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政要们的服饰政治学

2020-03-31枫月

世界博览 2020年2期
关键词:胸针领导人服饰

枫月

各国女性政要人物衣着比较:特雷莎·梅、安格拉·多罗特娅·默克尔、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昂山素季。

在国际舞台上,政治人物的一举一动往往都会受到世人瞩目,尤其是那些明星级别的或特征鲜明的政治人物。以至于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往往都会有一个团队,专门负责其个人形象打造,而服饰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体现。 除过去所说的情商和智商外,“衣商”也成为了政治人物不可或缺的要素。活跃的政治人物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服饰,纷纷选择能够彰显个人特征的衣着,并借此来塑造或延伸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从而形成了政治家的“服饰政治学”。

服装也是一种信息传达的媒介,而对服饰的选择和驾驭往往也可以折射出政治人物的内心世界。英国前首相特雷莎·梅毫不掩饰自己是流行时尚的爱好者,在众多场合都会选择各种时尚亮眼的搭配,更是“豹纹”的爱好者。而据心理学研究,豹纹图案的衣着是一种狂野、强势和叛逆的内心投射。而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米歇尔夫妇则偏好休闲和平民风格的服饰,与其亲民的特点也颇为相称。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时常不太恰当的穿着——似乎总是大一号的西装,在公开场合不扣西装扣,领带过长颜色过于鲜艳等,加上他在国际场合中与国际礼仪不符的举止,使之常常成为媒体揶揄的对象。

身着军装的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馬德琳·奥尔布赖特所佩戴的这些胸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胸针外交”的窗口。

同时,女性政治人物在国际舞台上也不断涌现,她们的衣着服饰本身就容易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她们也需要以这种方式来传递出其或低调、或自律、或可靠、或强势、或严谨的风格和品质,从而淡化以往社会女性柔弱的形象。这恐怕还是由于传统上政治和外交依然被定义为男人的世界,是长期以来社会给女性角色和定位所带来的结果。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她们的日常着装都体现出了这种风格。希拉里还曾用“在白宫,我们知道谁穿裤子”这句话来论述她眼中的服饰政治学,意即谁是权力的掌握者,谁就有选择的权利。

服饰的“颜色政治学”

根据色彩心理学的理论,服装的不同颜色往往会给受众不同的心理暗示。白色代表素雅理智,紫色代表高贵典雅,蓝色代表稳重宁静,黑色代表庄重冷酷,黄色代表明亮活泼,红色代表热情自信,绿色代表镇定平和等。不同的颜色选择,往往是政要们对当时当事的一种心理投射或政治期许。

对男性政治家来说,在绝大多数国际场合中,西装几乎都是必选项。而在西装的颜色里,黑色代表稳重庄正,藏蓝色代表沉稳冷静,是最为稳妥的颜色,因此大多数男性政治人物也会选择这两种颜色。不过在近年来的国际舞台上,选择宝蓝色这种更加活泼清新颜色的政治人物也开始增多,典型的如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2018年的七国集团首脑会议上就特别选择了宝蓝色西装,使得原本英俊的他,在一众西方政治人物中显得十分耀眼。韩国总统文在寅也多次在公共场合选择宝蓝色西装,年轻活泼的形象曾为其在争取中青年群体的支持中,发挥了不小作用。

在男式正装中也有灰色,但它一般被认为是属于比较中性的颜色,代表着低调和内敛。但在现实中,西方政治人物绝少在正式场合中穿着灰色西装。原因在于过去的传统认为,男性在正式场合应该穿着深色正装,而灰色往往是一些东欧人或缺乏品味人士的选择。因此可以看到,西方政治人物中,除奥巴马等少数人在正式场合穿过灰色西装外,大多数人确实很少选择这种颜色。在1960年美国首次举行的总统大选电视辩论中,之前呼声很高的尼克松被年轻而富有魅力的肯尼迪挫败。事后人们认为,除了两人在辩论中的临场表现外,尼克松当时身着的那件与背景颜色相似的灰色西装,给观众带来一种着装不得体的感觉,成为其减分项。

与男性相比,女性政治人物在服装颜色的选择上就相对自由很多。但总的来说,她们依然偏好蓝色、红色、白色等传统色调。蓝色被认为代表着一种平和的力量,因此不少女性政治人物都偏好蓝色,甚至在2019年4月布鲁塞尔召开欧盟会议的时候,还出现了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时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同穿蓝色外套“撞衫”的尴尬情况。

而美国的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时,曾在2010年中期选举后的一次庆祝民主党继续获得参议院掌控权的活动上,选择了一件亮黄色的外套上台,这被媒体解读为她向外界释放信号,表明她今后有意继续竞逐美国总统的宝座。但当2015年4月她正式决定参选美国总统后,在公开场合的服装颜色选择上,又重新回到了蓝、白、红的基础色调。她曾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贴出一张自家的衣橱,里面最多的依然是蓝、白、红这三种颜色的服装。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服装颜色的选择上也十分用心。据她团队中的助手回忆,在去国外出访前,撒切尔夫人一般都会主动提出,希望选择一种跟东道主搭配的颜色。如当她要去东欧的波兰访问时,会选择穿绿色的衣服,因为在波兰的文化中绿色代表着希望和喜悦。而当她要去以色列访问时,她会选择跟以色列国旗色相对应的浅蓝色衣服,以显示对以色列的支持。

黑色这种稳重的颜色,在一些政治人物那里,往往能够发挥出额外的效果。美国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赖斯对黑色服装有明显偏好,原本强硬的外交姿态在黑色大衣和黑色高筒靴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冷酷,也更加彰显当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保守性和强硬性特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经常以黑色套装和“头盔式”的发型出现在公开场合,更增添了其“铁娘子”的冷酷气场。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的领导人玛丽娜·勒庞在总统竞选期间也喜欢以黑色套装为主,搭配斑点和荷叶边设计的衬衫,意在给选民营造一种坚定而可靠的形象。

特色服装里的服饰政治学

国际政要除西装或套装这种通用服装外,还会有一些特色服饰出现。典型的如每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多次出现的东道主的特色民族服装,以及某些成员领导人的特色服装。

1993年,首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的布雷克岛举行。而这种相对更加自由的“非正式”会议模式,有助于在严肃的政治场合营造出一种相对轻松自在的氛围,成为国际政治活动中的新形式。当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打破惯例,直接身穿牛仔裤亮相,一时引起瞩目。此后,每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除了哪些领导人会参会,会议将讨论哪些议题外,东道主将为各成员领导人提供什么样的特色服装,也颇受关注。

东道主为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成员领导人提供的民族服饰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尤其是当东道主为南美或东南亚地区的成员时,它们往往会拿出具有强烈民族特征的当地服饰,这样既可以在这种国际聚焦的时刻吸引全球目光,进行对外形象宣传,同时也体现出东道主独具特色和深厚历史的民族文化传统。当然,也有一些成员由于缺乏一致认同性的民族服饰,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成员,其民族服饰特征相对不那么突出,因此在会议上也会有其他选择。加拿大采用简单实用而又略显粗犷的牛皮夹克,澳大利亚采用独具特色的“德瑞莎·波恩”过膝防水外套,新西兰则采用帆船夹克。

但APEC会议上的“时装秀”也有过例外,2010年在日本横滨会议期间,东道主日本并未如外界预期的那样,向参会的成员领导人提供日本的传统和服。2011年美国夏威夷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2012年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会议,亦是如此。对此,有人将原因解释为这些东道主或是顾虑提供某些民族服饰会引发人们对一些历史伤痕的记忆,或缺乏广泛认同的民族服饰,等等。

某些国家的领导人也通过别具自身特色的服装,作为其特殊的对外政治符号。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缅甸的昂山素季和阿富汗的卡尔扎伊。在公开场合和国际舞台上,被称为“缅甸蝴蝶”的昂山素季以其风格鲜明的民族服装和打扮,形塑了颇具特色的个人形象。昂山素季在公开场合中基本上都穿着缅甸传统的名为“罗衣”的民族服装,或颜色明艳,或素色淡雅,意在向经历过重大历史变迁和社会转折的缅甸社会中传递出一种开放、亲善、柔和、宁静而又不失庄严的政治形象,并增强缅甸社会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同样,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经常穿着具有当地特色的阿斯特拉罕羔羊皮帽和蓝绿紫三色相间的阿富汗长袍,并特别将阿富汗不同部族的标志都编织在其长袍披风上,目的在于赢得各部族的认可与支持,同时凝聚长期分裂战乱的阿富汗人的民族团结。

而另一种看似普通实则很特殊的服饰便是军装。众所周知,军装是军队的制式服装,一般为军事人员在工作中穿着。不过,在现实中,却也有少数国际政要在公开场合或国际活动中偏好选择军装。如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伊拉克前领导人萨达姆、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等。喜爱穿军装露面的领导人,毫无例外一般都与军队有深厚的渊源,很多人之前便是军队的将领。对他们而言,军装既是权力的象征和身份地位的显示,也是对外释放某种强力政治信号的工具。泰国前总理英拉虽然并非军人出身,但也喜欢在多个场合穿军装出场,立刻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不过吊诡的是,英拉和她的哥哥他信一样,都是在军事政变的情况下失去执政权,从此流亡海外。

配饰中的政治密码

和服装的款式、颜色这些整体上带来的印象相比,服饰中的配饰往往也蕴含着一些政治密码。这其中男性配饰为领带,女性则为胸针、珠宝等。在有些时候,这些配饰中所传递出的政治隐喻,甚至可能达到超预期的效果。

很多男性政治人物参加某项大型公开活动前,都会认真挑选领带的颜色和款式。对他们来说,蓝色或其他深色系领带是选择最多也是最安全的颜色。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就对蓝色、紫色、绿色领带具有强烈偏好,尤其是他招牌式的绿色领带,据说是为了彰显其环保意识。红色也是不少国际政要喜欢的颜色,尤其是如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只要在众人关注的場合中,特朗普几乎都系着大红色且偏长的领带,以至于被细心的媒体发现,红色领带太长而不得不用胶带绑着。美国时尚界的人士还曾揶揄说,特朗普对消防车一样的红色似乎情有独钟,而那确实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曼哈顿土豪们的审美风格。

而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胸针,则是国际政治中最著名的配饰。在卸任后,奥尔布赖特曾经专门出版过一本名为《读我的胸针》的书,还曾专门举办过胸针展览。奥尔布赖特在书中叙述了多个她在外交场合,通过胸针来表露政治意涵的故事。她共拥有200多枚胸针,其中的大部分往往并不是昂贵的珠宝制品,很多都很便宜,有些甚至来自于旧货店,但它们往往都能在外交场合发挥特殊的作用。

她用佩戴太阳、鸽子、蝴蝶、热气球、瓢虫等胸针来表达对盟友的友好与平和;用雄鹰、火箭、山羊、蛇、黄蜂、螃蟹、斑马等来表达美国的强权和她强硬的谈判立场;用苍蝇、蜘蛛等,来表达对交往对象的厌恶。这些被她称为在国际场合中表达政治立场、谈判意图和情绪的秘密武器,以至于在她任期内涉及重要谈判或外事活动时,对方都要先通过她佩戴的胸针来预判她当时的态度和意图。

帽子也是一些政要热衷的搭配。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据称伊丽莎白女王可能有数千顶各种颜色和款式不一的帽子。她在公共场合出现时所佩戴的帽子,总体来说会选择相对素雅的色调,以免过于引人注目;而当她参加英国皇室的一些活动时,她往往会选择服装和帽子颜色相对明艳的色彩,来反映她彼时内心的放松心态。

而政治人物佩戴的眼镜,除了实用性功能外,有时候也会起到一些政治性功能。2014年2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参加朝鲜劳动党的一次大会上,非常罕见地佩戴眼镜发言,后来他又多次以佩戴眼镜的形象出席会议或在朝鲜视察,这被观察者解读为有意展示其谨慎和勤政的对外形象。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也曾在卸任后,以佩戴黑框眼镜的素颜出镜,曾被媒体解读为塑造新的形象,但后来据称,实乃希拉里的头部神经受伤所致,而被媒体过度解读。

除此之外,国际政要的手表、手包、皮鞋等这些配饰也往往被赋予了政治密码。俄罗斯总统普京是腕表的爱好者,拥有多块名表,并且都戴在右手上,而非大多数人日常佩戴的左手,以显示其稳健而又干练的“硬汉”形象。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喜欢用韩国本土品牌的皮包进行“亲民秀”。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召开内阁会议时,其充满棱角的手包,据称会给内阁成员带来不少心理暗示性的压力。

猜你喜欢

胸针领导人服饰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谈谈瑞典的幼儿教育(上)由一枚『责任胸针』
如何成为优秀领导人
领导人的访美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