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及对策
2020-03-31李建
李 建
(1.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2.西安文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遭遇了以雾霾频发为代表的多种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海洋污染、水污染等多种污染的“共同发力”已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因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大量能源资源的消耗,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当下的供给侧改革现实背景,积极探寻绿色金融发展①绿色金融概念于1991 年首次提出,也被称为环境金融(Environmental Finance)、可持续融资(Sustainable Finance)。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影响机制和路径。该研究有如下现实意义:一方面,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国家新发展理念的需要。另一方面,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绿色金融使金融活动中增加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崭新的理念,金融手段可以提高国家对绿色产业以及相关项目的支持,进而限制“两高一剩”项目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绿色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及推进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完善的机制,适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对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提供相应的借鉴。
二、文献综述
自20 世纪70 年代起,国外有关绿色金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便已开始。20 世纪70 年代,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资源能耗消耗俱增、气候变化日趋频繁,人类开始意识到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国际性环保组织、金融机构相继成立,专门为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项目提供融资。随着90 年代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以及21 世纪初绿色消费的兴起,绿色金融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Salazar(1998)[1]、Cowan(1999)[2]、Chami 等(2002)[3]、Labatt 和White(2002)[4]、Jeucken(2006)[5]、Scholtens和Dam(2007)[6]等学者基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内涵实质、参与主体、融资渠道等视角对绿色金融概念提出了不同看法。国内学者对绿色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晚,其中既有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也有基于我国实际国情的具体分析,主要表现在:(1)关于绿色金融内涵及概念的研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2015)[7]将绿色金融归类为广义金融,既包含一级市场(发行市场),也包括二级市场(流转市场),认为绿色金融市场应当注重互动与关联。(2)关于绿色金融发展治理问题的研究。闫培雄(2016)[8]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绿色金融与非绿产业的协同问题、资金流动性与政策滞后性的矛盾问题以及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积极性问题。李贤等(2016)[9]认为我国绿色金融当前应当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债券、保险等不同市场,分析了其分别面临的体系缺乏、推动力不足以及运作不良的问题。(3)关于绿色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马骏(2015)[10]认为绿色金融要想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就是应该建设绿色金融体系。王遥等(2016)[11]认为绿色金融优化经济的宏观发展,提高经济的微观效率并与传统经济政策实现互补。卜永祥(2017)[12]提出,在中国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的过程中,绿色金融是至关重要的,并且针对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给出建议。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始终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社会经济领域的一项热门话题,其旨在为促进绿色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建言献策,研究也存在以下特点:第一,针对绿色金融内涵研究比较多,但结合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不是很多;第二,大量的文献主要侧重于研究如何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缺乏从市场角度分析绿色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因此,基于相关学者在相关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本文结合现状做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就中国而言,绿色金融实践刚刚起步,在概念提出、制度安排、政策设计、产品研发等领域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在理论研究方面,对于绿色金融理论体系的构建、绿色金融与GDP 关系的实证检验、中国发展路径选择等关键问题,也都亟待补足和深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的绿色金融如何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理论机制到底是什么?如何设计配套政策,推动绿色金融实现大发展,使其成为引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新引擎?本文以此为逻辑起点来展开分析与研究。遵循“分析现状—构建机制—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首先对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具体分析绿色金融发展推进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三、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2007 年7 月30 日,《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由中国银监会、国家环保总局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出台,该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绿色信贷”政策。2010 年5 月8 日,《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由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中国银监会联合颁布,强调了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必须积极响应这一号召,绿色信贷政策也因此得到完善和发展。现在,中国的绿色信贷正处在推广深化阶段,相关数据统计信息、政策体系和评价指标也在逐步更新与完善。用绿色信贷来表示绿色金融的发展程度这是学者常用的指标体系。根据2007—2017 年的十年发展来看①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根据相关数据整理。,在银行业的所有贷款余额中,绿色信贷余额所占的比重正逐步提升。从整体上来看,绿色信贷规模发展速度缺乏一定的稳定性(见图1)。绿色信贷对三大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由此,可以判断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随着中国绿色信贷的投放速度逐渐增加,绿色信贷在信贷总额中的比重会有明显提升,中国的第二、三产业的GDP占比也会随之增加。与此同时,从产业结构变化特征来看,经济占比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第一产业占比会逐渐减少,二、三产业则会上升,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会不断增大,因此,在中国发展绿色金融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这和现实状况也是基本一致的,绿色金融对很多绿色产业提供支持,包括节能环保及高新技术产业,例如环保行业、新能源以及工业节能改造等均为二、三产业,国家对这些行业给予更多的绿色金融支持,可以让这些行业得到更充足的资金。此外,绿色金融支持可以让绿色产业中无法实现盈利的、研发成本较高的行业得到发展需要的资金,从而使绿色产业稳定更健康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图1 我国绿色信贷占比和三大产业占GDP 比重变化
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贯彻深入,未来我国绿色金融需求巨大。当前我国绿色金融融资方困境主要在于融资需求巨大,大量缺乏资金的绿色企业无法找到足够的交易对手(即绿色投资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我国绿色金融投资方困境主要在于积极性不高,即非自愿交易较多。市场上的绿色投资者以金融机构为主,大多受迫于政策压力进行投资,自主性市场化交易行为较少。而政府作为绿色金融行业的监管主体,其困境主要表现为无法有效辨别绿色企业。当前绿色企业“漂绿”已成为了较为普遍的现象,而绿色金融监管部门尚未推出有效手段抑制漂绿,导致监管效率较低,形成了绿色金融监管之困。
四、绿色金融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理论机制
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背景下,如何使绿色金融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在实现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借助政府力量(有形之手)在金融机构监管、金融市场调控和金融工具使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辅之以市场力量(无形之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基于六种机制的协同发力,共同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即政策导向机制、资本转换机制、资本引导机制、风险分担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如图2 所示。
图2 绿色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机制
(一)政策导向机制
绿色金融在金融政策考量中增加了生态环境变量,具有公益性及行政性,体现政府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方面的强烈诉求以及对环保政策的配合与支持,推动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二)资本转换机制
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资本的转换与支持,创新产业、环保产业、高增加值产业对资本要素的投入要求较高,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契合了现实需求,而市场在提供资本的过程中受制于多种因素,往往会形成资金转换阻碍,从而影响经济的平稳发展。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绿色金融的发展可以提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新兴产业。换言之,金融体系有将储蓄和闲散资金集中转换为生产要素的基本功能,而绿色金融的大力发展能够提升资本转换为契合实体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所需的能力。金融系统的资本集聚和转换功能最终都将在产业发展实现,为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动力。
(三)资本引导机制
产业结构的优化受到资本流动的影响,从本质上讲金融资源的流动对产业布局有重要影响。绿色金融的主要支持方向是绿色、环保、健康等产业,整个绿色金融系统资源偏好绿色产业发展(龙云安和陈国庆,2018)[13]。在特定发展阶段,社会可利用的金融资源有限,金融资源的支持产业方向也是有限的。无论是在产业布局还是在效率提升上,绿色金融资源都具备正向推动作用。基于产业的长远发展,不仅要关注资本的逐利性,还要考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具有稳定收益并对经济发展负面影响较低的产业,从资本的视角可以给予引导,强化绿色金融对实体产业的支持。
(四)风险分散机制
金融资本支持产业发展不仅是收益导向的结果,还受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资本流向传统产业其风险较小,而流向新兴绿色产业则面临受益不确定性风险,风险的可分散性是资本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绿色金融大力发展背景下,从国家层面到省市层面都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该体系必然包含对风险分散的考量。绿色金融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资本流入新兴行业的风险可以被有效分散;金融机构还可通过项目筛选实现项目科学优化,高风险项目则不能进入市场。基于对整个产业链考量,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问题可以通过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得到分散与化解,风险的分散机制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信息共享机制
金融市场通过供需关系的此消彼长反映项目的价值,包括项目收益的测算、风险的预判、项目周期的调整等信息诸多投资行为的一种综合反映。社会公众和投融资市场可以更便捷地获取真实可信的环境数据信息,这对于宣传并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将带来很大帮助。金融部门、环保部门以及产业部门之间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搭建行为检测数据库、绿色项目数据库以及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数据库等三大数据查询平台等,将信息源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开放,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实现大众化参与,推进资金最终流向绿色程度更高的产业和项目。
(六)人才培养机制
绿色金融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到绿色产业。绿色金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要求做好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可通过大学开设有关绿色金融课程培养绿色金融复合人才,也可以通过与绿色产业及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加强人才实践锻炼。同时加强绿色项目第三方评估机构培育,引导服务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
五、对策建议
(一)对政府机构的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绿色金融机构体系。绿色金融的公共品特性决定了离不开适当的政策扶持。一方面,国家可以借鉴德国生态银行模式组建政策性绿色银行,以公共资金投入或机构投资者作为注册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成立绿色产业政府投资基金,对重点绿色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尝试绿色信贷担保制度,以财政资金撬动杠杆,扩大绿色信贷投放规模,以政策工具降低项目风险为保障,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第二,建立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制度。要建立公开透明的企业环境污染信息披露制度,如上交所等证券交易所应推出上市公司强制性环保信息披露制度。同时要加强各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有效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同时加强对绿色资金的使用监管,确保违约企业受到相应处罚,构建多层次监管体系。
第三,健全绿色金融法律体系。当前我国绿色金融法律体系仍不完善,多个具体领域尚缺乏操作性强的业务实施细则。环境保护税法(已于2016 年底出台)、土壤污染防治等法规仍需落地推行。同时需修订《商业银行法》,明确银行等金融机构环境法律责任。
第四,健全绿色金融征信体系。当前央行征信系统中所涉及的企业环保信息与绿色企业范围较为封闭,大量中小型绿色企业违规、违约等信息难以获取,这就造成了金融机构对大多数绿色企业的信用情况难以掌握。因此亟待健全绿色金融征信体系,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企业建立征信系统。
(二)对企业主体的建议
第一,构建绿色全产业链。绿色全产业链具有不同阶段,上游的绿色资源开采产业、中游的绿色产品生产加工制造产业、下游的绿色产品经营销售产业所匹配的产业特征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要根据绿色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不同产业特征进行建域,可以产生以下效应:
首先是技术、产业、金融三者的融合效应。覆盖上、中、下游的全绿色产业链域模式能够根据不同产业链位置的绿色企业形成具备不同特征的平台,其本质是产业与金融技术的更深层融合。相比静态的单一融合,全产业链内的绿色企业群体产业特征更加鲜明。通过全产业链构建,不同阶段的产业特征进一步融入到不同产业的体系内。
其次是产业联动效应。围绕上中下游产业动态体系,通过将不同产业特征的绿色企业集中在不同的子体系内,借助互联网技术,更有效率地加深互联互通,加深信息披露、数据挖掘及指标描述的深度,聚焦产业特征加大域内规范性,带动产业链整体联动发展。
最后是效率提升效应。绿色金融全产业链下的信用福利从两个方面得到了提升:一是“量”的提升。全产业链有助于提高绿色企业总数,从而更大范围地获取信用资源,提升总量。二是“质”的提升。全产业链能够基于不同的产业特征进行小系统信用资源生产,能够更加“精准定位”。因此基于信用福利质与量的双面提升,最终带来的是绿色金融效率的全面提升。
第二,追求最大化的绿色效益。坚持绿色发展,要求绿色金融不仅要体现出其“绿色”的作用,使生态环境和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同时“金融性”依旧是其发展本质,即获得利润。对于绿色金融市场参与主体,需要追求双方利益最大化。对于绿色投资者,需要进一步强化绿色投资理念,加大绿色投资力度。对于绿色企业,必须积极加强自我升级改造,加快技术革新产业升级,提升自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