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岁幼儿龋齿的形成与预防策略研究

2020-03-30叶弘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龋病乳牙龋齿

叶弘

摘 要:在口腔疾病中,龋齿是最为普遍也是最为严重的疾病,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划为重要防治疾病的第三种疾病,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3-6岁是幼儿身体和各种机能成长的关键期,这阶段的龋齿患病率要大于未来几年,下面我从3-6岁这一阶段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找出龋齿的形成原因,并对这一时期的幼儿如何预防龋齿做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龋齿;预防策略

龋齿又称作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牙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导致牙龈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龋病在本质上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它的特点是常见与多发。对于幼儿来说,乳牙一旦萌出即与口腔的有菌环境密切接触,则有了形成龋齿的条件。婴儿于出生后约6个月乳牙开始萌出,至两岁半左右全部萌出,直到12-13岁口腔中全部乳牙被恒牙替换,在乳牙全部萌出阶段刚好是3岁以后,3-6岁是幼儿快速发育时期,这段时间内乳牙参与了幼儿咀嚼、发音等重要的功能,若此时乳牙发生龋齿,对于幼儿全身的营养发育和健康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此期间关注龋齿预防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9月我市某幼儿园360名幼儿口腔检查资料,年龄为3~6岁。

1.2 方法 通过向家长网上调查360名儿童的生活习惯(例如喝甜饮料的频率,刷牙的频率和时间以及使用含氟牙膏的情况等)。

1.3 数据处理 用SPSS16.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运用卡方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该幼儿园360名幼儿中,有101名幼儿患龋齿,患龋齿的概率为28.05%,进一步分析幼儿的生活习惯资料发现在360名幼儿中有98名幼儿平均一周喝甜饮料频率在一次或不喝甜饮料,其中患有龋齿的幼儿有15名,患龋齿率为15.31%;其余的262名幼儿一周多次喝甜饮料,其中有86名幼儿患有龋齿,患龋齿的概率为32.82%,概率明显大于喝甜饮料次数较少的幼儿群体(P<0.05)。(表一略)

在360名幼儿中,有194名幼儿使用含氟牙膏,其中有19名幼儿患有龋齿,患龋齿率为9.79%;其余166名幼儿使用普通不含氟牙膏,其中患龋齿的幼儿人数为82人,患龋齿率为49.4%,患龋齿率远高于使用含氟牙膏的幼儿(P<0.05)。(表二略)

在360名幼儿中,有126名幼儿每天刷牙次数大于等于3次(即除早晚日常刷牙以外有饭后刷牙或者午休前刷牙的习惯),其中有10名幼儿患有龋齿,患龋齿率为7.94%;其余234名幼儿每天刷牙次数小于2次(即未能做到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其中患龋齿的幼儿人数为91人,患龋齿率为38.89%,患龋齿率远高于严格养成刷牙习惯的幼儿(P<0.05)。(表三略)

3.讨论:3~6岁幼儿龋齿形成的原因

现代医学将龋病的发病因素总结为三联因素学说,即龋病是由细菌、食物、宿主三个主要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这三个条件在龋齿中必不可少。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细菌因素,其中致龋能力最强的是变异链球菌[1],人类从一出生开始,口腔就与外界密切接触,成为一个有菌的环境。而细菌必须通过蔗糖等碳水化合物做为其代谢底物,一方面给予细菌充足的营养维持细菌的生存,另一方面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酸性环境又进一步给龋病发展提供条件。例如蔗糖可以被细菌转化为不溶性细胞外多糖,成为菌斑基质的一部分从而加速细菌致龋的作用[2]。所以,食物中的糖类,是食物因素中导致龋病的重要一部分,同时也是人类从出生开始就密切接触并且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3.1 上述研究的甜饮料频率对于幼儿龋齿影响的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接触甜饮料的频率高确实可以提高幼儿患龋齿的概率。其原因也在于甜饮料中高浓度的白砂糖实际上便是三联因素中食物因素中的蔗糖。如今生活中的甜飲料包括雪碧、可乐、果汁、甚至儿童成长牛奶等等饮料中都含有高浓度的蔗糖,是如今幼儿龋齿形成的原因之一。

3.2  同时上述研究的含氟牙膏的使用对于幼儿龋齿的影响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氟的摄入对于幼儿龋齿预防确实有一定的作用。其原因在于游离矿物离子氟易在原有的釉质晶体表面沉积形成氟磷灰石。相比釉质中的无机成分羟基磷灰石来说,氟磷灰石结构更加稳定,在酸性的环境下不易溶解。所以在釉质发育中,补给氟,有明显的防龋作用。[3]

3.3 由上述刷牙频率对幼儿龋齿率的实验数据研究中可以看出,养成每日严格刷牙的习惯确实可以降低龋齿的发生。其原理为,在饮食后刷牙不但可以清除牙体表面的食物残渣,破坏细菌的营养条件,除此以外,正确的刷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清除牙体表面的细菌聚集,减少发生龋齿的可能。所以,早期养成早晚刷牙和饭后刷牙的习惯对于幼儿预防龋齿是另一个非常关键的方法。

而除此之外,宿主因素即个体对龋病的易感性,其中包括牙体结构、形态、位置,幼儿的遗传因素、免疫、唾液等等因素, 3~6岁幼儿的乳牙已经萌出完毕,同时也尚未进入替牙时期,牙体结构、形态、位置相对来说较为稳定。对于实验研究产生的误差较小。

4.龋齿的预防策略

4.1  加强口腔卫生宣传

幼儿园通过家园联系栏、网站、公众号等途径宣传口腔卫生健康,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口腔卫生护理知识,积极关注孩子口腔卫生的状况,做到多关注,勤检查,对于幼儿口腔疾病做到预防为主,若有发现口腔问题,要做到早关注,早治疗。

4.2  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由数据可以证实,良好的饮食习惯确实可以降低龋齿发生的概率。所以,在饮食中做到减少蔗糖的摄入对于幼儿口腔卫生的良好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具体的方法应该做到:

4.2.1 减少糖类食品摄入的频率:给孩子养成一周只吃一次甜食或者一个月只吃1-2次甜食甚至不吃甜食的习惯。

4.2.2 减少糖类食品摄入的量:规定孩子每次吃甜食的数量,例如每次吃蛋糕不能超过100g,每次吃糖不能超过2颗,每次喝甜饮料不能超过一纸杯等等。

4.2.3 减少糖类食品摄入的时间:数据证明,糖类食品在嘴里停留的时间越长,产生龋齿的概率越高。所以,不能让孩子养成边看电视边吃甜食等延长糖类食品在口腔内停留时间的习惯,鼓励孩子吃完甜食后立即漱口刷牙等习惯。

4.3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使口腔内保持一个相对洁净的环境,一定程度上保持口腔内的PH值和菌群数量,减少患龋病的可能性。对此,具体的方法应该做到:

4.3.1 晨起、睡前、饭后养成刷牙的习惯:要用专用的儿童牙刷与牙膏,并且教育孩子使用正确的刷牙方式,保证有效的刷牙时间,并持之以恒。

4.3.2 合理使用含氟牙膏或氟化物:氟可以提高抗龋能力,在刷牙时可以使用含氟牙膏,另外还可以使用含氟漱口水涑口。

4.3.3 定时检查口腔健康情况:及时做好窝沟封闭,阻止外部致龋细菌无法进入。

4.4   一日活动渗入健康教育

幼儿园可以通过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来开展牙齿健康教育课程,教育幼儿预防龋齿的重要性。如:通过微视频让孩子认识牙齿的结构;通过游戏让孩子明白如何正确刷牙,养成午饭、点心后及时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通过丫丫广播站、小舞台剧场让孩子认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边专.口腔生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于世凤.口腔组织病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于世凤.口腔组织病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王美青.口腔解剖生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龋病乳牙龋齿
一次性含氟窝沟封闭剂和氟保护漆预防儿童恒牙龋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为什么人会有蛀牙
乳牙
儿童口腔龋病易感性研究进展
童年
你知道吗
小孩为什么会掉牙
预防龋齿
正畸儿童龋病的口腔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预防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