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民歌民俗传承
2020-04-01王锐
王锐
浩渺洞庭湖,周极八百里,湖水连天天接水,乾坤变幻云水间。追溯到一万年前,洞庭湖上演化出了众多人与水相辅相生、相悦相和的故事,洞庭湖地区衍生出的民歌多的如同洞庭湖内的水,体现出鲜明的湖湘文化特色。洞庭湖民歌也可以称为洞庭渔歌,随着时间滚轴的转动,被人们广泛传承。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形成的民歌调子数不胜数。渔歌的特点之一在于其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张口就来的随性,在洞庭湖生活的人民,下到学语的孩童,上到耄耋的老人,都可以随时唱出那些脍炙人口的曲调,在外地游玩的游客听来,别有一番风味。宋代诗人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也对洞庭湖民歌做出记载,写到“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洞庭湖民歌的发展历程与其他民歌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发展根基都是当地社会生活中衍生出来的文化底蕴。根据时代政治情况、当地经济发展、历史文化、民俗习惯、方言特色等不同,赋予了民歌不同时代不同的特色,渔歌往往是渔民在打渔过程中,面对着眼前的风景、人物等有感而发,随性脱口而出的曲调。歌词并没有经过加工,反倒体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特色风韵。民歌歌词中通常会体现出排比的表现形式,通过该手法将歌词想要表达的含义着重体现出来,歌词中往往会展现出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歌词表现的内容也通俗易懂,让人印象深刻。民歌可以包含叙述身边事的叙述类歌曲,也包含情人之间诉说爱意的情歌,当然还有赞扬家乡生活以及洞庭湖美景的歌曲,其中,情歌颇多,体现出了洞庭湖渔民对于浪漫生活的向往,借由情歌表达爱意,往往更加淳朴。除了上述成年人的民歌形式,小孩子也有属于自己的儿歌表现形式,内容与成年人的表述大相径庭,往往会以诙谐幽默的歌词体现小孩子初经世事的好奇心理。在用民歌表达日常生活时,体现形式最多的是与劳动相关,渔民经过一天的忙碌,在面对落日的余辉,想起了家里的妻子与孩子,油然而生幸福之感,即兴创作出别具一格的民歌。
如《手撒鱼网口唱歌》、《洞庭四季歌》、《洞庭湖上搭歌台》等,形象地表现了渔民欢快的劳动生活情绪。灯调也是民间歌舞中的一种,再加上打击乐器伴奏,并化妆表演的一种小调。在洞庭渔民中广泛流传的有地花鼓、采莲船、鱼虾灯等。如《迎客歌》,出自灯调《武花鼓调》,曲調热烈欢快,由男女青年手拿花扇和手巾载歌载舞,表达了洞庭渔民真挚的感情和热情好客的风俗。
作为洞庭湖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出生在白沙洲的陈定国是该文化传承的重要奉献者,白沙洲又被称为洞庭湖闻名的诗窝窝,陈定国回到白沙洲,担任起农民创作组的组长,带动农民发扬洞庭湖文化,开展一批传扬洞庭湖文化的活动,其中包括民歌,参加该活动的村民众多,活动举办状况空前盛大,白沙洲也名噪一时。民歌富含情趣和美感,最解不开的乡愁是飘香的故土、燃烧过的青春,陈老决心把白沙洲“这块‘金牌永远传下去”!2013年,他向共华镇党委提出建议,以白沙洲为点,成立共华镇农民诗社,把全镇带动起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4年来,他5次带着专业老师到共华镇培训农民诗友,为增进授课效果,有时走进家里开家庭培训课,面对面讨论作品。
湖湘文化艺术风格形式五花八门,民歌更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种的表现形式。《楚辞》中包含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千百年来,对洞庭湖民歌也产生了颇深的影响。使得民歌表达形式或高亢激昂、或婉转低沉,表现出浓郁的文化底蕴,深切展现出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期望与理想。洞庭湖民歌拥有较多代表作,其中较为广泛流传的包括《小背篓》、《洞庭鱼米乡》等。199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年轻歌者宋祖英吟唱着《小背篓》首次出现在大众眼前,获得全国观众的广为好评,小背篓代表了湖湘地区最为普遍的生活状态,展现了湘西地区绚烂多彩的文化生活;《洞庭鱼米乡》中传颂的是湖南的生活百态,湖南又被誉为鱼米之乡,在该首歌中充分展现出当地人民“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生活环境,宛若仙境,让人留恋。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岳阳市申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洞庭渔歌”,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洞庭民俗文化是洞庭湖区人民千百年来生活历练的沉淀,其代代相传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如服装饰品、饮食烹饪、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间艺术、神话传说、游戏竞技、风味物产、传统工艺、农耕牧渔、建筑形式等等,都具有独特的洞庭湖区特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更迭,其中许多民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由于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日渐式微甚至被遗弃,有的仅留存于方志传说之类的史料和一些民间老人的生活记忆里。其实,这些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的洞庭湖民俗文化资源,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现代旅游价值的文化“宝藏”,我们一方面要忙尽快抢救发掘一些已经或即将消失的风情风俗,另一方面要有效地开发利用其旅游经济价值,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将流于史料和口传的民情风俗,变为能让人看得到、感受得到的旅游节目及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