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2020-03-31孙伟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孙伟强

摘要:生物课堂教学作为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存在的意义及在初中教育阶段占据的地位不言而喻。教学改革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因为存在一些问题而导致整体效率偏低,因此需要结合核心素养这一理念来构建高效课堂。本文对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有关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59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在面对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时,应用该学科观念及知识等方法将其问题解决完成的能力。生物学是初中生在学习发展中必须掌握的科目之一,因此如何在其中开展有效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成为现今生物教师所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就初中生物而言,各层次的种类、结构以及功能等都是其研究的方向。就目前我国初中生物学的教材内容来看,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内容有: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以及生物与环境、人体健康学等。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重视的问题之一,其主要内容包含有生命观念、理性思维以及科学探究等方面。首先对于生命观念而言,主要指的是学生对自然界生命物体的一种态度。通过对各种生物生命现象的深入观察,理解生物学概念,并在学习过程中对生物的多样性及统一性等特点进行全面的掌握。其次对于理性思维而言,其主要指的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尊重生物学的客观事实,且需要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的理性思维,敢于在探讨中提出新观念,进而通过对其的论证等完成科学的学习。

二、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

1.通过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以及规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学习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之一。伴随着新课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进一步深入,相关人员随之对生物学科提出了非常多的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不但是组成生物知识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而且是帮助学生提高生物素养的重要基础。基于此,要想开展全面且有效的学科素养培养,生物教师必须抓住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及规律开展高效的课堂。该过程的实施对于学生快速掌握生物知识内容以及理解应用这些内容等,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一课时,该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人体中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是什么,以及了解无机盐与维生素等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在该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生物概念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需要通过对各种营养物质基本概念的介绍,以及组织学生通过探讨等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该内容进行主动探究。最后,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及相关的引导,让学生从中理解该知识点的内容,并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应用这些知识。

2.借助实验论证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活动离不开科学实验的探究,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科学实验充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实验活动的组织开展需要学生形成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其需要尽可能打破原有固化思维的束缚,以此实现对课堂所学生物知识的深度掌握和探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生物学科知识组织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近距离观察和动手操作来验证课堂讲解的理论知识,以此充分打破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固化认知。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单元中与细胞相关的知识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正确方法提取细胞样本。显微镜的使用可以拓展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知,这不仅可以更好地验证生物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未知领域的探究兴趣。如在开展《植物细胞》实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需要提醒学生事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载玻片和盖玻片等工具及材料,在此基础上按照正确操作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完成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按步骤正确使用显微镜,通过适当调节显微镜结构观察装片获取清晰的细胞物像,以此增加学生对植物细胞中各结构层次的认知深度。因此,借助实验论证开展生物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进而最大程度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3.借助情境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就生物学科本身而言,这一学科设立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学生对生物理论及生物实验等的学习和探究能力,而且要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物学科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人类做出理性判断并合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积极挖掘课本知识中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同时借助一定的情境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章节中,详细阐述了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对生态环境和生物生存造成了极大破坏。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视频资料和图片信息进行讲解,以此提高学生对生態系统的保护意识,进而充分发挥生物学科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之,教育要回归原点,应关注个体的生长,核心素养培养的提出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初中生物教师首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并践行新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逻辑思维和价值体系,以此实现对教学活动的整合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李莉芳.议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33):50.

[2]崔敏霞.探寻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课堂的落地生根[J].中学生物学,2018(11):71-72.

[3]曹发君.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论坛,2018(28):39.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玉埕中学362123)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