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探究

2020-03-31刘太俊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生活化教学

刘太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初中教学也在不断地完善,对于学生的培养也从单纯注重知识教学变成了知识和个人品德并重。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德与法治教学逐渐受到了重视,并成为初中阶段的教学重点。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要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另一方面要积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本文通过对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方式的探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给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一些启发。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13

道德與法治的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任务,它关系着学生个人思想和观念的正确发展,是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相比于以前其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同时又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的思维模式,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帮助。道德与法治正是基于这种因素所设立的学科,其旨在完成对学生积极道德观念的塑造,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正直的、善良的、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新时代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成果所关系到的不再是一时的好坏,而是众多学生终身的发展。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并没有得到重视,教学系统不完善,无法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达不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因此,科学合理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一直都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方式利用了学生所处环境与人生经历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强调让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到实处,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并进一步促进这些知识切实地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作用。

一、结合教学事例,用事实证明

想要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首先要在教授一些基本的观念和道理时,将其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更加容易理解这些道理的同时对其产生实感。道德观念和理论有着一定的抽象性,这对于人生经历不足的初中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而如果将这些理论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对应的事例,那么情况就会大大不同。一方面,通过对生活中事例的了解,学生可以通过类比更好地理解这一观念;另一方面,这样的教学可以直接地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观念对自身生活的切实作用,使学生更加信服。

比如,在“深深浅浅话友谊”这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具体地理解课本上所讲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和朋友是如何认识的,又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通过回忆,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而对于友谊的重要性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都碰到了哪些问题,并让全班学生一起想一想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教师再利用课本上所讲的知识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让学生想一想有没有道理,这样一来,这一堂课一定会让学生记忆深刻,对于课本上的知识就会更加认可。

二、开展实践活动,促进观念塑造

想要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要学会利用一些群体性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教学效果的体现要落到学生的实际表现上。而即使在课堂上经过了系统的学习,学生也很难顺畅地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应用,也很难保证自身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知识应用进行过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尝试性的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加快良好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

比如,在“让家更美好”这一节的教学中,在已经教学了关于家人和亲情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个“我为我家做贡献”的活动,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通过打扫卫生、整理家居等方式帮助家人让家里变得更美好,并说一说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收获。在经过了这一活动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给家里做贡献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无论是日常的卫生保持,还是在父母回家之后的一句宽慰都十分重要,一个简单的小举动就能够让自己的家变得更加温馨。有了这样的经历,课堂上所学到的道德观念逐渐得到落实,学生的思想就可以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了。

三、观察身边生活,学习好人好事

想要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地从身边的生活中去学习、去发现生活中的那些值得学习的人和事。课本上可以教给学生的终究只是理论知识,不可能告诉学生这些知识具体到每一件事情上应该如何应用,此时学生需要的就是以生活为师,善于发现生活中所蕴藏的那些好人好事,并积极地向他们学习,将其与课本中所讲的知识结合起来,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

比如,在“情绪的管理”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人是如何管理情绪的。有的学生发现自己的父亲整天都是乐呵呵的,几乎看不到生气的时候,经过询问才知道懂得体谅别人才是不生气的秘诀;有的学生则是通过一些一时激动犯下大错的新闻明白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对自己提出了“凡事多思考,不要情绪用事”的告诫。如此一来,生活就成为学生最为合适的教师,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学习到管理情绪的办法,进而形成“与人为善”的观念。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首先要在教学中注意结合生活实例,其次要积极开展一些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道德观念的体会,最后还要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知识,不断优化和促进自身道德观念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晓倩.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154.

[2]廖丽敏.浅谈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9(8):27-28.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第二十六中学266321)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生活化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