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学后教”的小组合作模式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31刘婧
刘婧
摘要:“研学后教”强调以学定教,学生在“研学案”的引导下展开讨论学习,掌握学习主动权。“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将二者相结合,制定问题驱动型研学案,根据学生探究问题的同质性进行分组,提升分组的科学性和学习效率。本文以“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的实验为例,阐述这一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组合作;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73
一、“研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本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开展学习活动,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研学后教”模式是基于近年来国内课堂改革的多种成功模式的内核,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提出的。这一模式在结构上强调先研学再施教,以学定教,教在学之后。教师在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学情的基础上,编写符合学情的“研学案”,并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理解教材。针对个人存留的疑惑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学习,教师统一解答较集中的问题。这种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在问中思,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使得课堂从教室的讲堂向学生的学堂转变。
二、小组合作在高中生物实验实践中的意义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通常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学生自主完成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操作环节。对于实验设计、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实验结论的总结等过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高中生物实验常用的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原则是班级学生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的依据通常是根据男女比例、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表达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按照以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和依据分组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这使其可行性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按照座位的分布直接进行分组,由此也带来小组合作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探究学习中,如各组员的探究兴趣差别较大,难以达成一致,各组员对探究方法的选取不统一等。
以上小组讨论学习的弊端,在“研学后教”模式下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教师在小组讨论之前,先提供给全班学生一份“研学案”,并设计一系列的可探究问题。分组之前,学生先对研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在问题的驱动下,根据问题的相似度进行自主分组,有相同探究意愿和相似探究方法的学生可以组成一组,从而使得讨论更充分,结果更精炼。
三、“研学后教”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以该实验为例,探究“研学后教”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在生物实验具体案例中的应用。
1.教师的初次活动。根据考纲、学情等因素,设计符合三维目标的“研学案”。在研学案中,对实验学习的重要内容进行挖掘,如提取和分离的原理,分离和提取的试剂。针对一些重要的细节进行提问,如“为什么漂洗在解离之后?解离液中盐酸多了会怎么样?染色一定要用碱性染料吗?制片时不用两层盖玻片会怎么样?”等。
2.学生的自主活动。自主完成“研学案”的学习,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可考虑扩大讨论的范圍,或者寻求教师帮助。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如“不同的层析液提取效果有何差别?不同的蔬菜绿色中色素含量有何差别?”等。
3.教师的二次活动。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保留值得探究且适合在实验课堂中进行探究操作的问题,根据“问题的同质性”,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分组。
4.学生的小组活动。学习课本知识,熟悉实验原理、方法、操作步骤,将问题、教材和研学案三者结合,设计本小组的实验探究方案,明确本小组的探究内容。设计好本小组的探究中需要用到的特殊的材料、用具等,如不同的蔬菜叶,不同的层析液等,各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探究方案,从而实现对实验深入全面的认识。
5.教师的再次活动。对各组设计的探究方案进行点评,与该组学生一起分析,完善探究方案,准备好各组需要用到的特殊的材料、用具等。
6.各小组开展实验。在实验中,除了掌握课本核心知识之外,小组成员间需进行充分讨论,解决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进行讨论、汇总。
7.小组的汇报活动。实验结束后,各组确定一名组员,代表本组汇报实验现象及本组的分析、思考,其他组认真聆听、记录,拓展学习思路。教师对各组汇报的成果进行点评,对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
四、“研学后教”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结合在生物实验实践中的意义
探究性生物实验通常需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合作学习有诸多好处,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合作学习能力等,合作学习的核心是进行合理的分组。问题驱动,无疑可以为小组成员找到共同的兴趣点,在共同问题的驱动下,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展开充分的讨论,也为问题的解决节省了时间,并且使得问题进一步深化,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总之,“研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为问题驱动型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背景。学生通过对研学案的初步学习找到共同的问题,在此驱动下进行自主合理的分组,集中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再根据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深入讨论解决问题,对相对集中的问题教师统一解答。这一模式使得课堂成为研学案引导、问题驱动、小组合作串联的学堂,将导、问、论、思、研、解在学堂中得以结合,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主动性。
(作者单位:广东番禺中学51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