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对中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与对策

2020-03-30周永松

青年生活 2020年7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互联网高校

周永松

摘要: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中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高校掌握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自媒体视域下积极探索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新途径,是筑牢意识形态安全思想阵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意识形态;对策

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与发展的前沿阵地,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不当旁观者,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守护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前沿阵地。”

一、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青年群体的思想呈现出特有的开放性,具有多元化发展的特征。同时,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青年群体接触到大量带有价值取向的西方影视和文化产品,所以加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网络信息时代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冲击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以丰富的内容、海量的信息、便捷的方式等特征迅速受到广大青年群体的喜爱。根据2019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推动信息广泛传播的同时,也突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垂直控制,由此形成的更加扁平化、开放式的结构,也必将会给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新的挑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西方文化渗透的挑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本质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民主价值观念作为“普世原则”包装在各类文化产品中,潜藏在电影的故事情节、伦理观念等人类所共有的普遍情感镜像里,不断在文化领域对我国对青年群体进行渗透。作为青年群体主力军的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尚未成熟,极易受到错误思潮的侵蚀,造成理想信念的缺失。

(二)网络舆论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网络在给网民发表言论提供便捷通道的同时,也因其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和匿名性等特征,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一些具有特殊目的的组织和个人,凭借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的特点,广泛在各类青年群体聚集的网站、公众号、社交平台上散布谣言和传播错误思潮,使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遭受冲击,严重破坏了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三)网络自媒体加剧了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传统媒介对信息即时性和广泛性的掌握优势也正在逐渐弱化,边缘化特征越来越明显。蓬勃兴起的自媒体使每个人都拥有了发声的“话筒”,但因其在信息传播中的具有匿名性、任意性、交互性、主观性等特点,进一步助推了信息的泛化和异质化。由于一部分自媒体平台缺乏严格的管理体制,所以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西方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

三、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策略

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要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新思路,引导大学生积极抵制西方错误的价值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创新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新思路、新方法,依托大数据优势,提高对受众群体思想的掌控力。

(一)高校工作者应掌握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高校思想工作者要保持意识形态敏感性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中间出现的思想问题,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同时,青年教师群体应充分发挥沟通上的独特优势,提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工作。高校团委组织也应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搭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服务平台,主动占领意识形态在互联网领域的思想高地。

(二)以优质内容和趣味性形式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高校要广泛开展优质内容的信息安全教育和主题讲座,使学生能够从内容、特征、传播途径等方面辨别虚假信息,主动抵制危害性言论的传播。另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需要趣味性的形式作为载体,可视化的优质内容能够改善抽象僵化的学习体验。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学习强国”APP,因其文字内容和图片以及短视频的创新性结合,迅速赢得了广大师生们的喜爱,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注入一汪活水,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田。

(三)发挥自媒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优势作用

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互联网虽然是无形的,但运用互联网的人们都是有形的。”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利用自媒体和算法的优势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阵地。例如,校团委可以创立宣传意识形态安全的微博、微信或进驻自媒体平台,通过建立指尖微课堂引领学生意识形态走向,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领域的阵地。

总的来说,在建设高校意识形态网络阵地时,要充分掌握话语权,坚持优质的内容和趣味性的形式相结合,做到贴近师生们的生活,唯此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生活的各方面,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参考文献:

[1]王春芳.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9(31):190-192.

[2]卢建有,臧宏.大数据时代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1):67-70.

[3]李悦.网络传播社会思潮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0):95-98.

[4]杨樱.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4):90.

基金項目:

1.“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参与人,项目编号2019ZZUKCSZ012.

2.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及对策——以郑州大学为例,主持人,项目编号2019-XS-006.

3.高校学生干部思想引领作用提升策略——以郑州大学为例,参与人,项目编号2019-XS-007.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互联网高校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