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陌生化”作为艺术语言在设计中的实现

2020-03-31田丹宁

艺海 2020年2期
关键词:艺术语言陌生化理论

田丹宁

〔摘 要〕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首次提出“陌生化”理论,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打破常规的定式,利用“陌生化”的艺术语言处理范范之物,使人们跳脱于惯例性的思维方式,得到新鲜的开放性会意,实现创作的突破,挖掘对世间百态的重新认知和再化理解,成为普通生活中新奇感的主张者。

〔关键词〕“陌生化”理论;艺术语言;艺术思维

一、艺术语言与“陌生化”理论的关系

1.关于“陌生化”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在文学艺术领域提出如奠基石般的重要论断——“陌生化”理论,此理论也是对于形式主义的基本概念的二次论述。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文学语言相较于日常语言更具有艺术魅力的原因是其具有一种时延性的“陌生化”效果,这种“陌生化”效果把日常用语转变为文学语言,使其更加合理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文学性更强,更具有艺术气息。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首次提出“陌生化”理论,他将“陌生化”理论描述为“正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到事物的存在,为了使石头成其为石頭,才存在所谓的艺术。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一种可观可见之物,而不是可认可知之物。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因为在艺术中,感受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应使之延长。艺术是对事物制作进行体验的一种方式,而已制成之物在艺术之中并不重要。”①

“陌生化”理论的提出倾覆了当时对文学艺术的传统认知,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摆脱常态化的创作方式和创作理念,以艺术的眼光挖掘更深层次的审美感受,激发大众对于日常的审美感知,许多后现代的艺术风格:超现实主义、观念艺术、玩世主义等艺术内涵都与“陌生化”理论相辅相成。

2.关于艺术语言

语言作为人类沟通交流的独特符号,见证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世界存在各色各样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拥有特殊的语言符号。然而在艺术领域也不缺乏独有的语言符号——艺术语言,琳琅满目的艺术品都是艺术语言的外化表达。艺术语言是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物华天宝,具有设计感、惊奇感的艺术作品实际意味着艺术语言的超前表达。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通过怪诞的手法艺术化地表现着、传递着天马行空的艺术内容,此行为被称为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色彩,反映在艺术品中就是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并且,在这种风格的影响下创作一系列的艺术作品,将这种艺术风格的影响力扩大。波普艺术的发起者安迪·沃霍尔,他将丝网印刷作为自己的艺术技巧,将排列、重复等作为作品中的艺术语言来展现自己的艺术创作,将流行文化元素重复、排列、复制、印刷,创作出属于安迪·沃霍尔风格的艺术作品,引领连接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的波普艺术风格。

二、“陌生化”艺术语言由艺术思维所决定

“陌生化”理论在文学创作中是显而易见的,原因在于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描述事物已避开类似日常用语的口语化描述,描述一个事物时,要通过对事物的比拟、幻化、象征,将事物的形态感安放于文字之中,读者需细细品味出其中的韵味,体会艺术领悟的奥妙之处。而将“陌生化”理论放在设计领域中也是如此,创作者将艺术内涵深深隐藏于艺术品中,产生一场能动的艺术创造活动,创造出既存在于现实世界又存在于设计范畴的艺术作品。美国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有自己的一番理解: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因为它能“激发人们的美感”。苏珊·朗格把艺术比喻成如人一般的生命,这就意味着艺术有本旨性的思维构式,正是这种艺术思维激发出艺术家们的创造才气,所有的艺术行为都受之于艺术思维的旨向性导论。

“陌生化”就是要把生活思维提炼成为艺术思维,将理性思维转变为感性思维。在生活中见多识广并不一定能够提炼为艺术思维,生活寡见少闻也不一定永远达不到艺术的高度,只有对一件事情或事物的认识、理解程度达到峰值,全面了解透析其制作过程和制作工艺、实用意义等知识,才能够为艺术思维的构成打下基础,以感性的角度来观察生活,用“陌生化”寻找生活中的艺术思维。

三、“陌生化”艺术语言的表达形态

“陌生化”的艺术语言不止于创作艺术作品,其与“创新”的艺术语言大相径庭,前者是对某种事物深入了解后,在对其认知基础上进行艺术认知,探索其在艺术领域的新生命;而“创新”的艺术语言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无关乎某种事物的基本形态和实用功能,也可以说是完全脱离自身进行再创作。如何在艺术创作中充分运用“陌生化”达到艺术的最大化?首先要对常规事物进行观察,也就是看。看什么?怎么看?是第一步的关键所在。要在生活中留意被生活化、常规化的事物,即被大众忽略的事物。

提到容易忽略的事物立马会浮现出“垃圾”二字,艺术作为一个高雅的观赏方式一直根植于人们的思想之中,垃圾不是因为被常态化而不愿意提起,而是人们不接受肮脏、污秽的东西成为艺术品,要改变这种固态化的思想就要在创作中进行“陌生化”再创造。比如,利用陶瓷制作出使用过的易拉罐的形状,使用后的易拉罐通常会被捏扁,瓶体上通常会出现一道凹陷的折痕,并且因为易拉罐是铝制品,折痕的两端会出现尖锐的角度。深入分析、理解物体的实体特征,利用白泥捏制出相同的形状,制造出金属的尖锐感和易拉罐杯壁薄、软的触感,这是在材质上将使用过的易拉罐进行“陌生化”处理。

在外观上,如果制造出相同的包装不仅不会提升易拉罐的品格,还会丧失整体的艺术价值。要对外观进行“陌生化”处理,易拉罐的外观是一些商业化的表达,目的是提高购买率。“陌生化”的易拉罐采用与之相反的概念,在艺术思维的统筹下不用在乎商业性功能,使艺术成其为艺术,使作品成为具有可观可感、可认可知的实化表达,达到拨动常规的概念性认识的理想高度。对于外观的“陌生化”处理选用陶瓷领域著名的青花艺术,青花瓷作为釉下彩的工艺在中国瓷器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当代青花瓷多冠以装饰物,青花的常规概念是附着于陶瓷之上,具有古色古香的艺术气息,是一种提升艺术审美的存在。当青花的艺术用到白泥捏制的易拉罐的坯体上时,也是对青花的“陌生化”处理。用青花在艺术中的重量感带动易拉罐的形状要素,常被忽略的易拉罐元素能够成为艺术思维中的一部分,带给艺术更多的创造价值。

看也可分为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方法,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造就了生活经历、教育、学识、思想等各方面的不同,也造就了千人万理解的现象。菲利普·斯塔克以不同的视角从外星人的造型出发设计出柠檬榨汁机,实物呈三腿伫立的状态,中间有仿佛外星人面孔的榨汁区域,顶部有螺旋槽,切开柠檬,手持半个柠檬压在顶上拧,柠檬汁就顺着顶部螺旋槽流到下面的容器中,偏离常规的造型极富有设计感,将榨汁机艺术化表达的同时又不失实用性。

结 语

“陌生化”作为艺术语言对传统的艺术设计手法进行了极大的创新,让人们的审美情感恢复到天然状态,不再被常态化固有观念所限制,跳脱于生活之上进行艺术创造,偏离生活地发现创造元素和创新视点,以“陌生化”建立起区别于日常生活的艺术世界。

(责任编辑:尹雨)

注 释:

①维·什克洛夫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A].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C].方珊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

参考文献:

[1]冯毓云.艺术即陌生化——论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审美价值[J].北方论丛,2004(01):21-26.

[2]维·什克洛夫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A].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C].方珊等译, 三联书店,1989年

[3]邹元江.偏离规范与陌生化——兼论席勒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73-80.

[4]沈冠东.设计艺术中的陌生化思维[J].艺术探索,2012,26(02):104-105.

[5]王平平. 艺术的“陌生化”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7.

猜你喜欢

艺术语言陌生化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尊重生活感受 丰富表现内涵
初探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形成
民族地域性版画的可行性发展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