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架构探讨
——基于国内民营企业视角

2020-04-01翁惠萍

经济师 2020年3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风险管理贸易

●翁惠萍

一、民营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风险概述

(一)当前我国民营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经营环境

大宗商品指标准化、可交易、被用于生产和再生产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钢铁、农产品等。全球各国家和地区从事大宗商品贸易历史十分悠久,对世界经济、文化、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逐步放开贸易限制,到2001年正式加入WTO 以后,大宗商品贸易行业突飞猛进,大宗商品市场参与主体也不断增多和多样化,直至今日,除国有企业外,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与到大宗商品贸易中,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自身发展积淀与外部资源配给来看,民营大宗商品贸易企业不具备优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事大宗商品贸易的企业,比较集中于某些特权领域,而真正市场化的大宗商品贸易环境形成,则是在中国加入WTO 之后。民营大宗商品贸易企业起步晚,而中石油、中石化、中粮等国有大宗商品生产和流通企业,都有着深厚的大宗商品行业根基、优势的资源和强势的市场地位、议价能力;外资大宗商品企业,亦有着更为悠久的贸易行业从业史,它们更加专业和深入、甚至是某个领域的领导者,比如1818年由Johann Peter Gottlieb Bunge 建立的邦基集团(Bunge);1851年由Leopold Louis-Dreyfus 建立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1865年由William Wallace 建立嘉吉公司(Cargill)。

从产业链分布来看,大宗商品贸易商相较于生产商、终端品牌商处于弱势地位。传统的贸易商主要依靠自身所掌握的优势商业资源,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通过交易换手赚取差价,它不具备此类商品的自我消化能力以及再生产能力,商品渠道单一。同时,相较于大宗商品产业链其他环节,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准入门槛低,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贸易商之间同质化竞争极其激烈。近十几年来,因供给过剩带来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使得贸易商不得不依靠创新业务模式、运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寻求出路,从而将大宗商品贸易商分化出多种形式,有专注某一类大宗商品分销的现货贸易公司;有以运用金融工具开展对冲、套利的公司;有为产业链上下游管理价格风险的供应链服务公司;有将自身打造为撮合、物流、金融服务为一体的贸易平台公司,等等。导致的结果之一即是企业风险管理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

虽然民营大宗商品贸易企业不具备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但民营大宗商品更具备活力。国有企业由于倾向于保证国有资本的安全性,有的还承担某种的计划经济责任,在业务模式创新、机制改革方面会显得相对谨慎和保守。民营企业在企业体制、组织架构、决策机制方面具有优势。

(二)民营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不同的经营环境、风险偏好,也使企业面临的风险不同,民营大宗商品企业主要面临的风险有:

1.市场风险。广义的市场风险,是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商品基本面带来的商品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大宗商品同时具备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它既能作为生产原材料,又具备投融资功能,故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它是系统性的,任何大宗商品市场参与者都会面对。但因为信息不对称、市场不完全竞争,民营大宗商品贸易行业面临的市场风险更大,而国有企业可以利用其垄断地位抵御部分市场风险。

重点论述价格风险:大宗商品交易涉及规模体量巨大,由市场化因素决定具体价格,价格波动存在必然性,而且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因素多样且复杂,包括供需关系、资金冲击、政策波动等等,无法有效实现价格预测和价格控制。风控措施在价格波动下的系统性风险面前有时是非常乏力的,具体表现为:风险实际得到控制的速度远远低于市场反应速度;以货物控制以及处置为前提的风控行为,往往加速价格风险的蔓延;价格波动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往往带来市场热度及换手率影响,而交易频次的降低则会直接影响商品流通。

2.资金风险。一方面是强大且紧迫的资金需求压力。从大宗商品交易的特点而言,单批次的商品价值体量大,资金密集度较高,但相对利润却很薄;资金流的压力高也意味着相应的风险耐受力较低,对于风险的缓冲和抵抗能力低下,一旦受到市场及价格冲击,极有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同时,大宗商品贸易的资金风险还体现在频繁的波动带来的资金需求紧迫性上,其中以金融衍生品行情涨跌带来的补保需求为甚。而另一方面是民营大宗商品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银行对大宗商品行业的认识仍停留在十几年前,缺乏对大宗商品贸易全球发展态势、业务现状和细分产业的深入认知,甚至存在“偏见”,认为贸易行业并不创造价值;缺失针对大宗商品贸易行业特定的授信标准,套用“一刀切”的评估体系,而民营企业在这样的评估体系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在融资操作中提出与业务实际及商业逻辑相悖的要求,这些都使企业融资问题雪上加霜。但事实上,大宗商品贸易是具备价值创造能力的行业。从业人员运用专业技术和研究分析,通过发现时间、空间上的不合理价差,运用强大的资金、物流组织能力实现资源合理调配,通过交易创造价值。

3.客户风险与货权风险。前面提到,基于民营大宗商品贸易企业较为劣势的市场地位,通常在合同谈判和客户选择上缺乏余地。同时,大宗商品贸易交易频繁,对时效要求高。并且随着经营品种的增多、供应链的延伸,发生交易的客户就越多,发生客户信用风险的概率就增大。客户信用风险的爆发通常体现为客户主观违约,或是客户欺诈,或是客观丧失履约能力。

同时,少有民营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具备自有仓储,通常依托第三方仓储机构来管理大量货物。仓库资质良莠不齐的情形下,容易产生货权风险。通常体现为仓库管理不善,人为失误造成货物损毁、灭失,或者仓库工作人员道德缺失,侵占货物。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大宗商品现货领域发生的重大风险事件多源于客户风险或货权风险,由此可见一斑。

4.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大宗商品贸易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风险,包括交易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现货业务操作风险等等。操作风险有的来源于流程不规范、漏洞,有的来源于人的过失或过错。

在大宗商品贸易中,以上风险通常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同时存在:或是一种风险诱发另一种风险,或者互不相容,需要平衡。这些都需要体系化的风险管理体系来管理。

二、民营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风险管理思路与难点

(一)风险管理目标:通过管理风险创造价值

风险无法完全规避,应当通过管理风险来创造价值。如果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杜绝发生一切风险,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经营,但盈利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风险是效益的伴生物,所以不能视风险为洪水猛兽、避而远之,而是要实现与风险共舞,有效地运用风险来实现价值。甚至,我们要期盼风险的到来,没有价格波动就没有发现不合理价差的机会;没有参与者的优胜劣汰,就没有行业的更迭变革。

(二)风险管理原则: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没有优先级之分,仅强调某类风险,而忽视了其他风险因素,是对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否定。所以要求风险管理体系必须全面、“固若金汤”。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①

(三)非对称风险困境

非对称风险由美国塔勒布在《非对称风险》一书中提出:不同的市场参与者所承担的风险收益极不匹配,风险在不同的承担主体中呈现极强的非对称性,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系统的不平衡,进而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书中列举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非对称风险的情况,比如,财经评论员,只是通过他们夸夸其谈的点评来赚钱薪金,而无需对所说的观点负直接责任,因为他们本身并不对自己所做的论点做出实际的投资行为。

大宗商品具有类金融的属性,大宗商品贸易行业也普遍存在非对称风险。以大宗商品业内常见的分配模式为例,通常是按照业务员/交易员的盈利乘以一定比例予以计算业绩提成。这在传统行业,尤其是销售行业是合理的,但大宗商品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业务员/交易员缺乏自律,他的疏忽或过错,带来的可能不是盈利减少,而是毁灭性损失。业内的案例举不胜举:2004年中航油套保亏损;2005年国储铜期货巨亏;2008年中信泰富外汇亏损;2018年末中石化下属公司联合石化公司在原油套保交易中单边做多巨亏等。大宗商品企业因为直接经营者、业务人员与企业、股东的非对称性而带来的风险和亏损时时都在发生。如何解决这种非对称风险,一直是困扰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的难题。

三、民营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架构

(一)风险管理体系顶层设计——公司股权结构与组织架构

风险管理体系从属于公司管理体系。民营企业的优势是不断创新的组织架构和灵活的股权结构,可随经济情况变化而持续调整和优化。只有依托在股东、直接经营者、风控第一责任人三位一体的股权结构,以有效管理风险作为决策前提,将全员风控作为组织架构设计出发点的公司顶层设计中,才能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根基和落实,同时也解决了权责利的统一问题,避免了非对称风险。

如何依靠企业机制改革实现权责利的统一,笔者的另一篇文章中进行了更为详尽的阐述。②

(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通过制度、标准、流程实现的全方位风险管理

1.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示例

2.风控标准。建立涵盖各项风险点的风控标准体系,归纳风险识别、评估的量化标准,将风险类别化、可视化。

3.流程管理。主要针对操作风险,包括客户信用评估、合同审核与签订、出入库操作、交易下单等流程,明确流程各环节岗位的工作职责,严格奖惩。

所有的风险制度规范和流程,都重在执行,同时应当理解制度制定的初衷,切忌舍本逐末。

(三)风险管理体系的自生长驱动力——专业人员与风控文化

大宗商品行业贴近经济形态的变化,风险管理体系也必须随行业发展而生长。大宗商品行业逐步向高度专业化发展,无论是十几年前期货进入大宗商品行业,到现在期权的逐步运用;无论是从曾经的现货进出口+分销模式,到大宗商品交易电商平台、供应链价格管理等新业务形态,都涌现出越来越多大宗商品专业人才。如果说全方位的制度规范体系主要用于常态风险管理,那么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就是管理突发、新型风险的关键。这类人员具备极高的风险敏感度和应变能力,这来源于他们的专业知识、从业经验和职业责任心。另一方面,培育良好的全员风控文化,是对制度缺陷和流程漏洞的最好补充。要靠每一个人去识别漏洞,及时处理,而非全部集中于风控部门。

(四)风险管理体系的利器——适合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的信息系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已经发展为类金融行业,技术发展引领行业发展。对及时发现风险因子、获取数据,优良的信息系统不可或缺。典型的有20 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正式确立的大宗商品交易和风险管理系统(CTRM),它解决了大宗商品交易和风险管理中的业务处理和风险管理中的绝大部分问题,是科技提升风险管理的典范。

但信息系统的开发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开发成本和试错成本较高,要注意结合自身业务模式,注重前期调研、逻辑设计,从核心需求出发,兼具成本与效益。

四、结语

大宗商品贸易是一个古老并将长存的行业,它会随着经济情势的变化、政治形态的更迭、产业链的发展、科技的创新而不断演化,而大宗商品贸易风险亦将与之共存并演化。作为参与者之一的民营企业,必须顺应行业新形态而建立起良性的、自生长的风险管理体系,才是长远发展之计。

注释:

①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6 月6 日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四条

②民营大宗商品贸易企业机制变革初探——以宁波S 公司为例.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3)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风险管理贸易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贸易统计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