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一座闹腾的图书馆

2020-04-01一江春水

莫愁 2020年1期
关键词:捐赠人义工绘本

文/一江春水

章瑾在哈佛大学作分享

在香港、北京从事金融业多年后,章瑾回到台州市三门县,与一群年轻人合力建起浙江省首家民间公益图书馆——有为图书馆,一个能玩、能沟通、能讲故事的“闹腾”的图书馆。

造一座“精神领地”

从英国剑桥大学财务与土地经济学专业毕业后的10余年间,章瑾一直从事金融业。

2011年夏天,章瑾从香港回三门探亲,一位长辈的孩子刚高考完,被浙江大学录取。章瑾问他以后想做什么。男孩回答:“无所谓啊,听我爸妈的。”章瑾有些诧异——一个即将就读高等学府的年轻人,对于未来只知道听爸妈的话。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章瑾的想法则“野”得多,对未来充满各种规划,她归因于自小养成的阅读习惯。章瑾小时候最爱泡在图书馆或者书店,让自己置身于书海中,通过阅读不断扩大知识面和眼界。

那年秋天,在新加坡出差的章瑾忙里偷闲去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闲逛。场馆并不大,胜在体验感与互动性,参观中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能让人充分感受到新加坡人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这个国家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理念。

一座博物馆竟能让一个异乡人产生这样丰富的认知。章瑾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博物馆也许建不了,我为什么不在家乡建一座图书馆呢?章瑾想为三门的年轻人多拓展一片精神领地。

一个“闹腾”的图书馆

章瑾拨通了第一个“捐赠人”的电话。

母亲接到电话时,以为章瑾在开玩笑。她答应把家里暂时不用的厂房仓库借出来办图书馆,调侃着条件是章瑾得把自己嫁出去。章瑾一口答应——6年后,她完成了对捐赠人的承诺。

召集志同道合者,草拟策划书,奔赴不同的图书馆考察,调研本地需求……经历重重波折,章瑾最终和朋友们将图书馆建了起来。

随着发展,图书馆内的专职员工,从一个变成了三个;馆外义工从十几个变成了几百个——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为“有为图书馆”增添不同的色彩。目前,图书馆有1.8万册图书,60%来自爱心人士和团体机构捐赠,所有书籍都可免费借阅。义工们会给每一本书打上标签,并在卷首注上内容提点,为借阅的人提供参考。

三门中学的英语老师黄敏走进图书馆时,惊喜地发现这里竟然有网上介绍的精品绘本,她当即对这里产生了深深的好感。黄敏试着带儿子参加了一次绘本故事会——由一位当地老师带着孩子和家长共读绘本,效果十分好。没多久,母子俩又来了,这一次图书馆请来一位在法国留学的年轻人,和大家聊聊自己的异国留学生活。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听着,末了还领到了埃菲尔铁塔形状的小挂件,特别开心。就这样,口口相传,“有为”身边聚集起越来越多粉丝。

章瑾成立了“有为女人俱乐部”,定期邀请不同职业的成员向大家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人是护士,便讲解急救常识;有人是银行职员,便给会员们培训礼仪和坐姿;还有人请来服装设计师好友,教大家如何搭配服饰。有时章瑾干脆叫上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谈谈怎么平衡家庭和工作,怎么同孩子更好地沟通与相处。

章瑾专门设立了观影社团和演讲俱乐部,给没有进入育儿阶段的年轻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想到那个考上名校却对自己的未来毫无计划的年轻人,章瑾又特地借来一个大场地,主动站上演讲台,给初中生开起了关于职业规划的讲座。

鼓励更多人“回家乡建一座图书馆”

2017年,章瑾受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年会邀请作主题演讲,许多人被她所做的事情打动。有人问章瑾:“我能为‘有为’做些什么吗?”章瑾说:“你们可以像我一样,为家乡建一座图书馆,做一件让家乡变得更好的事情。”

目前,图书馆开展的亲子绘本阅读、小义工社团、冬夏令营、博雅乡村、真爱梦想课程等各类文化活动,影响了当地2万余人。小学生读者黎一可,一年借了296本书,坚持阅读使她各项能力明显提高,在班里享有不写作业的特权;中学生读者陈科霖,和妈妈一起在“有为”读了119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母子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了;住在乡下的王一伟每周骑着电动车陪女儿到“有为”图书馆看书,风雨无阻,父女之间的默契越来越好……

如今,有为图书馆已然成为三门的文化地标,这座小城正因这座温暖的公益图书馆悄然发生着一些改变。

猜你喜欢

捐赠人义工绘本
“诺而不捐”怎么办
绘本
绘本
绘本
义工情结如何“保鲜”——志愿服务不是刷“存在感”
“偶遇”一次义工活动
带上孙子做义工
当义工,好处多
向“计划捐赠人”致谢
重视捐赠者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