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诊断乳腺癌激素受体状态的价值
2020-03-31张永辉付芬芬张冬洁谢凌铎褚福涛王芹芹解云涛
张 春 禹 雪 张永辉 付芬芬 张冬洁 谢凌铎 褚福涛 栗 辰 王芹芹 徐 硕 解云涛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乳腺外科,北京 102206)
根据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1],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表明,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死亡率第五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表达情况是制定治疗决策以及指导预后的关键因素。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US-CNB)是术前进行乳腺癌病理诊断的常用方法,通过获取部分肿瘤组织以评估肿瘤的生物标记物的表达情况,为新辅助治疗提供依据[3]。因此,CNB的诊断准确度至关重要,特别是治疗后无肿瘤残留者,术前生物标志物的评估成为指导后续治疗的唯一依据。本研究选取我科2016年9月~2019年4月US-CNB和手术病理为乳腺癌的127例资料,对比病理结果,分析US-CNB判断乳腺癌ER、PR的准确性。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7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7岁(25~90岁)。乳腺超声提示共131个病灶(1例为同侧3个病灶,2例为同侧2个病灶),超声测量病灶最大径中位数1.6 cm(0.6~8.2 cm),其中0.6~0.9 cm 11个,1.0~1.9 cm 66个,2.0~2.9 cm 35个,3.0~3.9cm 11个,4.0~4.9 cm 3个,≥5 cm 5个。经CNB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未经任何新辅助治疗,间隔7~46 d(中位时间19 d)行手术治疗,包括乳腺癌保乳手术78例,乳腺癌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7例,乳腺癌全乳切除术28例(包括多病灶的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9例,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一期假体植入5例。术后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101个,浸润性小叶癌5个,黏液癌7个,浸润性微乳头状癌3个,浸润性筛状癌1个,小管癌1个,混合类型癌13个。术后病理分期Ⅰ期70例,ⅡA期41例,ⅡB期12例,ⅢA期2例,ⅢC期2例。
1.2 方法
1.2.1 CNB操作方法 仰卧位,患侧上肢上举过头。常规消毒铺巾,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采用14G巴德穿刺活检枪刺入皮下组织,在超声引导下监视进针方向,当针尖到达肿块边缘时,激发活检枪,2名医生核对证明穿刺针道穿过肿瘤,图像截屏保存。同法向不同方向穿刺病灶。根据取得的标本量及肉眼外观颜色等决定病灶的穿刺针数,同一病灶至少穿刺3针。US-CNB活检后的标本立即10%甲醛液固定,送病理检查。
1.2.2 US-CNB及手术病理结果分析 根据《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南》(2015版)[4],从CNB和手术切除的组织获得样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 Vision法),评估激素受体阳性染色肿瘤细胞占所有肿瘤细胞的比例。当≥1%的肿瘤细胞核呈现不同程度的着色时,即为阳性。评估阳性肿瘤细胞百分比:对整张切片进行观察并计数阳性染色细胞占所有肿瘤细胞的百分比。评估染色强度:肿瘤细胞染色强度分为阴性(0)、弱阳性(1+)、中等强度阳性(2+)、强阳性(3+)。所有标本的病理诊断均通过2名乳腺专科病理医生复核。
1.2.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采用McNemar检验、κ一致性检验、Wilcoxon检验。κ>0.8认为有很好的一致性,κ介于0.6~0.8认为有较好的一致性,κ介于0.4~0.6认为一致性较差,κ<0.4认为一致性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US-CNB均顺利完成,未出现血肿、感染、气胸等并发症,穿刺点伤口愈合良好。
US-CNB与手术标本中ER表达情况见表1,二者ER表达性质无统计学差异(McNemar检验P=1.000)。US-CNB诊断ER阳性的敏感度为100%(120/120),特异度为90.9%(10/11),阳性预测值为99.2%(120/121),阴性预测值为100%(10/10)。US-CNB与手术诊断的一致率为99.2%(130/131),US-CNB与手术标本在诊断ER表达性质方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κ=0.948)。
US-CNB与手术标本中PR表达情况见表1,二者PR表达性质无统计学差异(McNemar检验P=1.000)。US-CNB诊断PR的敏感度为97.2%(103/106),特异度为88.0%(22/25),阳性预测值为97.2%(103/106),阴性预测值为88.0%(22/25)。US-CNB与手术诊断的一致率为95.4%(125/131),US-CNB与手术标本在诊断PR表达性质方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κ=0.852)。
表1 US-CNB与手术标本ER、PR表达性质的比较
US-CNB: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
US-CNB与手术标本中ER、PR阳性细胞所占比例经正态性检验均不服从正态分布。US-CNB与手术标本ER阳性细胞所占比例的中位数分别为90%(70%~90%)、90%(80%~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对秩和检验,Z=-1.804,P=0.071)。US-CNB与手术标本PR阳性细胞所占比例的中位数均为60%(5%~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对秩和检验,Z=-0.592,P=0.554)。
US-CNB与手术标本中ER、PR表达强度见表2。二者ER表达强度的一致率为87.0%(114/131),一致性较好(κ=0.630);二者PR表达强度的一致率为81.7%(107/131),一致性较好(κ=0.661)。US-CNB与手术标本ER、PR表达强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2、0.073)。
表2 US-CNB与手术标本ER、PR表达强度的比较
US-CNB: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
3 讨论
CNB作为一种微创组织活检方法,改变了乳腺癌的术前诊断方法,创伤小,时间短,并且可以提供恶性肿瘤生物标记物表达特征的信息,得到广泛应用[5]。与手术切除活检相比,CNB诊断的准确性是研究的热点。ER、PR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均有表达,若肿瘤细胞仍表达ER、PR,表明其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对内分泌药物治疗有效,预后较好。ER、PR阴性者,内分泌治疗效果差,需全身化疗。因此,对乳腺癌组织进行ER和PR检测有助于预测肿瘤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对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定性诊断方面,研究表明,CNB与手术标本诊断ER、PR具有良好的一致性。Meattini等[6]的研究表明,CNB与手术标本诊断ER的一致率为94.1%(95/101)(κ=0.82),不一致的病变为3例CNB ER(+)、术后ER(-),3例CNB ER(-)、术后ER(+);PR一致率为88.1%(89/101)(κ=0.6),不一致的病变为9例CNB PR(+)、术后PR(-),3例CNB PR(-)、术后PR(+)。陈圣等[7]报道US-CNB与术后病理一致率,ER为94.7%(178/188)(κ=0.862),PR为93.6%(176/188)(κ=0.866)。Ough等[8]认为,CNB与手术在诊断ER方面存在较好的一致性(κ=0.71),但诊断PR的一致性不能完全满意(κ<0.6)。乳腺癌本身的异质性、肿瘤内部的抗原分布差异是导致CNB获得的局部组织与手术完整标本激素受体表达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且PR较ER具有更高的异质性,因此PR的一致性略低于ER[9~11]。肿瘤直径>2 cm、浸润性小叶癌、CNB的针数<3针等也会影响CNB与手术的一致性[12,13]。本研究CNB与手术标本ER、PR表达性质无统计学差异,ER较PR一致率略高,分别为99.2%(130/131),95.4%(125/131)(κ>0.8),CNB诊断的准确性良好。
在染色强度方面,王崇杰等[14]的研究显示,CNB与手术在ER、PR定性诊断方面以及PR的染色强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CNB标本ER表达强度强于术后切除标本。Greer[15]、Mann[16]的研究显示,CNB组织的ER、PR染色强度均强于手术标本。在阳性细胞染色比例方面,Robertson等[10]的研究表明,CNB标本ER及PR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均高于手术标本[ER为99% vs. 95% (P=0.019), PR为70% vs.60% (P=0.023)]。导致CNB标本在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所占比例方面均强于手术标本的原因是,CNB组织可以即刻固定,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存在固定延迟,从而导致抗原丢失。由于CNB组织取材后直接固定,不存在热缺血(即术中离断肿瘤血供到标本离体)与冷缺血(即标本离体至固定液固定)的时间间隔,因此导致CNB标本在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所占比例方面强于手术标本。本研究中,US-CNB与手术标本的染色强度及染色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我中心手术标本离体后,肿瘤组织书面剖开、尽快(离体后1 h内)充分固定有关,减少分子标记物丢失,使手术标本的染色强度及染色比例较US-CNB组织无明显降低。
综上,US-CNB可准确评价乳腺癌ER、PR的表达性质、表达强度及表达比例,是术前评估乳腺癌生物标记物表达状态的可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