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调查研究
2020-03-30袁埜
袁埜
摘要:随着经济政治全球化的蓬勃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发达。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当前英语学习者虽多,但缺乏具有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全面性人才,其中“听”和“说”方面人才最为匮乏。本文以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为调查对象,基于汉中市龙岗学校为调查样本,分析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听读能力;问题
1 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其四个基本组成部分。这四种方式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互为补充[1]。其中“听”是语言的输入部分,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而说则是语言的输出部分,是人际交流过程中最为直接的工具。然后当前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不少同学和教师忽视了“听”与“说”这两大部分,导致当前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哑巴英语”现象十分严重。高中作为英语学习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许多学生在该阶段未能打好英语听说基础,将会极大地影响了今后英语整体能力的提升。
2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本次研究以作者所在的漢中市龙岗中学为调查样本,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抽样调查法,旨在了解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本次研究共向高中三个年级发放调查问卷表150份,回收问卷150份,其中有效问卷共146份,有效率为97.3%。参加调查的学生中,高一学生55名,高二学生50名,高三学生45名。
在问卷设计上,作者从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现状、学习诉求、目的、教师的教学水平、课堂模式以及学校英语口语学习环境等几个方面设计本次调查问卷,共20个问题。通过对问卷分析和对访谈记录的整理、分析,本文将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学习诉求以及教师水平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如下:
2.1英语听说学习诉求高,口语表达存在胆怯心理
根据问卷中“您认为英语听、说、读、写哪部分最重要?”这一问题答案中,54%的学生选择了“写”这一选项,28%的学生选择“说”选项,仅有17%选择了“听”选项。而在17%选择“听”的人中,高一年级占比3%,高二年级占比5%,高三年级占比9%。由此可见,“听”的重要性随年级的升高而表现出明显的递变性。
此外,访谈中对于问卷中“您认为英语听、说、读、写哪部分最重要?”答案询问原因时,部分同学表示,在高考的英语试题中,听力部分的分数为20分,仅占全卷总分的14%。且考试中所呈现的听力材料,对话内容及形式较为固定,呈现出“公式化”较强的特点。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潜意识认知中,听力水平就是考试时听力的得分情况,听力简单,不必引起重视。这种心理导致了学生在英语“听”能力这一方面,对“听”能力存在错误解读,在心理上个人没能足够重视。但还有部分高三学生则表示听是英语交流的基础,听最为重要。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随着学习的深入,对英语的学习逐步由“应试”这一认知层面,向“应用”层面靠近。
此外根据问卷中“您认为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是?”35%的学生选择了“沟通交流的语言工具”这一选项,25%的学生选择了“就业需要”这一选项,而仅与12.5%的学生选择“应试考试”选项。这进一步说明,学生学习英语的观念已由“应试”逐渐转化为“应用”。他们更多的是渴望借助英语作为一项语言工具而实现对未来的愿景,而不仅仅是将它当作在高考中获取高分的工具。这种观念的转变对切实解决学生“听”“说”能力现状具有指导意义,提高听说能力,必须跳出“应试思维”。
根据问卷中“您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心理是?”这一问题,36%的学生选择了“厌倦”,28%的学生选择了“畏惧”选项,27%的学生选择了“其他”选项,仅有9%的学生选择了渴望。这一定程度上与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有关。学生虽然对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提升有着较高的诉求,但由于长期处于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中[2],很多同学缺少独立的英语表达能力,在缺乏教师的辅助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我想说,但我不敢说”的心态。
2.2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听说训练机会少
根据问卷中“英语课堂老师上课模式是?”这一问题进行分析:92%的同学选择了“大部分中文,少量英文”这一选项,而仅有8%的同学选择了“大部分英文,少量中文”选项。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老师甚少使用英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机会少。当前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的教师,一般以高考为总指挥棒,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以高考为主。大部分英语教师的目标是学生能够在高考英语学科上取得理想成绩。因此,书面化训练成为高中英语教师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除上课或课外英语活动外,其余时间均采用书面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3]。从短期效果来看,纸质练习在现阶段确实能起到提高孩子英语成绩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忽视学生的主观表达能力的培养,致使他们形成听说能力的缺失,是不利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长久发展的。
根据问卷调查“英语老师口语水平怎么样”这一问题,61%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这一选项,22%的学生选择了“有一点口音”选项,仅有17%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好”选项。由此可知,当前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大部分英语教师的口语存在带口音的现象,学生长期处于中式英语的教学模式下,难以掌握较为地道的发音。语音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语音基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同时也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和热情的重要因素。
根据问卷中“您平常听力口语训练情况”这一问题,有47%的学生选择了“每周1次”选项,32%的学生选择了“每周2-3次”选项,21%的同学选择了“其他”选项。这一调查结果则反映了学生当前英语听说能力训练少,环境差的现状。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处于一个常听,常说,常练的环境中。如果是处于这样的环境中,那么学生的听说能力便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而这样的环境条件恰恰是当前中国英语学习者所欠缺的。以汉中市龙岗学校为例,每周会有四次英语听力练习,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在高考英语学科中听力不丢分。学生只靠着这种传统常规的公式化训练,不能体会到真实的语音环境,且高考英语听力试题的题型都较为固定,使学生易形成一种定势思维,没有创新和突破,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升也就受到局限。
3 提升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建议
3.1教师方面
老师必须发挥老师引路人的作用,为学生形成积极的引导。首先老师要敢于突破高考的应试思维,转变教学思维,使英语听说学习为高考服务,却又不受制于高考。其次教师应转变教学模式,让英语课堂学习成为一种有温度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4]。教师可以选择在平常的课堂甚至是课下的与英语听说能力相关的活动中,开展情景教學,如将学生感兴趣的英文电影中的桥段搬到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对英语听说能力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做到“寓教于乐”。同时,教师也更应注重自身的教学水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做到“教学相长”。
3.2学校方面
学校作为一个学习的大环境,需为学习者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听说训练环境。首先,学校可扩充外教的数量,现如今,采用外教教学的模式在一些私人英语口语培训机构较普遍,但在高中的普及率却很低,特别是在偏远的城镇地区。外教教学能够为同学带来地道英语发音,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训练机会,调动学生积极性等等。此外对于在任英语教师,学校应时常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更新教学观念。对于学生,学校应丰富校园英语活动,建立英语月,英语周等活动[5],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3学生方面
思想上,学生要突破“高考”的局限性和克服胆怯心理,要形成敢于说,不怕错的认知。因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用来交流沟通的工具,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行动上,学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加大口语练习。可利用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如跟读一些英语学习软件,亦或是通过看美剧,听英文广播等途径来提升自己的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浅析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薄弱及解决方案
[2]徐瑾,袁毅.陕西省高中生英语口语水平现状及分析[J].科技资讯,2018,16 (03):168-169.
[3]卢淑.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析[J].才智,2016 (21):79.
[4]陈晓飞.高中英语听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好家长,2016 (29):95.
[5]张妍花.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教学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 (10):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