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导学在浙教版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0-03-30郑淑婷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情境教学

郑淑婷

【摘要】情境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情境,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从导入环节开始设计教学实践,教师通过设计相关情境,在重难点上创设生活情境、师生互动情境,实现教学内容的情境化,促使导入环节更加有针对性,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关键词】浙教版;情境教学;初中科学

一、问题缘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课堂导入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创新方法涌现而出,导学案、情境创设等深受教师的喜爱。笔者所在学校课改已经进行了十几年,表面上看课改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课堂更热闹了、墙上的黑板多了、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了,但是究竟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没有得到提升,喧闹的课堂背后有没有表演成分,以及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所有学科等等。诸多问题急需我们深入探讨。

其一,当前初中科学课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第一,导学案配合PPT的导入模式,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的尊重;第二,导学环节的目的没有实现,学生的疑问没有有效提出;第三,导学案过分强调观察,忽视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第四,导入环节的前后衔接不够合理,容易造成知识的碎片化;第五,导学案过于任务化倾向,导致重难点不清晰,学生讨论不深入。

其二,新课程改革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要求。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科学学科要求更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能掌握基本的科学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据此而言,笔者根据浙教版初中科学学科的实际,提出了情境导入法,通过构建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帮助学生更深刻全面直观地认识自然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二、情境导入的科学内涵及依据

所谓情境导入就是将情境创设与导入环节相结合,创设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认知的生动直观情境。情境导入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引导,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在现实的体验中主动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其实质就是一种以学案、情境创设为一体的自主探究学习法。

情境導入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建构主义指出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并不受教师引导水平的影响,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根据其他人的帮助,借助一定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进而引起学生自身的重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最近发展区理论也是情境导入的理论前提,其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主要有两大水平,一个是已经实现的水平,而另外一个则是预期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

三、情境导入在初中科学学科的实践

其一,情境导入在初中科学学科实践原则。第一,坚持科学学科的实质性。信息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新事物涌现,我们经常使用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除了要求新奇还要立足学科本身的实质。第二,协调情境创设与任务安排。采用情境导入要避免先评导学案后导入环节的错误现象,要注意协调好情境创设与任务安排之间的关系,做好情境任务两协调。第三,重视学生多元发展。好的导入情境可以吸引学生更多器官参与到导入环节,让学生的大脑飞速转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多元综合能力。

其二,创新情境导入在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学形式。第一,创新概念教学的基本形式。概念是教学中不可回避的内容,科学学科概念较为抽象,导学案设计中往往也是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学生根据课本填空也不过是知识的搬运工。笔者采用实验情境导入法,一些物理实验交给学生去做,当遇到困难学生就会进行探索,这样老师就可以将学生从实验引入概念,这样学生不仅探究能力得到提升,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增强了。第二,以调查研究、角色扮演作为情境导入内容,延伸学生的学习内涵。学生更喜欢课前的一些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送上一道活动的情境导入大餐,鼓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重视孩子学习思维的开拓。科学学科的浩瀚知识在课本上不能学尽,一些科学知识其实可以通过纪录片等形式展示,先视频后学案,这样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学习起来更容易接受知识。

其三,互动情境导入在初中科学学科中的应用。第一,小组情境互动。探究能力是科学学科教学的重要责任,也是一项负责且系统的工程,需要学生具有团队意识。在情境导入环节,一个问题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来确定是否进行小组情境互动。第二,小组间情境互动。一个小组的回答或许是正确的,但并不代表只是唯一观点,如果小组回答明显不足,教师提问还有其他补充吗,同时教师也应该进行有效引导,而不是直接指正。第三,师生情境互动。学科思维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做好课堂引导者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科思维引领。因此,师生互动是促进思维养成的关键。如可以通过思维延伸题目来锻炼,如此等等。

总而言之,在初中情境导入环节,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情境创设为引领,通过师生互动、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构建知识框架,在整个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虽然情境导入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科学实验课,科学实验本来就是合作探究性课程,课前预习也有一定的难度,一些重点内容还是要通过教师通过实验来讲解,这样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另外,一个老师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充分调动更多老师的积极性,投入到情境导入中,促进情境导入教学法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J].杨秀婷.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01).

[2]小学数学的导学式教学法应用设计分析[J].刘昊飞.才智.2018(22).

[3]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探究[J].宋坤.内蒙古教育.2013(22).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情境教学
自拍微视频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不微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