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正头风散配合针刺电针治疗偏头痛的效果研究

2020-04-01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电针偏头痛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慢性病症,在中医理论中又被称为头风病。在我国女性患病率为3.3%~32.6%,男性患病率为0.7%~16.1%[1-2],多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女性多发,与遗传、内分泌、饮食、药物及精神因素有关。偏头痛疼痛程度多为中重度,长期头痛可引起失眠、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精神心理障碍等[3-4]。临床治疗偏头痛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根治方案。本研究旨在观察常规西药治疗联合偏正头风散、针灸电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偏头痛病人。纳入标准: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5];依从性良好,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上;经家属或病人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病史、认知障碍和沟通障碍者;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③符合诊断标准但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严重心、肺等器官器质病变者;⑥对针刺治疗排斥者。退出标准:①治疗期间依从性差;②自行更改治疗方案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18~68(44.38±11.00)岁;观察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17~65(42.29±12.1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公司)10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连续用药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偏正头风散,方剂:红参、首乌、川草乌、炒白蒺藜、制白附子、生石膏、天麻、川芎、白芷、甘草各12 g,芥穗、细辛、羌活、防风、辛夷、苍耳子、苍术、全蝎、地龙、蜈蚣、僵蚕、乳香、没药、天南星各6 g,明雄黄6 g (另研对入),研细粉,口服,每日2次,每次3 g,早饭后及睡前淡茶水调服用,连用4周。在口服用药的同时选取百会、太阳、头维、风池、合谷、太冲穴,用毫针刺,根据病人病情给予补法或泻法,电针中等刺激,留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4周。也可根据病人病情随症加减穴位,如痰湿上扰,加丰隆、足三里;肝阳上亢者,加中封、行间;气滞血瘀者,加隔俞、三阴交,针刺手法施以泻法;伴气血虚弱者,加脾俞、气海、足三里,针刺手法施以补法。

1.3 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拟定,采用尼莫地平评分法,即运用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下降百分率,计算公式为(治疗前偏头痛积分-治疗后偏头痛积分)/治疗前偏头痛积分×100%。①治愈:治疗后偏头痛发作未再次发生;②显效:治疗后偏头痛积分较治疗前下降70%以上;③有效:治疗后偏头痛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70%;④无效:治疗后偏头痛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头痛发作的次数:1月内无发作计0分;每月发作次数≤2次计3分;每月发作次数3~4次计6分;每月发作次数≥5次计9分,若上次头痛缓解后48 h内再次发作则视为重新发作,计1次。头痛发作的持续时间:无发作计0分;每月平均发作时间<12 h计3分;每月平均发作时间≥12 h并且<2 d计6分;每月平均发作时间≥2 d计9分。发作时头痛程度分级:不痛计0分,疼痛量表疼痛程度测定在0~<3.5分计3分,3.5~<6.5分计6分,6.5~10分计9分;伴随症状:无伴随症状计0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其中1项计1分,上述伴随症状有2项计2分,有3项计3分;其余症状:无其他伴随症状计1分,有其他症状计1分。采用疼痛评估量表数字分级法(NRS)主观评定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剧痛。治疗前及治疗后询问病人并让病人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的数字。疼痛程度分级标准为: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

2 结 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t值P对照组485.19±2.103.85±2.275.38<0.05观察组485.10±1.912.17±1.8920.94<0.05t值 0.092.71P >0.05<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13.28,P<0.05。

3 讨 论

目前,偏头痛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理论体系主要有神经生物学说、血管活性物质作用、细胞癌基因[6]等学说。西医治疗偏头痛的常用药物有盐酸氟桂利嗪、麦角胺、钙离子拮抗剂及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等,但临床疗效存在个体差异,且副作用较明显,如可出现消化道溃疡、肝肾功能损害、肌痛、周围血管痉挛、冠状动脉收缩等[7-9],因此,偏头痛的临床治疗仍是临床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所用偏正头风散以红参、天麻补元气,首乌、蒺藜对药,生津液、益精血,两组共用达到扶助正气而托邪于外的作用;川草乌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表里之内外,逐邪气使之外透;川芎、荆芥、防风、辛夷、苍耳、白芷、羌活、苍术芳香透窍、辛散开表;天麻、白附子、天南星化痰祛风;石膏性甘寒,调制辛热燥烈药之性;雄黄、苍术解毒辟疫;乳香、没药化瘀止痛;白芷气味芳香,与川芎相配,通透诸窍,引药上行直达头部,而止疼痛。诸药相合,对风、寒、痰、湿、瘀、火等伏邪具有透发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偏头痛多因情志失调、肝郁气滞、脾湿健运、痰浊上扰、清阳不升等病因所致,而针灸电针治疗,能够通过穴位的刺激,自身主动调节神经功能,是中医治疗偏头痛的一种常用方法,其镇痛作用确切并得到了临床广泛认可[10]。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偏正头风散配伍针刺电针治疗偏头痛可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电针偏头痛头痛
不同电针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偏头痛吃紫菜干
会变身的烦恼
动漫美文
中枢β受体介导电针“曲池”“听宫”穴的降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