量3 次,最终CT 值取其测量的平均值。
2 结果
2.1 肿瘤部位、生长方式及邻近结构情况
GIST 位于胃体小弯侧12例,向腔外生长8例,腔内生长4例;位于胃底8例,腔内生长5例,腔外生长3例。GS 位于胃体大弯侧3例,位于胃底2例,其中3例向腔内生长,1例向腔内外均突出,以腔外为主,1例腔外生长。
2.2 CT 表现
所有病灶均为单发,神经鞘瘤表现为平扫呈均匀稍低密度(图1),CT 值约35HU,增强呈轻中度缓慢的均匀渐进性强化,动脉期CT 值约48~51HU,门静脉期CT 值约64~68HU,延迟期CT 值约68~71HU,有3例病灶局部边缘可见条状较明显强化影。1例病变于胃黏膜面有深凹陷,强化显示黏膜中断,术中证实为肿瘤溃疡。
胃间质瘤,病灶内密度不均,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坏死,1例病灶内含有多发斑片状钙化(图2)。肿瘤直径约3.8~8.5cm,平扫CT 值约32~35HU,动脉期CT 值约34~44HU,静脉期CT 值约41~59HU,延迟期CT 值约46~66HU。
2.3 手术及病理
25例均行术后切除,其中胃间质瘤20例,肿瘤细胞示CD117(+)、CD34(+)、Dog-1(+)、SMA(-)、Desmin(-)、S-100(-)、Ki-67(+)约4%。
神经鞘瘤5例,SOX-10(+)、S-100(+)、CD117(-)、CD34(-)、Dog-1(-)、SMA(-)、Desmin(+)、Ki-67(+)约4%。
3 讨论
GS 起源于胃壁肌间神经丛神经鞘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4],生长缓慢,以病灶切除为首选,且术后很少复发,预后良好。而GIST 起源于胃壁Cajal 细胞,不同危险程度的病灶手术方式有所不同,且需密切的追踪观察。
胃神经鞘瘤多见于30~60 岁女性,生长缓慢,胃体大弯侧多见。神经鞘瘤镜下具有两种组织结构,即Antoni A 区和Antoni B 区,两者比例不一。前者瘤细胞丰富,排列密集,血供丰富;后者瘤细胞稀少,细胞间有较多的液体,常有小囊腔形成[5]。CT 表现为跨胃腔内外生长的类圆形或卵圆形肿块。GS 的CT 平扫密度稍低于肌肉密度,病灶密度较低可能与其神经起源并富含脂质相关,密度多均匀,少见囊变、坏死及钙化,多呈类圆形,边缘光滑,增强后静脉期强化均高于动脉期,呈均匀渐进性强化,其病理基础可能与病灶内Antoni A 区以实性成分为主有关系,表面可伴溃疡形成,溃疡的形成可能与肿瘤表面黏膜局部缺血有关[6],本例结合文献表明若肿块在腔内隆起面形成溃疡,应首先考虑到GS 的可能性[7,8],周围可有淋巴结反应性增大。免疫组化诊断上S-100 蛋白呈阳性,但CD34、CD117、SMA 和 Desmin 呈阴性。
胃间质瘤根据病灶大小及Ki67 占比进行危险程度分级,包括极低危、低危、中危及高危险度。病灶呈类圆形,也可呈分叶状,为黏膜下肿瘤。通常生长速度较快,肿瘤血供相对不足,肿块中心容易发生缺血坏死,易伴有钙化等,强化多不均匀,胃间质瘤即便恶性,鲜有淋巴结转移,但可有远处(如肝脏)转移[9]。免疫组织化学CD34(+)、CD117(+)是GISTs 最有价值的免疫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