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民宿发展促旅游扶贫助乡村振兴思考

2020-04-01

经济师 2020年3期
关键词:民宿政府旅游

●嘉 丹

一、以民宿发展促进旅游繁荣,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受共享经济影响,民宿开始成为人们外出旅游过程中选择的主要住宿方式。民宿能够满足更多的旅游需求,重视地方特色的打造,游客在民宿中居住时,能够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更多地感受地方特有的人文情怀,其浓厚的平民色彩也能够为民宿带来更好的民俗风情体验。根据笔者的了解,我国客栈民宿的预定用户,约有50.7%的游客主要年龄范围在26~35 岁之间,18~25 岁的游客约占38%(如图1 所示)。随着90 后开始成为消费主力军,民宿的发展也得到有效提升。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可知,目前我国民俗客栈初步预算已达到20 万家,平均价格约在401 元/晚,与四星级酒店价格不相上下。根据图2 可知,10 月、8 月、9 月民宿均价最高,7 月份最低平均价格为311 元,而高峰期与其相比上涨幅度高达76%。国外民宿价格较为稳定,高峰期价格仅高出29%。

图1 客栈民宿预定用户年龄特征

图2 国内外平均间夜价格趋势对比

二、农村地区开展以民宿促旅游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不够重视

受到各个地区地域文化及民俗风情差异影响,各级政府对开发农村旅游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该地区严重缺乏开展民宿、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力度。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构成环节——扶贫工作,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有效促进其科学性与有效性。根据笔者的调研结果,政府对旅游扶贫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政府财政预算给予不足。目前,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仍然以直接给予资金补贴、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建设合理发展项目为基础,未能正确认识到旅游扶贫的重要性,在开展民宿、以旅游为基础促进扶贫工作时,政府还是考虑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否满足旅游需求,导致其推广难度较大,无法短时间大面积进行推广。第二,若开设民宿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扶贫,需要政府方面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较大的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所消耗的时间较长,打出良好的旅游品牌、得到有效经济提升的速度较慢,难以在短时间内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效果,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对开展民宿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扶持当地贫困问题的积极性不足。

(二)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生态环境问题是农村地区旅游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青山绿水便是金山银山,也是人们所拥有的永恒的财富。但部分农村地区在发展经济,促进社会效益进步的同时,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部分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眼前利益,目光短浅,忽视了生态环境对长期发展的作用。我国对经济的考核格外注重GDP 数据,因此部分地方政府的领导者思想存在偏差,导致其一味的追求经济水平的提升,无视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发展方向。第二,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有注意力放在企业内部经济利润的提升上,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而当地居民因受教育程度不足,未能养成正确的环保法律意识,在部分企业破坏当地居民生态利益时,无法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第三,地方环保监督部门监管不力,无法达到令行禁止。受到我国目前环保体制的制约,当地工作人员在完成环境监督保护工作时,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督查职能,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影响当地开发旅游经济、建设民宿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阻碍之一。

(三)管理方式过于笼统

农村地区缺乏发展旅游行业的基础设施,同时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部分农村地区在开发旅游业时,存在餐饮住宿服务管理粗放情况,导致游客的利益未能得到有效保证。部分地区周围交通极其不便,游客来此地旅游时受多种条件影响,无法寻找到合适的车位,甚至还有部分非法运营车辆,严重危害了游客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景区内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不完善,导致部分游客在突发意外时无法得到有效救治,这些情况都会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会制约农村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当地客观因素的限制,除部分企业安排的管理人员之外,民宿管理者通常为当地的农民,未能得到有效培训,受自身见识及知识的影响,很难为游客提供优良的农村旅游服务。

(四)旅游资源不集中

在建设民宿、挖掘乡村旅游资源过程中,自然资源是其行业发展的主要基础,而大部分地区农村旅游自然资源分布呈现分散状态,部分地区依靠单一的自然景观进行单打独斗,无法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受到单一、狭窄自然景观资源的影响,当地民宿竞争较为激烈,不利于餐饮、民宿等行业的发展,难以形成旅游资源规模化效应,对当地的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经济效益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五)相关平台建设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民宿的建设也应当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先进动力。但大部分农村地区民宿信息化程度较低,部分平台处于起步阶段,民宿多采用农家乐家庭旅馆的形式,从业人员水平较低,严重限制了民宿信息化的发展,也对当地旅游产业规模化的发展造成阻碍。除此之外,民宿开设过程中所需的部分供货商缺少顶层设计,难以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导致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六)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

部分农村地区民俗多半以家庭为单位提供服务,部分工作人员未能得到有效专业技术的培训,导致其在正式工作过程中服务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游客外出旅游时的实际需求。部分服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较低,甚至会出现在民宿的客房内安装监控,偷拍客人隐私或骚扰旅游客等不法行为。这些情况都是阻碍农村地区民宿发展,阻碍农村地区旅游业进步的主要原因。

三、促进以民宿发展、旅游扶贫助乡村振兴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健全法律法规

政府应当积极制定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促进民宿发展、以旅游行业为基础扶持贫困地区,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实施途径,能够有效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也能充分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因此,政府需要加大财政预算,建设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使民宿在建成过程中有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予以配合,为游客带来更丰富、更全面的旅游体验。政府各个阶层的领导干部要积极改变自身工作意识,对于立竿见影得到经济效益的工作要积极完成,而回报周期较长的工作也要进行一定的投资,以民宿发展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虽然实现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周期较长,但一旦形成产业链,便能够实现生态与经济领域的双赢。因此,地方政府必须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当地农村自然资源,为民宿的发展及旅游行业的进步奠定坚实基础。除此之外,政府各个部门还应当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使其能够为民宿的建设提供有效建议,以此为基础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为当地扶贫工作带来更好的人才发展基础。政府部门应当给予引进人才合理的补助,免除其生活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为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多贡献。

(二)重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地方政府在发展民宿项目促进旅游行业进步时,应当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破坏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与我国新时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发展理念相违背,一旦长期发展下去,将会直接对生存环境造成不可逆转地损害,因此,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绿色发展。第二,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加大普法力度,引导人民群众重视自身监督举报职责,完成全面生态环境监督体系建设,使人民群众能够自觉承担相关社会责任,一旦出现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企业,便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以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第三,政府部门也应当积极改善环保部门的监管方式,使其能够放开手脚积极进行监管,避免受到各个部门的限制难以完成自身监管职责。

(三)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第一,政府应当加大投资力度使农村景区周边的公共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建设,如交通设施、医疗设施等良好的公共设施建设,能够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体验,也便于民宿在开展过程中吸引更多游客。政府应当安排专门的监察小队,对当地民宿、餐饮等行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监管,保证景区周围的民宿、餐饮等行业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好地服务,避免坑害游客行为影响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出台相应惩罚制度,一旦出现坑害行为,便对该商户进行惩治,以保证能够更好地维护农村旅游市场秩序。第二,民宿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应当积极开发自身品牌,积极联合其它民宿进行合作,将当地民宿发展成为具有良好口碑和良好服务水平的品牌。民宿还可以结合地方特色进行特产开发,使农村地区能够建设以民宿为基础的农村特色旅游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享受。

(四)整合农村地区旅游资源

自然环境是发展农村地区旅游行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建设民宿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当积极促进农村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使得民宿建设地点能够更好地发挥自然环境带来的优势,挖掘自然资源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完善当地旅游产业链,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享受更多的自然资源景观,同时也能够接受更好的服务。这样的旅游资源整合,还能有效避免民宿或餐饮行业之间出现恶性竞争,对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五)促进农村旅游信息化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民宿建设信息化也成为农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促进民宿建设信息化能够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其能够在旅游的过程中随意上传所拍摄照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此地参观。除此之外,民宿建设信息化也能提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能够使民宿的宣传范围更加广泛,也能有效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为当地的经济提升做出贡献。除此之外,信息化建设还能优化和供货商之间的合作,避免供货商在竞争过程中出现不法竞争行为,为当地农村旅游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六)强化各类安全措施

除民宿建筑本身应当注意的安全措施之外,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应当是民宿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地方政府应当对农村地区开设民宿的家庭予以登记,并要求其在正式开设民宿之前接受相关培训。政府应当积极开设培训的相关班级,以便于农民能够在正式开设民宿前接受综合素质的培训。在民宿正式投入使用之前,政府还应当安排专门的督查小组对民宿上上下下进行检查,以保证民宿开设过程中,不存在偷拍偷摄顾客个人隐私等行为。在对民宿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后,政府应当对其进行一定考核,以保证其考核结果满足服务需求,充分提高农村民宿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结语

发展民宿项目、促进农村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带动农村地区经济提升,已经成为我国扶贫工作的一种新的尝试。为保证2020年实现“基本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加强各个地区政府部门对旅游扶贫的重视,积极开发各个地区的旅游文化价值,发展民宿项目为当地建设良好的食宿条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重视法律法规条文的制定与完善,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提高民宿项目、旅游项目的管理水平,加强村民在整个经营管理中的参与程度,使其能积极配合旅游项目的开展,积极建设民宿项目。另外,农村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也是政府部门应当关注的重要环节,只有积极整合旅游资源,才能为游客带来更好地享受。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与旅游企业、村内民宿主人合作建设信息化平台,为农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带来更好地宣传效应。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安排专业人士检查民宿的各类安全措施,杜绝有人在房间内安装摄像头,侵害游客的个人权利。

猜你喜欢

民宿政府旅游
孪生院子民宿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是民宿达人吗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