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体育教学中“叫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2020-04-01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活动并不是一直持续完成,中间可能会被打断数次,这其中教师有意为之居多。因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经常会用到一个教学组织手段——“叫停”,目的在于进行总结、纠错、提升等,以保证活动有序开展、安全进行、高效达标。由于“叫停”的时机多由教师把握,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时机是否正确,教师的做法对与否,直接影响“叫停”的实际效果,最终影响课堂目标的达成。
一、准确定位:区分“叫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教师想要做出正确的判断,首先要弄清楚“叫停”是否合理,即应不应该“叫停”;再看“叫停”结果,即是否达到“叫停”的目的,由此来判断“叫停”是否有效。当定位准确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障“叫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研讨中大部分教师都能结合自身实践,通过案例的形式陈述自己对“叫停”时机的理解,如上海吕祥文提出“如在热身跑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讲话人数特别多时;又如分组练习技能中,出现大面积的共性错误时,教师‘叫停纠错,都是合理有效的。但在技能练习中,个别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叫停全体,集中讲解示范此错误动作,这时的‘叫停就是无效的”。山东张雷提出“足球脚内侧踢球练习中,出现较多学生踢球部位不正确,这时进行集体‘叫停,为合理有效。但如果是个别学生出现错误动作,而进行集体‘叫停,则为无效”,这里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叫停”的时机是否合理,而忽略了有效性。案例中,“叫停”后的学生错误动作是否改正,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只能称之为合理“叫停”,却不一定是有效的。后者肯定为无效“叫停”,因个别错误动作而“叫停”集体练习,影响了练习的持续性,降低了目标的达成度。
山东王方超提出:“课堂‘叫停应该先看是否合理,再看是否有效。针对特定问题必须‘叫停就是合理,但有效与合理之间无关,合理与否看时机,有效与否看效果,很多‘叫停合理但无效。”
那什么是合理有效的“叫停”?主持团队成员山东于晓明总结:“合理有效的‘叫停是指教师在学生的学练过程中,多数学生产生技术动作错误、发现安全隐患、发生突发事件等时,让学生停止练习,进行有效指导,并且对‘叫停的起因有着明显的改进或者警醒作用。”
什么是无效“叫停”?一是“叫停”的时机不合理,如:学生练习兴趣高涨,反复“叫停”,影响正常技术学练;出现个别错误而集体“叫停”等。二是“叫停”后,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这里应该区分“叫停”的合理与有效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当两者都恰到好处的时候,才显现出“叫停”的实效性。
此外,论坛研讨中还有教师根据不同的区分角度将“叫停”分为被动、主动2种,或集体、小组、个人3种等,话题中的“叫停”主要针对集体为主,但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合理把握:掌控“叫停”的有效时机
在明确了合理有效的“叫停”之后,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握“叫停”的时机,它是决定“叫停”性质的先决条件。
结合论坛研讨中山东刘新军提出的“技能学习中大面积出现偏差时”、山东李梁提出的“出现突发情况时,如学生受伤、天气变化、场地器材的损坏等;出现安全隐患时”等观点,将“叫停”的时机性总结如下:
1.技能方面。出现大面积共性错误、大面积技术障碍等,需要教师讲解示范、指明要求时。如:少年拳第4动“马步横打”练习,大部分学生的马步脚尖外展时。
2.规则意识。不遵守活动或比赛规则、集体课堂常规涣散,造成组织混乱或影响学生学练时。如:准备练习热身跑中,大部分学生出现互相推搡、拉拽、嬉戏等现象时。
3.安全因素。主要包括场地预设、器材使用、学生体育行为不正确等,可能造成伤害事故时。如:50m跑练习中,准备起跑时后面学生助推前面跑动的学生时。
4.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天气或场地等教学环境的改变,影响课堂正常教學时。如:学生正常在场地上进行活动,突然天降大雨时。
三、有效措施:明确“叫停”后的方针手段
当“叫停”的时机掌握以后,停后的教师工作如何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叫停”实用性的基础保障,没有最终效果的呈现,就失去了“叫停”的真正意义。
研讨中,当话题“针对不同情况的‘叫停,‘叫停后教师应做好哪些工作?”一抛出,大家纷纷建言献策,如山东王安“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练习阶段,很多学生出现屈臂现象,教师‘叫停后,一观察挂图、二同伴互助、三对比发现、四教师示范讲解、五运用辅助器材强化练习”。山东都海涛“当发生安全事故时,首先应停止练习,检查受伤学生的伤势情况,有必要时马上送医院救治,同时还要继续组织和安排好其它学生的学习内容”。江苏伍书春“对于课中有安全隐患的问题,可以夸大‘叫停,如教师发现2个学生用手中的体操棒相互击打玩耍,可以全部‘叫停并当全班学生面严肃指出两人行为的危险性,进而提醒其他学生”等,令研讨者受益匪浅。
1.针对技能学习出现的问题“叫停”。教师应首先分析错误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或示范,最后提出改进措施,学生进行有效的强化训练,纠正错误动作。如:软排自垫练习中,很多学生出现屈臂现象,教师“叫停”,提出自垫球手臂正确动作。教师进行示范,点明将观察点落在手臂,然后集体进行两臂夹紧伸直的托球练习,强化学生手臂伸直。
2.针对纪律问题“叫停”。教师应首先进行常规意识教育,强调遵守课堂常规的重要性;然后采取适当的警告或惩戒措施,让学生明白有错必纠;最后可以树立榜样作用,赞扬表现好的学生,做到奖惩分明。如:热身跑中,大部分学生出现互相推搡、拉拽、嬉戏等现象时,教师“叫停”该活动,提问集体跑动中大家应该怎样做?强调要遵守课堂常规,然后针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要求其完成10个蹲起算作惩戒。用肢体语言抚摸头顶或竖大拇指等方式表扬优秀生,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3.针对安全隐患预防“叫停”。教师应首先告知安全隐患和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然后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排除隐患。如:后滚翻练习中,学生滚翻不过,其他学生在背后助推时,教师应立即“叫停”,告知学生这样做非常危险,很可能造成运动学生颈部受伤,同时讲解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确保以正确的方式去保护与帮助同伴完成动作。
4.针对安全事故“叫停”。教师应首先查看伤情,根据伤情严重程度,然后对受伤学生进行合理处置,安排好其他学生的活动内容。如:跑动中,学生摔倒时手掌撑地,可以判断为骨折,教师应立即“叫停”,先找硬纸板之类的物体固定受伤手臂,避免其乱动,然后联系班主任帮忙告知家长,同时立即送医治疗,并请其他体育教师帮忙照看其余学生的活动。
——姜建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264400);刘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文峰小学,2644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