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鲁迅《药》的人物取名探究

2020-04-01柴萍花

教育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讽刺

柴萍花

[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全部作品始终贯穿着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和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完美结合的典范,从《药》的人物取名中略见一斑。

[关键词]人物取名  感情色彩  生活原型  讽刺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全部作品始终贯穿着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和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完美结合的典范。鲁迅在小说创作中,善于通过人物的命名来表现作品的主题,体现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沉思考。在他的小说当中,人物的命名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性,有的人名蕴涵了深刻的思想,有的人名体现了作者的褒贬,有的人名暗含着与生活愿望的关系,有的人名的产生根据了社会习惯和生活常规。以《药》为例,从《药》中共出现了十一个人物,这十一个人物分为三类:一类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者,一类是麻木落后的群众,一类是贪婪、冷酷、自私的帮凶。除其中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通过人物年龄指代一类人)没有名字外,其余的人名都表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生活原型确定人名

夏瑜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清末革命者秋瑾而来,这个名字与生活原型密切相关,“夏”和“秋”分别为四季之一,“瑜”和“瑾”都是指美玉。

二、蕴涵着深刻的思想

小说写的是华、夏两家的悲剧,其实写的也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悲剧。“华”和“夏”合称“华夏”,中国古代称华夏,华夏两家的悲剧为当时中国的悲哀,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哀,沉寂的現状,麻木的国民。

三、体现感情色彩

作者人物的态度或肯定或否定,通过人物名字就可表现出来。如“夏瑜”,“瑜”是美玉。在古代,美玉历来象征一种高尚的人格,由名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物的态度。红眼睛阿义、驼背五少爷等一类人物的名字,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鄙弃和憎恶,“红眼睛”暗示其贪婪的性格,“驼背”暗示其愚昧丑陋的精神世界。

四、按社会习惯取名

如夏四奶奶、康大叔、华老栓、华小栓、华大妈、夏三爷。把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称呼当作人物的名字,使小说真实感增强,同时通过几辈人的称呼明确当时愚昧麻木者代代相因,令人忧虑。另外,小说还按排行来取名,按当地的方言俚语取名,如夏三爷、夏四奶奶、驼背五少爷、红眼睛阿义。

通过反差式的取名,寓讽刺嘲笑于其中

如康大叔的“康”,阿义的“义”,“康”实则讽刺了康大叔病弱的灵魂及鲜廉寡耻。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说过:“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其义就在于此。阿义是一个贪婪无耻之徒,其言行与“义”相距甚远。这种反差方式的取名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增强小说的批判意义。

此外,小说的取名有的还通过比喻,寄托作者的理想。如华老栓、华小栓。“栓”是一种阻塞物,这里喻思想愚昧麻木,由“老”到“小”,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进化论思想,相信社会总会朝进步的方向发展。这种命名郁闷中给人以希望。“夏四奶奶”的“四”在日本与“死”谐音,鲁迅在日本生活了七年,对日本的风俗习惯相当熟悉,所以在创作“药”时很自然地表现了出来。通过“四”与“死”的谐音,作者希望“夏四奶奶”、“华白胡子”(喻落后腐朽)这类人应从社会上消失,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股崭新的力量,由此而表现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由此看来,鲁迅在《药》中的命名是经过熟虑与深思的,每一个人物的名字都是作者根据作品的内容和主题经过再三推敲而决定的。从鲁迅《药》中的人名确定,我们可以看到鲁迅思想的深邃和作品所蕴涵的丰富的哲理,极富启发性。

[参考文献]

[1]张盛如、康锦屏主编:《鲁迅名篇分类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

[2]高远东、李文儒主编:《走进鲁迅世界》,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猜你喜欢

讽刺
从《笑府》中关于士人的讽刺笑话看晚明士风
《范进中举》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新世纪以来国产歌舞电影典型案例分析
华盛顿?欧文短篇小说中的艺术赏析
赛博批评视角下对英剧《黑镜3:白色圣诞节》的解读
《一小时的故事》
《哥儿》作品赏读分析
浅析鲁迅《我的第一个师傅》艺术特色
《格列佛游记》中讽刺手法的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