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0-03-30毛雪梅
毛雪梅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不足却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科学这门学科正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直接的科目,同时还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要学习的物理知识的基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教学,帮助教师发现学习科学的乐趣,还可以借助实物进行授课,让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更加立体。此外,科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科学;新课改;联系生活;借助实物;合作学习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科学学科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直接将教材中的内容简单讲解就让学生背诵,学生在没有理解的前提下只能靠着一遍遍的背诵死记硬背,这中落后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科学的热情,还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情况,科学教师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
相比于小学阶段的其它学科,科学这门课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切入设计教学方法。在现代化的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元素,营造出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发现学习科学的乐趣,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从而有效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时,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科学的乐趣。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那么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呢?声音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的?下面就请大家通过学习探究一下吧。”听我讲完之后学生开始结合实际体验研究教材中的内容,在过程中反复尝试发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同时还帮助学生形成了从生活的角度认知和分析知识的学习思维。这样,通过在课堂中联系生活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实现科学课堂中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借助实物,增强教材中知识的立体感
在科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有些知识是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所接触不到的,学生在学习时只能依靠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想象,虽然教材中一般都有配图,但是显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鉴于此,科学教学教师可以从借助实物辅助授课,让学生在课堂中直接观察实物,给学生的感官造成冲击,还可以让学生全方位、立体的认知教材中的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有效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小小纸飞机》时,在课堂中借助实物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直观观察实物,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大家在课余时间经常叠纸飞机来娱乐,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纸飞机飞得又高又远呢?下面就请大家通过学习了解一下吧。”我讲完之后学生开始探究教材中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完成了学习,并利用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实践,折叠纸飞机,在实践中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体验。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借助实物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体会,同时还增加了课堂的乐趣,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了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虽然新课改提倡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和探究,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思维,因此也无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鉴于此,科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在合作学习期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实现共同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苹果为什么落地》时,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苹果落地、高处的东西失去支撑会落下来等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今天就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出答案吧。”学生开始与小组中的学生共同探究教材内容,小组中的学生依据各自的特长分别负责不同的任务,协力找出了答案,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通过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借助集体的力量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还使学生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有利于提升科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总之,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科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教学策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楚.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2]伏天婵.探析新课改下开展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