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探究

2020-04-01郑家东

财会学习 2020年7期
关键词:股权激励公司治理

郑家东

摘要:本文研究内容的时代背景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利用归纳分析法,结合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在股权激励授权阶段,研究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披露信息方面的行为特点。其次,在股权激励的授权阶段,针对已经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具体分析了其对市场环境做出的行为表现,系统地研究了在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中,上市公司管理层对股票价格所发挥的影响作用,从而间接衡量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最后,在草案公告日前后的阶段,对信息披露公告进行研究,将其行为中的普遍规律进行揭露。通过分析和研究股权激励的不同阶段,能够深化对企业管理层以及企业各个利益方针对股权激励的信息披露行为的理解。

关键词: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司治理

一、前言

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随着经济的进步,持续优化,中小企业板具有更多潜在上市公司,发展前景较好。我国上市公司当中较为主流的激励方式就是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是指为了对企业的经营者产生激励作用,而将部分股权和经济权利赋予他们,使得他们可以以股东的身份参加股权激励会议,针对承担企业风险、分享企业利润、参与企业决策等发表意见。国内外企业丰富的实践经验表明,针对提升公司竞争力、凝聚力、管理效率,控制管理成本、优化框架结构等,股权激励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效发挥出来。但是我国中小企業这方面还需要继续完善,持续创新,才能够发挥股权激励预期的效果。

二、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情况

(一)山西票号的“身股制”是我国股权激励的起源

山西票号的“身股制”是我国股权激励的起源。通过将掌柜自身的利益和股东利益充分结合,强化了掌柜管理行为的主动性,避免了其规避风险的心理,促进了整体管理效用的提升,使得山西票号获得了更多经济收益。但当时的商业发展环境和经济制度限制了“身股制”的发展,政府无法规范对其进行管理。清代末年,我国市场中涌入了很多外资银行,山西票号开始衰落,我国股权激励的萌芽阶段也宣告终结。

(二)1991——2004是股权分置改革前的股权激励发展阶段

我国企业在1991——2004年这个阶段开始研究股权激励,民营企业中主要代表企业是联想集团和万科企业,其通过经理人持股、员工持股等方式实施企业内部的股权激励。但是由于当时还并非股权激励广泛实施的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制度并不完善,上市公司应用股权激励缺少法律和制度的支持,在激励方式上大多是与股票来源无关的虚拟股票或股票增值权等,所以很难广泛在市场中实施和应用。

(三)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权激励阶段

当资本市场各项制度逐渐完善后,股权激励的应用凸显了一定的成效,许多现代企业都在应用股权激励。证监会2005年年底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中,对股权激励的具体占比、有效期、激励对象、激励方法、激励程序等做出规定,使得股权激励的汇会计制度和税收在这个阶段能够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落实。证监会在2016年5月出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构建并完善激励和约束制度,提供了新的管理依据。

三、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应用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板市场不具有较强有效性,影响股权激励效果的达成

中小企业股票价格之所以会产生波动,主要是受到政府的影响,政府的政策会对中小企业的发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政府支持环保行业的发展,相应行业股价涨幅就会较为明显,而受到其他因素或信息传达不及时的影响,中小企业的业绩和股票价格也会有波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就很难达成。

(二)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具备完善的治理结构

我国中小板上市企业主要注重核心业务的发展,这些企业大多技术含量比较大,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尽管主营业务经营得较好,但是它们也存在一些不足,它们大部分控股权和决策权都掌控在家族或个人手中,从而产生一股独大的家族式情况,剩下的股东很难参与到治理过程;所构建的董事会被个别主体控制;因为受到董事会的控制,监事会的作用也很难发挥出来,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作用发挥不明显,由于股权激励效果会受到公司治理结构影响,所以,经营者可能会通过职权来将廉价股票更多地放给自己,提高自己的利益。

(三)高管离职套现,股权激励效果持续时间不长

因为大多数创业板公司都属于新兴企业,所以,高度依赖人才和技术方面的资源,所以高管辞职,就会将一些资源带走,影响公司的健康发展。中小板企业高管大规模离职,公司整体的发展会受到较强的不良影响,投资者对于创业板高管和市场的信心也会被动摇。同时,创业板企业高管离职减持行为会使得一些个股产生较大波动,解禁压力也会进一步加大。为了快速发展,公司应用了股权激励的策略,对高级管理者的知识、专业能力、技术高度依赖,期望他们来促进公司发展,保障公司和高管个人获得双赢,但是在利益的诱惑下,有些中小企业上市公司高管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而不是公司长远的利益。

四、促进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策略完善

(一)公司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因为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存在一些问题:大股东存在家族控股或一股独大的问题;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太高,并且家族或个人独揽了控制权;构建的董事会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善等。所以,股权激励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促进股权激励的顺利实施,要促进董事会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化,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也要完善化,才能够促进股权激励制度的预期效果发挥出来;要分别设置经理人和董事长,彼此制衡,董事会的独立性要得到保障;除此之外,董事对股东,要加强责任感,公司的业绩和董事的收入可以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促进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科学化、完善化。

中小板上市公司要想确保股权计划顺利实施,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并以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确保经营者不会因追逐个人利益而转移股权决策风险,若产生相应的问题或风险,能够及时处理。因此,监督和预防的环节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必备的。

猜你喜欢

股权激励公司治理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的启示
励德?爱思唯尔公司的高管薪酬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
室内装潢宜俭朴宜居宜习宜养生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我国家族信托的法律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对于我国股权激励的相关税收政策的评论综述
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