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课后题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策略研究

2020-03-31缪凤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单元整合

缪凤仙

摘要:语文要素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建构语文教材训练体系的基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把握课后题教学与单元要素落实之间的联系,将单元要素的落实融入到对课后习题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现有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提高课后习题教学质量,而且还能有效助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系统性、持续性发展。故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需要积极投身到借助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探究之中。

关键词:单元语文要素;单元整合;课后题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14

练习系统是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中的四大系统之一,其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但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后习题训练却往往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如何唤起师生对练习系统的重视力度,发挥教材练习系统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促进作用,是当下语文教学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向。

一、語文课后题对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的作用

教科书是教学活动依托的物质载体,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引领。寻找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素材、探索适宜学生持续成长的教学方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任务,关于教科书的改革与创新从未间断。统编版教材是教科书研究的最新成果,它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重视对语文知识体系的重现和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练习系统是该书中的重点模块,也是教学中重塑语文知识体系、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道课后题中都能够找到能够与单元要素对应的点,整个课后练习系统更是以典型例题的方式,将单元读写要素、口语交际要素和知识积累要素全面、均衡、系统地呈现了出来,是浑然天成的单元要素落实基地。此外,该练习系统的设计过程,也完全体现了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学习目标体系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切合了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能力训练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对语文课后题的教学与利用,无论是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还是对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目标的实现都大有裨益。所以,要想站在单元整合教学的视角上落实语文单元要素,就必须重视对语文课后题资源的创造性利用,让学生在练习中贴近生活语言实践、补充知识、发展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二、如何借助课后题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析其理”是为了“践于实”。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借助语文课后题落实段元语文要素呢?根据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单元语文要素,笔者总结了如下三条教学建议。

1.更新练习观念,重视课后习题

“练习”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双基训练工具,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素质培养工具,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词汇。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繁重的语文双基练习在人们批判的眼光中逐渐淡出语文教育,“练习”也随着题海战术一起淡出课堂。要走出这一困境,就必须更新练习观念,重视已经焕然一新的课后题练习。而要实现该目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精准定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习题训练与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不要因噎废食,为了不陷入机械学习的困境而蔑视语文练习,要看到课后习题训练与学生综合素养养成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将语文练习融入到课内外学习之中。

(2)正视价值。只有正视语文课后题在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兴趣与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方面的价值与作用,充分利用课后习题资源,才能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不辜负编者的良苦用心。

2.深入解读教材,落实要素练习

作为语文教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后练习题和教材的其他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课后习题的设计和教材的编订历练完全一致。因此,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课后习题落实单元要素,就必须要深入解读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透析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基本教学理念,从而明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条理地使用课后习题资源。

例如,《观潮》一文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文本,该单元主要包括《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文本,从该单元标题页中的诗句、问题以及本单元的文本构成情况,可以看出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美”,主要训练要素大致可以分为阅读训练、表达训练和口语交际训练三个部分。

在《观潮》一文的课后习题设计中,编者共设计了三道题。这三道题从横向上来看分别锻炼的是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从纵向上来看则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组织该课后教学过程中,笔者抓住该课后习题训练特点依次组织了课堂朗读活动、精彩画面转写活动和诗歌语句与文本内容关联性探究讨论活动等,将单元要素落实到了实际练习之中,助力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3.树立开放理念,及时反馈总结

教学评价是判断教学目标落实程度的有效方法。科学组织教学评价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能帮助教师搜集一手教学反思材料,改善教学设计。而在统编版教材中,课后习题训练也是遵循“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故要想科学地评价该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秉承“开放多元”的教学评价观念。下面还以《观潮》一课的课后习题应用为例对该问题进行具体的探究。

在该习题讲解过程中,我们严格坚守“语文习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发挥,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进行文本探究,最终形成个性化的自主认知成果。

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笔者没有让学生研读名家阅读录音,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选择适宜的语气,寻找合适的停顿方法,通过不断的阅读对比,获得了最佳的阅读方式,真正读出了大潮景观之壮美。

综上所述,要想借助课后题落实语文单元要素,就必须转变对练习的看法,重视练习系统的教学价值、精准定位、深度解读、开放式评价,使课后题习题训练过程成为语文单元要素的训练过程,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发展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325803)

猜你喜欢

单元整合
基于网络前测,探究单元整合教学
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如何有效开展英语单元整合教学
研读教材 合理整合
促“合”融“通”,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新视角
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单元整合教学,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小学语文中高段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策略研究
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