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馆藏泉台两地同祀清水祖师、观音神像赏析

2020-04-01张雅真

文物季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观世音祖师闽台

□ 张雅真

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诸神同祀”陈列展览,围绕宗教与信仰来展现闽台两地人民的特有共性,通过在闽征集涉台的文物展示与闽台两地相关的图片信息相结合,以对比和融合的展示形式将两地的佛教信仰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加深了闽台两地民众的亲切感,对促进两岸的交流和融合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作用。

在诸神同祀“佛教同宗”这一部分陈列着清水祖师和观音神像。佛像作为供奉和观赏的对象,是佛教信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特别是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区西北侧,北倚国家级风景区清源山,南接风景秀丽的西湖之畔。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采用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的特色工艺,红白相间,浑然天成,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的人文精神与地域特色。其中主体建筑有通向观景天台的四道半弧形的屋面斜阶,象征着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海峡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观景天台上的和平莲则将常年播撒吉祥和平的福音。

福建泉州先民入台时,不但把家乡的住宅式样、时岁习俗、婚丧礼仪带进台湾,而且把家乡所信仰的道教、佛教及其他神祇请进台湾奉祀,历代相传。如目前岛内440余座龙山寺、260多座上帝公宫、100多座清水祖师庙和其他大量的神祇、寺庙大都是从泉州分灵出去的。

现将“诸神同祀”陈列中展出的清水祖师和观音神像介绍如下:

1.清木雕清水祖师坐像:通高20.5厘米,宽13厘米,厚9厘米,底座长13.5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图一)。木雕清水祖师坐像,眼睛微闭,身着右衽宽松袍,领口低开,双手掌叠加,盘腿坐于六角形座上。帽髹黑漆,通体髹棕色漆,面部轮廓雕刻深,面容慈祥和蔼,衣褶线条较流畅。

图一 木雕清水祖师坐像(清)

清水祖师圣号为“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宋泉州永春县小姑乡人。简称清水祖师,此外尚有麻章上人、黑面祖师、清水真人、蓬莱祖师、昭应祖师、祖师公、佛祖公诸称。清水祖师俗姓陈讳荣祖,法名普足,宋仁宗庆历四年正月初六诞生于福建省泉州永春县小姑乡。陈荣祖自幼在大云院出家,后有小成,于是便到高太山结茅筑庵,闭关静坐,后经大静山明松禅师指点,参读佛典三年,终于悟道。明松禅师授他衣钵,并告诫他:“我佛最大功德,就是行仁,是故要舍弃万缘,以利物济世为职责”,陈应便在麻章(现福建永春文溪村)施医济药,普救贫病,麻章人士尊他为“麻章上人”。宋神宗元丰六年,清溪(福建安溪,南宋时期更名为安溪)彭莱乡(后更为蓬莱,也是受清水祖师影响)一带大旱,乡人请他去祈雨,立刻甘霖普降,因此被尊称为“清水祖师”。泉州、台湾等地的人都十分崇信他。

台湾较有名的寺庙是祖师庙,它供奉的是清水祖师。在台湾一共有100多座清水祖师的寺庙,其中,台北市长沙街的祖师庙,规模最大,信徒最多。清水祖师的生日是农历正月初六,所以每到这一天,这里就会举行盛大的祭典,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清朝年间,安溪人也相继来到了台湾,他们同时也带来了供奉祖师的香火,并在台湾为清水祖师建造寺庙。这种寺庙,随着移民范围的不断扩大,慢慢地散布在台湾岛的各个角落,从大陆到台湾的人民也往往因庙而联络乡谊,也是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的情牵意连的纽带。

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台湾同胞陆续回祖籍寻根谒祖,到泉州安溪清水岩进香朝拜。随后,台湾同胞以各种形式络绎不绝地到清水岩,有个人,有全家,也有同乡同姓组织的回乡团体,还有以台湾各地清水祖师庙名义组织的进香团等等。

两岸同胞共同的清水祖师信仰,从一侧面说明了泉台两地除了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族缘、语言、文化等方面密切的关系,而且还有着不可分割的神缘关系。数以万计的清水祖师信徒,千里迢迢来祖庙进香谒祖,不仅反映台湾同胞对清水祖师的一片崇奉虔诚之心,也体现了他们寻根溯源的强烈民族意识和拳拳赤子之心。

2.清铜观音立像:通高79厘米,宽21厘米。铜观音立像,头上披一头巾,束发戴冠,身穿宽袖大衣,左右手掌微伸展,于腕处交叠,双脚脚趾露出,衣褶线条流畅,面容温顺而娴静,黄铜质,表面呈黑色(图二)。

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svara),观世音来自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寺的《正法华经》。竺法护初译“光世音”,其弟子聂道真改为“观世音”。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图二 铜观音立像(清)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泉州、台湾,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明末清初,由于饥荒战争等原因,福建沿海居民大批前往台湾。不少福建泉州的移民曾将其在原籍供奉观音时之香灰或小型观音像携到台湾。由此我们可以窥见福建观音传入台湾情景之一斑。在台湾,泉州人众多的台南、鹿港、艋舺、淡水等地大多建有龙山寺,供奉观音佛祖。这些龙山寺都是从泉州安海龙山寺分香火而建。安海龙山寺对台传播,是和台湾同步,尤其与泉州人迁台及郊商的兴盛关系密切的。台湾五大龙山寺都建立在泉州人聚居地,泉地的郊商对寺庙的兴建出力最多,而且五大龙山寺都带有祖庙安海龙山寺的建筑印记。

在民间看来,观音是一尊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神明,尤其有“慈航普渡”的功能。初往台地的移民,多有因过澎湖沟遇风浪溺亡于海洋的;迁台之后,在开拓荒野时常遭毒虫瘴气而死亡,有“三在六亡一回头”之说。在这种境况下,观音的信仰广为普及,带观音香火过台湾者众多。及至在台湾立定脚跟,安家立业,自然会建立寺庙,作为一地保障。这就是五大龙山寺在泉州“三邑人”聚居地建立的最初起因。

随着观音信仰在台湾的传播,台湾龙山寺已有441座,这些寺庙都是以安海龙山寺为祖庙。由于安海龙山寺与台湾观音寺的这种特殊的渊源关系,近20年来,到安海龙山寺进香谒祖的台湾同胞络绎不绝。

泉台两地民众独特的清水祖师、观音信仰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真实地再现泉台两地民众相通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情感模式,而且也有力地弘扬了泉台文化的优秀传统,对泉台民众的行为规范具有独特的匡正和导向作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泉台地区精神文明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效地密切了海峡两岸民众的骨肉亲情,对推动两岸同胞早日和合统一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观世音祖师闽台
观世音
达摩祖师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第一祈祷词
菩提祖师为何赶走孙悟空
与佛无缘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在最坏时候,懂得笑,哭得出”Wywan笔下的祖师奶奶
张爱玲祖师奶奶的音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