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开展方法探究

2020-03-30刘敏岩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2期

刘敏岩

摘 要:当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学生就有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这就能够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学生取长补短,发展自身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基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开展方法探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开展方法探究

引言

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作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大幅提高了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1目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面临的问题

1.1分组方式存在漏洞

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环节。为了确保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我们应该按照“组间异质与组内同质”的原则。当进行组内合作时,组内成员需要紧密配合,确保学习任务的有效性。为了调动小组成员积极性,我们还应该保证各组间竞争能力的平衡性,即结合学生学习和性格等予以评定,以此实现有效分组。但是,实际教学过程普遍呈现分组方式过于随意等情况,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1.2活动分工比较模糊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要求小组成员维持合作关系,并承担相应责任。结合当前情况,我们发现高中数学教学普遍存在小组分工模糊等问题,具体表现为:角色定位模糊、责任划分不明确等,最终阻碍了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2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开展方法

2.1科学分配各组成员

合作学习应当是这样落实的:首先,教师为学生分配任务,之后,引导各组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充分分析和讨论,继而使整个小组的数学水平获得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该流程中“充分分析和讨论”与“提升整个小组的数学水平”是关键,而教师要想切实达到这两个目标,必须要科学地为各组分配组员。为此,在实际分配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数学水平、思维能力以及兴趣爱好,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学生间的互补性。基于此,教师还应引导各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学生,然后让这名学生去积极带动同组的其他成员,以便切实提升整个小组的数学水平,促使那些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帮助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从而实现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此外,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效率,教师应当为各组学生进行分工,如,分出报告员、记录员、资料员等等,这样,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从而能较为有效地激活其责任意识以及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继而能比较显著地提升其合作学习的实效。需要注意的是,各小组成员所担任的职位并不是固定的,教师可根据各小组学生的学习实况,对其职位进行调整,以便能帮助其实现合作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2.2合理划分小组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确保教学效果满足新课标要求,首先就要注重对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时还要创新教学模式,以期能够为学生数学学习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在实际中,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其具有更多的优势.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适当加大小组合作学习法运用的力度.为了能够在教学中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所具有的作用,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则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差异性.具体来说,就是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并严格控制小组成员的数量,这样做,能够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一般来说,小组人数基本为3~6人,如果人员过多或过少,容易出现学生课堂发言机会少且讨论不够积极等状况.与此同时,各个小组中都会有数学基础较好和较差的学生,这样能够保障学生在学习中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2.3明確分组,有效合作

合理科学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互惠互补的原则,明确小组的分工,使每一个学生的优势都能够最大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教学的作用。比如: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画出简单的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可以识别三视图表示的立体模型,感受到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且,笔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一栋建筑物,要求学生分析和思考了要想很好地描绘这栋建筑物,需要从哪些方向看?同时,笔者为学生提出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要求学生合作思考这两个概念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而且,笔者要求学生列举出了实例。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就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概念。

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作用

在小组学习合作模式中,可以改变学生在课堂中被动的地位,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往往只能跟着老师的思想进行学习,不同学生又会有不同的基础,尤其是在讲解习题时,基础较好的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但是老师为了顾全其他同学的学习,只能统一进行讲解,因此浪费了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时间,整体效率不高,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可以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只有保证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便于及时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顺利进行。合作式学习模式,要求学生间、师生间利用有效互动形式,积极吸取知识内容,以此摆脱老旧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知识探索与分析问题等能力,尽可能培养学生较强思维能力,实现其整体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学习内容,同时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轻教师的压力,提高教学水平。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相互合作、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梁环义.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84.

[2]何任天.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50-51.

[3]胡富国.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