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初中地理课程探索

2020-03-30王瑞波

神州·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核心情境素养

王瑞波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就如何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地理实践力在课堂中落实的途径,正确认识地理实践力的发展规律,达到既立足学科本位,又能兼顾教育全局,从而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无疑是一线教师需要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初中地理;课程探索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是一节实用性很强的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阅读地图,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使用地图,并且本节课也可以较好的体现和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据此本文以“学会阅读地图”为依托探索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实。

一、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在课堂中落实途径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用于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人地关系。地理实践力的具体表现有三方面:其一、能够用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有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其二、能够与人合作设计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案独立思考并选择适当的地理工具。其三、能够实施活动方案,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实事求是,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

这节课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注重对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和途径:

(一)设计实践活动,引发实践体验

地图是地理知识最有效的载体,也是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同时渗透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本节课创设了一个生活旅游情境,以旅游为情境主线,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并掌握知识,引导学生用图、读图、析图从而熟悉地图的语言,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热爱探索的科学情感,为地理实践力的开发构建了广阔的平台。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实践方向

地理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主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通过“如何确定济南的位置”、“怎样测算到济南的距离”、“借助什么方法了解济南方的向”三个大问题,强化了教师对地理实践力的认识,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引导方式。在这里教师通过设置学生地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凸显并倡导学以致用的理念。

(三)设置绘图任务,深化地理实践能力

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安排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地图,强调绘制的校园平面地图要齐备三要素。在实测、绘制中体验地图的测绘原理,深化理解地图三要素的基础知识,从而达到激励、引导、规范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深度学习地图知识的目标。

当然,在某些细节处理上,还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如:判读经纬网的方向也可以选择与济南有关地图,从而使旅游线索贯串始终。另外,地图作为了解地理事物信息的有效工具,其用法和用途有待我们进一步开发和运用,所以开放式的实践活动路径,更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地图的价值和意义。

二、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为初中教改指出了突破路径,也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指明了方向。但是,它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的。

类似这种“课堂模拟实践活动”在初中地理教师占比例最大,大致能占到94℅。而选择“地理野外考察”和“真实的实验”的教师的比例很少。原因是“课堂模拟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更容易操作,相对来说,其他几项则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对初中教师进行的调查——“您认为初中地理实践活动应该包括什么”显示,教师填写“地理野外考察”和“真实的实验”的占有很大比例。这些现象的差异和矛盾,体现出“真实的学习”是地理课程实践的组成部分且占有重要地位。也说明在具体的教学实施方面,教师存在较多顾虑。目前初中阶段開展多半是可操作性强、安全性更高的形式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

事实上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真实的实践活动是获取地理知识和认知地理规律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之一。所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是将知识融于情境的“真学习”,也是提升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时间尺度的课程与教学使命,地理实践过程中切不可急功近利。

三、不要以学科核心素养来硬性约束课程和教学

“学会阅读地图”这节课,将”知识与技能”整合为”必备的能力”,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为”必备的品格”,而”过程与方法”是必备能力及品格形成、发展的路径与策略。这些都是地理实践力培育在课堂中的良好体现,也是核心素养培养在”三维”目标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

据调查,目前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有一部分教师存在“机械”地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肢解”某一课时教学目标的现象,甚至把某节课的教学任务全部一一落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上。这种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万能药”的做法过于形式主义。地理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但并不意味着那些“非核心素养”就不重要或不需要关注,如地理信息收集与地理表达技能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核心素养培育是帮助我们完成教育的终极任务和目标,我们不能以学科核心素养来硬性约束课程和教学。

总之,强化教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引导方法、设置学生地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可以使空洞、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鲜活并具体呈现出来,使得我们的初中教学和地理课堂日渐丰盈!地理核心素养实践力的培养和开发,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探索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周银锋.地理实践力视域下研学旅行学生行为表现评价体系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9 (3):46-50.

猜你喜欢

核心情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