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实验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2020-03-31王运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

王运涛

摘要: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较为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又如何确定观察点,如何选择与编制观察工具,观察结果如何应用等,这些都考验着当代教师的课堂智慧。对一线教师来说,要从课堂观察落实的角度,制定实验教学的策略,改善课堂教学的环境,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教师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教会学生观察,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针对学生在实验探究课上关于观察目标的确立及对目标观察的落实,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关键词:实验观察能力;观察目标;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22

初中物理课程改革之后,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之一是将“科学探究”纳入到了课程内容中。最初很多教师都认为探究课是低效的不好掌控,不但需要的备课量大,而且很多时候学生还会偏离我们当初预设的轨迹,最终会导致我们想要的“结论”学生却“总结”不出来。而课堂上即时生成的许多东西,是我们原本没有预设到的,愈发觉得难以驾驭此类课堂。后来通过新课程的教学活动,大家充分意识到了科学探究中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并且慢慢体会到探究课是很有必要的。在课改的十几年中,这也是最能引起教师重视和关注的一个环节。

但是,笔者在与其他初中物理教师交流时发现实验探究课仍然不够高效。其中,学生在探究性实验活动中观察能力不强就是其影响因素之一。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在实验探究课堂中的观察能力呢?

通过以往的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生在实验探究课堂中对观察目標的有效确立和实施,是影响其观察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对于刚接触到物理学科的初中学生而言,有效确立观察目标,并对观察目标进行有效观察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想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两个重要方面不可忽视。一是要让初中学生达到这一能力目标,二是缩短达到这一能力目标所用的时间。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品质,以此提高物理实验探究课堂的高效性,提升学生的整体科学素养,从而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高素质初中毕业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承以及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记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意识到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这样就有了探究课堂。而物理课堂上的学生验证实验,大多数都发展成为科学探究实验。探究性实验不同于验证性实验,在物理实验探究课堂上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而学生对观察目标的确立和观察任务的落实,也不同于验证性实验那么单一。所以,在实验探究课堂上,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品质的高低关乎着整个实验探究课堂的成败。

广东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张子涛在《物理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中指出,教师自己要善于观察,还要教会学生观察,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就是要落实学生在实验探究课堂上观察的目标及观察的方法。

那么,如何教会学生落实观察目标和观察方法呢?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1.教会学生如何根据物理实验探究的目的、媒体的应用、仪器的准备、实验的内容环节、实验数据的收集,来确立观察的目标,安排目标观察先后顺序,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做好观察记录,并能从实验观察中发现新的物理问题。

2.教师要思考如何制订科学合理的实验探究课堂调查表,通过调查表分析学生行为与课堂学习效果的因果关系,然后通过适当地指导,准确把握学生的“扶”“放”时机,拿捏力度到位,以此有效引导学生的课堂观察行为,优化实验探究课堂效果。

3.学生根据教师引导,进一步完善目标观察实施方案,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观察能力,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提出有物理学习价值的问题。可以采用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等形式鼓励学生,让学生想提问题、敢提问题,从而带动学生学习和观察的主动性。如在学习《大气压强》一节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熟悉的现象大胆发挥想象,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经过平时的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1)塑料挂衣钩为什么能“吸”在墙上?(2)在用离心式抽水泵抽水时,为什么要“放气”?(3)教材中瓶子吞鸡蛋的实验,为什么要在瓶底铺层沙?为什么要把鸡蛋煮熟?(4)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要用1mL的管子来做?为什么用水银,而不用水呢?(5)教师:我在资料上看到这样一道题——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在玻璃管的顶部开一个小孔,会看到什么现象呢?(6)农村有医生用“拔火罐”来治疗风湿,火罐能“吸”在患处,这是不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等。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提问,促使学生学会观察,并将物理课堂学习有效地延伸到课外。

初中学生应能够根据物理实验探究课堂的实际初步确立观察目标,制备和落实观察方案,并根据教师的引导,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目标观察实施方案,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观察能力,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通过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课堂中学生观察目标的落实,有利于教师将所具备的教育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将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指导学生在实验探究课堂中应如何提高自己观察目标和对目标实施观察的能力。探究教学不是“放羊式”教学,也不是课堂越乱越好。虽然按部就班的传统教学模式值得批判,但所谓的疯狂新模式也不值得提倡。在体现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也应当适时、理性地引导学生课堂学习有序进行,这才是课堂效果大力提升的保障。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认知水平,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能为教师对课堂的把握产生新的经验理论,并能够确保将这些经验理论充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五十五中学467000)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
浅谈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
夯实科学探究培养问题意识
如何提高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
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教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