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2020-04-02高风华张世清汪天平何家昶丁宋军许晓娟李婷婷代波刘婷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血吸虫病感染率感染性

高风华,张世清,汪天平,何家昶,丁宋军,许晓娟,李婷婷,代波,刘婷

2018年是实施《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开局之年[1],也是实施《“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的第三年。安徽省是目前5个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省份之一[2,3],为了解2018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根据“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的血吸虫病疫情和防治数据,现对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变化趋势等特征,为血吸虫病防治和实现“十三五”血防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与方法

1数据来源

2018年血吸虫病防治统计数据来源于“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2004年以来的其它年份数据来源于安徽省血防年报表,感染性钉螺数据来源于2006-2018年钉螺调查数据库。

2分析方法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8.0对2018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状况进行分析,并绘制2004-2018年疫情数据变化趋势图。

3分析指标

全省流行区范围及流行程度变化、人群查治病、晚期血吸虫病分布、牛查治、钉螺调查与控制、疫情监测点相关指标等。

结果

1全省流行区范围及流行程度变化情况

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9个市、50个县(市、区)、354个乡(镇)、2 376 个村(居委会)流行血吸虫病。50 个流行县(市、区)中,27个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13个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0 个已达到消除标准,见图1;354个流行乡(镇)中,92个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157个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05个已达消除标准;2 376 个流行村(居委会)中,350个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1 538个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488个已达到消除标准。2018年全省共有54个乡(镇)、304个村(居委会)新达到传播阻断标准,51个乡(镇)、246个村(居委会)新达到消除标准。见表1。

2人群查治病结果

图1安徽省2018年血吸虫病地区分布

表2 2018年安徽省人群血吸虫病查治结果

2018年全省询检214.73万人,查出阳性470 689人,阳性率为21.92%;血检98.88万人,查出阳性11 759人,阳性率为1.19%;粪检12.73万人,未查出阳性病例。共治疗病人15 780人,扩大化疗150 987人次。2018年全省未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例。见表2。

3晚期血吸虫病人分布情况

2018年全省共报告晚期血吸虫病人5 742例,其中新发11例,死亡病例390 例。分布于8个市、44 个县(市、区)、310个乡(镇)、1 299个村。5 743例晚血病人中,按性别统计,男性3 168例(占55.17%),女性2 574例(占44.83%);按年龄段来分,6 岁以下1例(占0.02%),15~24 岁2例(占0.03%),25~54岁801例(占13.95%),55岁以上4 938例(占86.00%);按晚血分型统计,腹水型4 319例(占75.22%),巨 脾 型1 334 例(占23.23%),结肠增殖78例(占1.36%),侏儒型11例(占0.19%)。截至2018年底,除去当年死亡病例,全省尚存晚期血吸虫病人5 352 例。2018年全省共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4 449例。

4全省流行区现有血吸虫病人分布情况

2018年,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县人口2 173.37万,流行村人口713.43万。经推算,2018年全省推算慢性血吸虫病人538人,加上年底尚存晚期血吸虫病人,全省估算病人数为5 890人。从各市的推算慢性病人数构成来看,安庆市、芜湖市、池州市较多,分别占29.55%、28.44%和18.96%,其次为宣城市、马鞍山市和铜陵市,分别占8.18%、7.81%和7.06%,最少的是合肥市、黄山市和滁州市,均为0。全省血吸虫病人群平均感染率0.08%。见表3。

5牛查治结果

2018年全省牛流行村存栏26 470头,血检528头,粪检12 992 头,均未查出阳性,共扩大化疗9 848头。2018年全省牛感染率为0。见表4。

表3 2018年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区病人的分布状况

表4 2018年安徽省牛血吸虫病防治统计

表5 2018年安徽省钉螺调查与控制结果(单位:hm2)

6钉螺调查与控制情况

2018年全省共调查钉螺84 365.21 hm2,查出有螺面积20 269.30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为

14.94 hm2,复现钉螺面积为45.85 hm2,未查出感染性钉螺;全年累计药物灭螺10 763.82 hm2,其中实际药物灭螺7 124.53 hm2,占总有螺面积的26.94%,环改灭螺面积34.86 hm2,共消灭钉螺137.42 hm2。截 至2018年 底,全 省 实 有 钉 螺26 433.99 hm2,其 中 湖 沼 型22 914.02 hm2,占86.65%,山 丘 型3 529.97 hm2,占13.35%。见表5。

7全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

2018年,全省50 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工作。血清学筛查本地人群23 070人,发现血检阳性330人,血检阳性率为1.43%,330个血检阳性居民接受了病原学检查,未发现粪检阳性;血清学筛查流动人群11 043人,发现血检阳性93人,血检阳性率为0.84%,92个血检阳性流动人口接受了病原学检查,未发现粪检阳性。共检查家畜1 161头,未查出感染家畜。共调查钉螺3 486 hm2,查出有螺面积1 894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0.40 hm2、发现复现钉螺面积0.60 hm2,解剖镜检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系统抽样框数71 367框,有螺框数7 998框,捕获活螺26 811只,有螺框出现率11.21%,活螺平均密度0.375 7只/0.11m2。

8全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

从图2 和图3可见,2004-2018年,全省人群感染率和急感发病率、牛血吸虫感染率和牛的存栏数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分别由2004年的0.83%、3.56/10万、3.73%和158 200 头 下降 至2018年 的0.08%、0、0和26 470 头,分别下降了90.36%、100%、100%和83.26%。

图2 2004-2018年安徽省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和急感发病率变化情况

图3 2004-2018年安徽省牛存栏数与牛血吸虫感染率变化情况

从图4可见,2006 年以来,全省钉螺面积呈现徘徊波动并有小幅下降的态势:2006-2008年小幅下降,但2009-2011年出现上升,并于2011年达到峰值3.10 亿m2,其后,开始逐年下降,到2018年已减至2.64 亿m2,为近十年来的最低值,2018年全省有螺面积较2006年下降了11.08%。2006-2018年,全省感染性钉螺面积基本上呈现下降的趋势,最高年份出现于2006 年,此后逐年下降,仅在2010 年出现了反弹回升,至2013年,感染性钉螺面积已降至0,2013年以来,全省已连续6年未查出感染性钉螺。

图4安徽省2006-2018年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变化情况

讨论

2018年,安徽省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按照《“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要求有序开展,血防机构认真实施“中央补助血吸虫病预防控制项目”,加强人畜血吸虫病的查治、查灭螺、健康教育等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大力推进血防工作进程。与2017年相比[3],2018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降低,共有54 个乡(镇)、304个村(居委会)新达到传播阻断标准,51个乡(镇)、246个村(居委会)新达到消除标准。全省人群和家畜血吸虫感染率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已连续6年未查出急性血吸虫病人和感染性钉螺,连续4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牛。2018年由于未能开展省级达标的考核,原定的“十三五”规划达标的县区未进行省级达标验收,因而全省的达传播阻断县数与消除县数与2017年相同。

尽管全省血吸虫病疫情整体下降,但局部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①风险监测结果显示少数环境仍然能查出阳性野粪,少数环境仍存在感染性钉螺的可能;②局部地区传染源的控制难度仍然很大,如少数湖沼型地区出现牛羊的复养和新养,有螺滩地存在牛羊的散放现象[4,5];局部山丘型地区以野鼠等野生动物为主的传染源尚难以控制[6];③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困难,目前安徽省仅有卫生血防专项,家畜传染源控制以及农、林、水等综合治理灭螺措施落实困难;④药物灭螺与水产养殖矛盾仍然突出,一些有螺环境甚至是重点易感环境多年不能开展药物灭螺,出现感染性钉螺的风险很大[3,4];⑤水上作业人员、流行区大型建设工地作业人员、垂钓人群及渔船民等重点人群和外来务工人员反复接触疫水的现象仍然存在,一旦监测不到位极易造成疫情发生。上述这些风险地区主要分布在尚未达到传播阻断的县区。对照《“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目标与任务,我省血吸虫病防控的任务依然艰巨。

为巩固现有的防治成果,进一步推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程,全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仍需继续推进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传染源控制和管理工作[7,8];开展精准救治,做好现症病人的治疗和晚期血吸虫病的救治,建立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健康档案,对现症病人进行随访和综合帮扶,加快脱贫步伐[1];加强对重点环境风险监测工作,做好重点人群特别是流动人口和渔船民的病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强化对渔船民等水上作业人群、垂钓人群、外来人员、中小学生和重点环境周边居民等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工作,降低血吸虫感染风险;开展群众防病意识提高行动,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促进人群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从而有效减少血吸虫病的发生[1]。各地应针对发现的易感环境、新增和复现螺点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加大药物灭螺力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结合环境改造消灭钉螺孳生环境。各地应进一步加强监测能力建设,严格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9]和《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规范》[8]要求,认真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和疫情监测工作,切实提升工作质量。根据《“十三五”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要求,有序推进达标工作,确保我省达到传播阻断和消除血吸虫病目标的如期实现。

猜你喜欢

血吸虫病感染率感染性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送瘟神记》
《思考心电图之177》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毛泽东与19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以江苏省为例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