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浅析
2020-03-30杨旭博
杨旭博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成品油销售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加油站愈发重视自身的经营发展。以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以此为驱动对加油站工作人员业绩情况进行准确考评,在各个环节中全面贯彻预算管理,以控制内部发展过程,为加油站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关键词]加油站;全面预算管理;业绩考核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5.108
受市场经济影响加油站以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为主要途径,但加油站未能正确认知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忽视整体执行过程与监督工作,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与业绩考核目标难以协调统一,而这也在一定程度局限加油站的经营发展。因此,以实际情况出发,预算与业绩考核的结合应当重视全面规划,以完善的管理体系体现业绩考核效果,提升市场竞争力。
1 加油站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过程。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预算编制作为整体工作的大前提,是实现业绩考核的基本依据,明确考核标准、考核任务及考核目标与结果作为预算编制的基本内容,但在现阶段的加油站管理工作中预算编制存在一定问题:不规范的预算编制过程难以合理分析经营各个环节;而缺乏全面构建的科学性,对预算管理效果有较大影响;选择方法不当,缺乏科学性,使得编制内容与实际业绩考核存在较大差距,可能导致预算管理在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促进业绩考核等方面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为后续工作造成较大阻碍。其二,缺乏合理的预算目标与业绩考核标准。设置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在现代管理学理论中以统一的目标开展各项工作,但在现阶段加油站预算管理工作中业绩考核与预算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而完全基于经济效益最大化设置业绩考核目标,使得预算执行工作举步维艰。管理者负责业绩考核标准评判,而受效益最大化目标影响未能全面反映工作人员业绩。虽然在现阶段全面预算目标能够实现前期规划,但因缺乏合理的业绩考核制度严重打压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加剧预算目标与业绩考核设置不相符问题,影响整体工作效率。其三,缺乏有效的预算执行与业绩考核监督。内部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作为构建监督体系的主要原因,在加油站预算执行与业绩考核工作中因内部监督失效而造成的经营风险不在少数,其主要原因则在于缺乏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未能规范业绩考核与预算执行工作,缺乏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全面掌握,进而局限全面预算管理实际作用的发挥。
2 加油站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的实行措施
2.1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预算编制效力
预算编制水平是决定业绩考核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财务与非财务资源能否合理分配与有效考核及科学控制作为预算编制全面性所体现的重点内容,提升绩效利用效果应当正确认知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充分利用信息以提升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的效力[1]。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加油站在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工作中越发重视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充分对接会计核算系统、财务报销系统、人力资源系统、ERP系统等,展现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制度的有效性,通过收集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数据,规划加油站未来发展,通过对预算项目的全面分析与细化,在预算中纳入加油站管理的各项内容,并以此种方式减少预算目标与业绩考核之间的差距,以有效举措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在预算管理系统中整合数据信息,以及时反馈的方式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提升预算编制效力。
2.2 明晰全面预算的目标,完善业绩考核体系
为实现加油站可持续经营发展的目标,可以对加油站经营全过程进行多角度控制,以合理的评价标准体现全面预算管理效率。事后评价作为业绩考核体系在其执行过程中所应用的管理举措的实质性含义,以全面反馈的方式优化预算管理系统,而加油站在其正常经营过程中应当正确理解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之间的关系,只有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加油站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实质目的才能寻找正确切入点优化各项工作。加油站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应当正确认知其与其他零售行业之间存在的差距,因其价格体系和产品差异的局限性,需要在全面预算工作中制定符合加油站特点的编制内容,并以宏观调控为依据遵循预算编制相关原则明晰预算目标,以保证业绩考核工作的有序开展。重视业绩考核体系的全面性,以全面预算目标为前提,明确考核标准使其能够通过全面信息反馈,保证加油站经营业绩。构建标准的业绩评价规范,使其能够以系统性、规范性内容为预算执行提供有利条件,加油站应当完善业绩考核标准,通过科学与客观的评价方式提升加油站经营的各个环节,使其能够以现代化管理氛围提升预算执行效果,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体系。
2.3 重视预算控制与监督,优化业绩考核评价
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将加油站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进行有机结合,是市場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想真正与业绩考核体系进行有机结合,首先应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在对加油站
较为稳定,因此会计管理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易忽视对会计管理的风险管控意识,同时也易因防控工作过于繁忙而忽视对各项目资金流动的管控工作,易使疾控中心的财务在短时间内就有大量支出现象,进而导致在后期防控工作中出现资金短缺等现象的发生。
因此会计管理部门需提升防控方面的财务管理意识,做好对各部门各项目的财务预算工作,同时需预算保留部分项目中易出现的风险事件类预留资金,避免因资金流出过多、过快,而使部分项目在遇到风险事件时,有无预留资金支付的状况发生。通过合理的会计管理,使疾控中心在疫情期间和疫情善后期间都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3 新冠肺炎疫情下疾控中心会计管理的策略
3.1 提升防控项目的资金预算
在疫情期间都以与疫情相关的项目为主,在此期间会计管理部门需加大相关项目的资金预算,暂停部分非必要或不重要的项目预算计划,必要时可通过暂挪部分暂停计划的预算资金,以补充防控项目的资金预案。通过对相关防控项目资金与财政积极争取及时到位,使各项防控项目的开展和实施能得到有效保障以及相关防控措施能有效开展。
3.2 改善会计管理方式
由于疫情防控期间,疾控中心会涉及大量的资金流动,因此可通过改善会计管理方式,以疫情防控为主,通过部分防控项目先实施开展,后进行财务预算、核算的方式,避免防控项目的实施进程受到影响。后期在相关项目的核算、核对时,再根据相关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核对各项支出、收入项目的具体金额。
3.3 落实防疫人员补助及相关纳税问题
国家各部委先后出台加大疫情抗疫防疫人员财政补助力度,财务部门应尽快落实相关补助支付到位,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完成上述补助人员的合规免税申报工作。
3.4 疫情防控不放松,业务工作要抓紧
财务人员需明确政治站位,负责任地承担起特殊时期财务临时性工作,注意防控风险,保持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迫感和警觉性。同时,为业务开展和恢复日常工作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和支持。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疾控中心会计管理需通过一定的风险管控,对在此期间的会计核算、收支款风险管理、防控财务管理意识进行相应的改善和提升,避免部分防控项目和措施因风险事件而降低其实际的开展效果,避免防控项目的实施进程因资金短缺等问题而受到阻碍。同时在疫情期间,会计管理部门需以疫情防控为重,必要时通过防控项目优先,或暂停部分非防控相关项目等方式,使防控项目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减少防控项目的受影响度。
参考文献:
[1]张向阳. 县级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5(19):62-66.
[2]高瑞. 浅析疾控中心疫苗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7,21(24):581-582.
[3]丁梅, 罗中根, 汤大俊. 疾控机构合同签订与审查中的法律风险防控及对策[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8,33(1):54-56.
[4]宋洋. 疾控中心财务管理问题分析及其应对措施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14(11):138-139.
[5]董震宇. 疾控中心的财务风险管理思路[J].财经界(学术版),2017,15(1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