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毅:共产党人不怕批评

2020-04-01梅兴无

文史博览·文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核子论战明报

梅兴无

20世纪60年代中期,号称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金庸对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的一句名言提出了批评。陈毅闻知后,以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对金庸的批评采取了豁达宽容的态度。

“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中国原子能工业及国防工业的协议,撤走全部在华专家,终止原定一切設备材料的供应,使如火如荼发展的中国原子能工业陷于停滞。

然而,拥有原子弹是中国国家安全和民族自尊的迫切需要,是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效途径。1963年10月,陈毅在会见日本记者时,说了一番个性鲜明的话:“‘帝、修、反有原子弹、核子弹,了不起吗?他们如此欺侮我们,笑我们穷,造不起。中国人就是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

“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只不过是一个极而言之的夸张,表明和宣示了一种决心和意志。但这句话传到了香港后,受到金庸尖锐的批评。他在主办的《明报》上发表社评《要裤子不要核子》,针锋相对地写道:

中央一位负责首长居然说到“即使中国人民全部无裤,也要自拥核子武器”,这句话在我们听来,实在是不胜愤慨。一个政府把军事力量放在第一位,将人民的生活放在第二位,老实说,那绝不是好政府。我们只希望,这只是陈毅一时愤激之言,未必是中共的政策。

不知陈毅是否了解,一个人民没有裤子穿的国家即使勉强制造了一两枚原子弹出来,这个国家也是决计不会强盛的,而这个政府是一定不会稳固的。中共制造原子弹,不知是什么用处?能去轰炸美国吗?能去轰炸苏联吗?

当英法联军攻打苏伊士运河时(英法想继续控制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而展开的一次军事行动),英国早已拥有核子武器,但苏联一声恫吓,说要以飞弹轰炸伦敦,英国只好乖乖地收兵。中国再努力十年,也决计赶不上英国在攻打苏伊士运河时的核子成就,请问几枚袖珍原子弹,有何用处?还是让人民多做几条裤子穿吧!

《明报》的这篇社评一出,立即在香港舆论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在新华社香港分社领导人的部署下,香港五大左派报纸《文汇报》《大公报》《新晚报》《商报》《晶报》迅即作出反应,展开了对《明报》的批判,称之“造谣生事”“反共反华”“亲英崇美”“背叛民族”“大发其污蔑祖国的妖论”,是“汉奸”“走狗”“卖国贼”等。

金庸当时还不到40岁,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对于香港五家报纸的批驳,他自然不服,立即组织了反击。于是,有名的“核子与裤子”的论战彻底引爆了。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激烈而持久的笔墨之战。战至酣时,金庸曾不惜拿出《明报》一天的整个版面进行回应。那时,他正从事长篇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的创作,便很自然地将现实中的论战写入小说之中,于是,就有了大侠乔峰成为众矢之的,面对各方围攻的情节,以借乔峰之口,表达自己的悲怆感受。

在论战过程中,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上空成功爆炸。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于是,双方又围绕中国原子弹的爆炸,展开激烈的论辩,论战再次升级。

“我同查先生的话合起来就全面了”

论战的战火从1963年10月一直烧到1964年年底。正当金庸打算死磕到底的时候,五家报纸突然间偃旗息鼓、鸣金收兵了。那么,是谁摁下了“停止键”呢?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人竟然是金庸批评的对象陈毅。

陈毅是通过内参知道发生在香港的这场论战的。陈毅在同负责港澳事务的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廖承志以及驻港机构有关负责人谈及此事时,诙谐地说:“那个查先生(金庸本名查良镛)向我这个吵架出名的外交部长叫战了!”

驻港机构有关人员忙向陈毅汇报,香港爱国报纸都大赞陈老总“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这句话长了中国人的志气。陈毅摇摇头说,我的话只得到你们报纸捧场,未必对头呀!事实上,我现在的观点跟你们报纸的这群“战士”的观点也未必完全一致!

他首先表明,中国坚持制造原子弹的立场是正确的,是美帝、苏修逼我们上的梁山。因为赫鲁晓夫和美国都看中国笑话,认为中国很穷,科学又不发达,怎么搞得出来原子弹?“搞个鸡蛋来看看吧!”他们这样嘲笑中国。现在我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能够叫他们清醒清醒,瞧不起我们中国人、欺侮我们中国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接着,他话锋一转,说自己作为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讲“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的话,确实有点片面性和绝对化。因为老百姓穿裤子还是最重要的事。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有什么民族尊严?国家的安全又有什么保障?再说,有了核子,没有裤子,又怎么打仗啊?不过,查先生有半句话,“不要核子”,也有片面性,也是绝对化。“我同查先生的话合起来就全面了。今后,我们要努力做到既有裤子,又有核子!我说裤子,当然是个比喻,就是要做到中国人丰衣足食,手上还有个不大不小的核子弹。”陈毅将“既有核子,又有裤子”修正为“既有裤子,又有核子”,表明他对金庸表达的民生优先理念是认同的。

陈毅继而坦言,听批评、反对的意见,总是不好受的。但我们共产党人应当有听得进逆耳之言的雅量,对待批评要学“禹闻善言则拜”。他告诫在座同志:“毛主席说过,我们要正确对待批评。所以我们欢迎任何人来批评我们,指正我们,共产党人不怕批评,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接受。即使是不正确的意见,也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最后,陈毅说,只要不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只要他骂得有道理,都当他是挚友、诤友。查先生说,要中国人有裤子穿,那他还是爱中国人嘛。请香港新华社对查良镛先生高抬贵手。一旦你搞错一个对象,出口骂人,出手伤人,那可不得了,就会犯大错。

有了陈毅这番大度的表态,一场论战就此画上了句号。

金庸听闻陈毅这番言论后,对他表达了好感。陈毅在“文革”中遭受红卫兵的批斗,金庸曾发表过社评,文中称赞陈毅为那场“核裤”论战做过的表态。陈毅逝世后,金庸再次称赞他“性格豪爽,心直口快”。

猜你喜欢

核子论战明报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怀念金庸
曹刿论战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曹刿论战》的语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