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素养的探讨

2020-03-30邢斌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学科

邢斌

摘 要:在改革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过程之中,许多初中历史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为主体和落脚点,积极的将更多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自主实践相联系,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和发展。不可否认,家国情怀素养的提升对促进历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升学生的历史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及优势,老师需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革新,让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掌握历史学习的技巧和精髓。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

一、引言

历史是初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自然观和社会观意义重大,老师需要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之中的實质条件,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为原则,引导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对历史这门学科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充分的利用历史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相关问题。

二、家国情怀素养

家国情怀主要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和探究过程之中所产生的人文追求以及社会责任,代表着个人对历史探究和学习的价值关怀以及人文情怀,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分析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之中的实质条件,结合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条件,为民族自强、国家强盛以及人的生活的发展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时,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尤为关键,老师应该抓住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条件,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实践过程之中的综合情况,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保障学生既能够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又能够树立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完成学业之后顺利的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个人的光与热。

三、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途径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可以发现,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之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对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学术界和理论界明确强调这一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有着一定的优势。老师需要了解学生在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也综合实践动手能力的核心表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掌握恰当可行的培养策略和培养手段,保证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的过程之中实现个人家国情怀素养的综合提升。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发生目标作用

在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之前,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严格围绕前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积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其中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落实除了需要注重知识的传输之外,还需要将思维方法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相结合,围绕前期的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保证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中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另外目标的树立还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保证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对家国情怀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老师可以也先以虎门销烟历史故事为教学目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之中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鼓励学生在完成前期基础学习任务之后,在课外主动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积极主动的解读史料。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因此落实可以采取图文展现的形式让学生对当时我国的历史处境以及清政府的妥协和退让有一个宏观的认知和理解。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充分营造学习氛围

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情境教学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之中备受好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老师可以恰当引入一些比较简单的场景,给予学生更多良好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以及思考动力,保障学生在自主分析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在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使用最为普遍,老师可以先以学生目前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为主体,将学生自主分析与老师简单基础知识的讲解相结合,更好的体现情境教学的实质作用。比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两次鸦片战争对我国的负面影响,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以及前期的历史知识进行主动的分析和判断,提高个人的史料分析和应用能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形式既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责任感,让学生意识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作用及价值,从而主动的提高个人的家国情怀素养。

(三)打破课程限制,进行课程整合

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知识比较复杂,不同知识板块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关系,为了让学生能够抓住历史学习的技巧和精髓,老师可以采取课程整合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打破课程之间的限制。比如在学习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老师可以以适当的融入一些与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补充具体的史料,让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宏观求深刻的认知,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而主动地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导。另外,老师还需要关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在阅读历史史料的过程之中提炼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主动收集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从而解决个人在自主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尤为关键,老师需要抓住这一素养的核心要旨,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基础和落脚点,更好的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对历史人文学科有一个深刻的认知。

参考文献

[1]简允诗. “互联网+”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的实践——以《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 2017(10):27-29.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学科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谁咬得更厉害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