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意义
2020-03-31王媛
王媛
【摘 要】 文章论述了鲁迅“幼者本位”的儿童教育观,从教育主体、教育环境、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阐述了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分析了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对当下儿童教育的意义及价值:重视家庭教育,改变教学方式,提升儿童读物质量。
【关键词】 鲁迅;儿童教育;当代意义
鲁迅,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互联网主要的浏览器上搜索鲁迅,基本皆是如此。其实鲁迅不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头衔常常被忽略,即鲁迅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郭沫若称赞鲁迅是“一位以身作则的伟大的教育家”,柳亚子也说“近世纪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而且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从事和教育有关的事业:先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作过教员,后来在教育部工作,也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以及其他大学担任过老师。所以鲁迅一直都在与教育打交道,其一生都在積累和教育有关的经验。虽然鲁迅并没有专门的论著谈教育,但在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等文体中都或多或少的涉及教育,也形成了他个人对于教育的观念,而在这些关于教育的文章中,鲁迅谈到了儿童教育方面,在儿童教育的论述中,鲁迅的见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十分独到,即使到了现在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仍然对当下的儿童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在《鲁迅全集》中,涉及到关于教育的文章有八十篇左右,而关于儿童教育的也有不少,从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开始,到《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再到《我先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都在列举或阐述教育相关的事例和观念。“从少年时的感性经验,到成年后的躬身实践,从理论上的翻译倡导,到创作中的深刻表现,无不包含着鲁迅对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切关注”。而且其关注儿童教育涵盖多方面的问题,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社会教育,鲁迅指出了儿童教育中教育主体的重要作用。更强调教育环境的现实作用,鲁迅深知封建社会的“吃人”体制,故不断抨击封建社会的旧制度、旧礼教,要从社会的大环境做出改变。同时他还谈到教育手段和教育材料、教育载体等具体的细节问题,其所谈到的这些问题在当下来说也都适用,可见鲁迅当时的教育观念极具远见性,所以对当下的儿童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及意义。
一、“幼者本位”的儿童教育观
鲁迅所倡导的“幼者本位”儿童教育观,是其从生物进化的观点出发,他认为后起的生命是前面生命的延续,“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而且后起生命应该更加独立,他不是前者生命的附属品。“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后者”。具体说来,“幼者本位”第一便是理解,孩子不是成人的缩小版本,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他们在不断地认识周围,学着和人相处,学着认识世界,大人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给其足够的成长空间,不然会有碍于孩子的发展。第二便是指导,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从无到有,离不开长辈的指导,长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指导其有更健全的人格,更健康的体格,更高尚的品格。第三便是解放孩子,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生命由父母给予,但是精神不应该由父母束缚,要在理解、指导的基础之上解放孩子,使其成为有自己独立想法且以后能独立的完整的人。鲁迅的“幼者本位”观念和当下的儿童教育关中儿童本位教育思想观念一致。对当下的儿童教育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
在“幼者本位”的儿童教育观的指导下,鲁迅有着自己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育主体
教育主要分为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儿童教育中第一个教育主体主要是父母,所以对于儿童来说,重要的教育首先是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生在开始阶段的主要教育来源,随着儿童的慢慢成长,家庭教育也在不断起着作用,它会伴随每个人的大半生。家庭教育和集体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教育这一大系统,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只有家庭教育到位了,后面的教育才能顺利进行,教育效果也才能更好。鲁迅说过“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而肩负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就是父母,“父母对于子女,应该是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所以父母不仅有着生育的责任,也有着养育的义务,教育的要求。父母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福禄贝尔曾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可见父母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鲁迅及之前时期,“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对于这种状况,鲁迅十分气愤的指出,“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所以,鲁迅大肆批判之前的家庭教育不合格,批判封建社会的无理纲常,提倡家庭教育的重要,提倡要做觉醒的父母:“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并且做到“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2、教育环境
1918年鲁迅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最后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救救孩子”!鲁迅通过这一世纪呐喊,向全中国的人民痛斥了封建社会的吃人礼教和制度,也在批判这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专制。所以,在当时的鲁迅看来,想要教育好后辈,不仅仅有父母有责任和义务,还需要一个更为健康、阳光的成长环境,也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精神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所以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氛围和无理纲常对教育来说,无疑是在潜移默化中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利益。“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环境对教育的重要影响。我们常谈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能说明环境的重要性。而对受教育者来说,教育环境也不仅仅指的是社会环境,其中还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但是在封建社会的体制之下,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只有大环境健康正确了,其他的环境才能随之变好。鲁迅做了一场演讲《未有天才之前》,他提出要培养一个天才要有合适的、相应的成长环境,因为“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可见,对于儿童教育,不是儿童自身随意的成长为成人,而是要有一定有利的辅助环境,这个环境才是关乎儿童是否能健康成长,努力成才的关键。所以,鲁迅认为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正如他说所: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是在比较花木还重要。
3、教育观念
在幼者本位的观念下,鲁迅也重视儿童教育的观念和方法。鲁迅强调“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力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甚至发出了“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恩”这样的话语,可能到现在看来部分人都不认同。在之前或者当时“父为子纲”的支配下,孩子是由父母绝对支配的,孩子没有自由的权利。所以鲁迅提出来“爱”的观念,这种爱是生物学中天生的有血缘关系的爱,是长辈对晚辈无私的、无条件的付出所建立的健康的爱。所以鲁迅提倡和强调的教育观念是由爱支配,不仅要生孩子,还要爱孩子。“生了孩子,还要想着教育孩子,这样的生下来的孩子才是一个完全的人”。鲁迅在文中曾经提到过《二十四孝图》一书的几个故事,其所宣扬的孝道,是把爱扭曲了、违反人类天性的行为。是用一种扭曲的心理对待后辈,是对后代的残害和扼杀,没有任何爱而言。故而鲁迅大力倡导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鲁迅也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践行愛的儿童教育观,在海婴出生后,鲁迅尽心尽力陪伴培养,给海婴以全力父爱,甚至让当时人误以为鲁迅恋子。可见鲁迅从理论到实践都是爱的教育倡导者。
4、教育方法
鲁迅也提到,中国教育孩子的方法,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现在看这段话,是鲁迅在近百年前提出的,但是到现在看来,也适用。我们现在的好多孩子也是如此,或者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新添了新的毛病,鲁迅的话不仅针对当时,亦是在提醒现在我们的父母如何去教育孩子。不能培养出“无能的霸王和听话的奴才”。所以儿童教育要注重方法,从理解到指导再到解放,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给予适当的正确的指导,并且注重发现儿童自身的特点,使其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并且要顺其自然,不可强制,使儿童身心都健康成长。
三、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对当下儿童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1、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儿童主要的指导者,也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语言、行为、素质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中这些方面的发展状况。鲁迅倡导的中国的孩子,不仅生了,而且要负责教育。而今天,不太会出现当时的只管数量、不管质量的情形。但又出现另一种极端的情形:全家围着一个孩子转,从而无休止的溺爱孩子,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满足孩子的不当需要,使孩子在蜜罐中成长从而娇惯出新的毛病。这是时代改变之后出现的新问题,但也暴露了家长的另一种偏执。用了百年时间,问题还在,只是变了名目。可见,我们在儿童教育方面的迟钝和极端。所以,在当下以及以后的儿童教育方面,应该强化父母这第一任教师的职责,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个人唯一能获得终身教育的途径,且教育内容涉及面广泛,从日常起居、到外出社交、到知识学习再到人情世故等等,其影响人的一生,是个人品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指导人生走向的重要来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满意的效果。”可见后期集体教育的成败,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家庭教育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其成败甚至会影响人一生的成败。家庭教育的成功,不但能够使人自立于世界,而且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家庭教育,为建设一个文明的社会奠定基础。
2、改变教学方式
鲁迅曾经说过:“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子。”现在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活动中,都会运用各种现代化多媒体传播设备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效果达到最优。正如鲁迅当年所说,现在已经“成这样子”了,当下我国运用网络、电视、广播通过电脑、屏幕、收音机和投影等等设备让学生更加直接、真实、生动、清晰地看到老师口头表述中所达不到的效果。儿童教育也同样,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手机、网络直播、远程交流让儿童在学龄前和学龄中都能随时享受到这种现代化科技带来的便利中。可见,鲁迅的“预言”已成真,经过不断的探索,课堂教学已从粉笔的天下走向电子的世界,儿童将在这种环境、这种世界中学到更多、更有趣的知识。
3、提升儿童读物质量
提高儿童读物质量,是鲁迅一直提倡的,因为鲁迅从小就经历了艰涩的学习过程。后来多次做文批判我国儿童教科书内容杂乱、语言生涩、思想迂腐、图画粗鄙等等,呼吁要为儿童提供优秀的儿童读物,并且自己身体力行,先后翻译了多篇国外儿童文学作品,为缺失的、不健全的儿童文学作品增添一笔亮色。提倡“有益”、“有味”的教材来教育儿童。而当下,能为儿童提供这些有益有味的读物太多,从0岁开始,便有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绘本,不仅有中国自己的,而且翻译了很多国外绘本,其主题鲜明、色彩鲜亮、内容鲜活、思想先进。除此之外,儿童的教材也是在不断修订,把不适的文章、内容剔除掉,加入更新鲜的适合现代儿童阅读、学习的读物。经过这一百年的努力,我国不论是在原创还是在翻译方面都在不断发力,力图给儿童最优秀的精神食粮,以此不断提升儿童的阅读质量和文学、文化素养。
总之,鲁迅在自己的时代有着独特的儿童教育思想,现在看其超越了时代,有着当时多数人所不能理解的见解,在后来慢慢被大家理解接受运用推广,直到现在仍旧在我国的儿童教育方面起着指导作用。“鲁迅确立的‘立人为旨归的启蒙主义儿童观不仅具有丰富的现代性内涵,而且还具有矛盾的现代特征,可谓一个复杂、多以的意义世界。无论后来者认同与否,都无法绕过鲁迅的儿童观......在当下复杂的文化环境下、鲁迅的儿童观不再仅仅成为学术的研究对象,以经验展位中国儿童文学界的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
[2] 徐妍.鲁迅论儿童文学[M].海豚出版社,2013.
[3] 王富仁.研究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姜彩燕 鲁迅与儿童教育序[J].鲁迅研究月刊,2010.4.
[4] 黄红春.论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南昌大学学报,2005.05.
【作者简介】
王 媛(1987—)女,陕西大荔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文学、教育.
本文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研究》(2015YBKJ014)结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