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纪录片创新发展研究
2020-03-30陈欣瑜
【摘要】在市场推动下,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不断融合,中国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融媒体发展已由内容、渠道、产品的融合转向平台、生态、系统融合。在融媒体的环境下,纪录片产业也在焕发勃勃生机,无论是制作题材、制作方式还是传播手段、受众层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纪录片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网络新媒体和电视台互融共生的格局已经形成。通过互联网观看纪录片的观众越来越多,网络平台成为纪录片传播的重要途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变着纪录片受众群体及其观看习惯。
【关键词】融媒体;纪录片;题材;生产链
1. 题材多元化
如今融媒体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手段开始由电视报纸等转向网络新兴媒体,我国的纪录片题材也不断多元化,主流文化与平民视角不断融合,纪录片创作市场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纪录片题材不断丰富,内容开发不断多元化。
1.1 多平台助力内容开发
目前中国纪录片的内容开发方主要来自以下三方:其一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各卫视和地方电视台纪录片制作部门,他们以自身为主要投放平台,是传统型的生产梯队;其二是以民营纪录片机构为制作主体、以传统电视媒体为主要投放平台的生产梯队;其三是腾讯、爱奇艺等一系列网络新媒体与民营机构合作承制或独立自制,并以网络新媒体为主要投放平台的生产梯队。中国纪录片有着极其重要的宣传教育功能,发挥着意识形态主导的作用。在以往的实践中,传统纪录片内容制作平台如央视、卫视纪录片制作部门依靠自身独有的国家资源,外宣片、献礼片是其核心竞争力,也是其在传统中国纪录片市场占据的一大核心地位。但纪录片往往由于在专有电视频道播出,传播力小显得有些“曲高和寡”。近年来,央视也在用新颖的表达手法使得严肃题材的纪录片更好的适应观众的收看习惯。随着纪录片逐渐融入融媒体语境,民营纪录片制作机构和网络新媒体纪录片制作方在积极创新,纪录片制作题材更加多元化、故事化,因此,大量爆款纪录片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人间世》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1.2 纪录片自制现象突出,题材更加广泛
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是我国网络视频媒体三大平台,三平台均有纪录片板块,也均在纪录片制作方面有着蓬勃的野心。腾讯视频成立了“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优酷致力于打造纪实院线,B站推出了针对纪录片的“寻找计划”,各网站纷纷投入精力发展原创自制的纪录片内容。各大网站争相培育IP,开发IP市场成为新媒体纪录片发展的流行趋势。腾讯与《舌尖上的中国》导演联手打造原创IP《风味人间》,无论是制作内容、口碑评价还是传播效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多平台纷纷自制纪录片也说明了纪录片的潜在市场价值,平台为获得最大效益,开发的纪录片将更注重受众喜好,更加年轻化。
1.3 网生纪录片兴起
网生纪录片成为媒体融合时代平台纪录片创新的新景观,哔哩哔哩将“鬼畜”与纪录片结合,打造“试验性历史纪录片”。《历史那些事》是哔哩哔哩出品的“不走寻常路”的纪录片风格,脱離传统的大制作与恢弘的场景,反而以“不正经”的方式讲历史。以新奇的角度切入人物,把苏东坡的故事取标题为《在下东坡,一个吃货》赚足了眼球,片中不讲苏东坡的书法、文采,却以吃货角度切入讲述他被贬后的生活。而在纪录片结尾,还配以文字解释“该片所有人物、故事均有古籍记载。历史小剧场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历史,内容均有史料支撑,不恶搞,非虚构。”网络纪录片也需要传递正确的历史观,新奇的表达方式丰富了纪录片题材。
1.4 Vlog:用户个人纪录片
Vlog是指视频博客(video blog),主要表现为作者用影像代替文字和图片记录个人生活日常,并将其发布在网上分享。随着短视频全面爆发,全民开始在社交媒体平台创作短视频分享生活,记录身边大小事,但随着PGC内容的不断增多,短视频平台的“记录生活”逐渐变为编剧与剪辑,与“记录生活”的标语逐渐走远。相比之下,vlog满足作者的个性化需求,强调日常性记录和去表演化,是一场生活记录方式的新变革。大多数vlog创作者将自己的作品取名为“XXX的一天”、“XXX的日常”等,作者为主角,用简易拍摄设备录制自己的生活经历,边走边拍,简单不加修饰,像写日记一样,然后通过拼接剪辑,加上字幕和音乐,制作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视频生活记录短片。
2018年,B站出现大量Vlog博主及其作品,大量用户开始制作vlog反应出年轻一代对该种记录方式的热情,vlog的高播放量及其反应出来的新型视频表达方式反映出市场和用户对于这一新型“纪录片”的好奇。未来,vlog的发展必定会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或许vlog也将成为纪录片的一大重要题材。
2. 生产专业化
2.1 重视市场调研
经过不断发展,中国纪录片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涉及纪录片创意、制作、市场推广、播放全流程,形成了多种产业主体分工明确、协作互补的产业格局。未来的纪录片生产中,内容生产过程内部分工将越来越精细化,创意团队+专业生产+纪录片推广发行,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员,加强以市场调查和科学分析为基础的主动营销。纪录片生产将重视调研环节,市场分析将从创意环节开始并且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科学化、工业化生产纪录片。
题材开发注重调研。调研准备充分准确,纪录片后续的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专业团队介入调研环节,除了市场调查还需要结合田野调查,积累原始信息,寻找拍摄方向、内容亮点,团队到事件发生地寻找人物。如纪录片《二十二》,其前期调研是后续制作的重要先决条件,寻找大量素材,找到事件亲身经历者,正是因为团队的调研过程,观众才能透过《二十二》听到老人真实的声音。
题材开发要借助大量数据分析以及用户调查,纪录片不能想当然的生产,要依照国民的喜好以及知识匮乏的领域等进行开发。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纪录片生产题材广泛,人文等纪录片生产技术领先、经验广泛,但对比国外,科技类纪录片依然是国内纪录片生产的一大短板,题材开发的调研要考虑多方因素。纪录片从业者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市场和大众的实际需求,全面、深入地做好调研,掌握受众心理特征,强化市场细分,结合不同需要,进行准确定位,形成多题材的纪录片。
2.1 完善生产链
从制作水平来看,虽然我国的纪录片制作内容精良,不少团队投入大量心血注重内容研发和拍摄,但在纪录片的类型化生产、工业化生产和产业运作,以及在商品化、市场化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纪录片行业要有大发展,不仅仅需要资金的支持和人才的力量,更需要做好流程控制、成本和质量控制,并且掌握产业链的各个核心环节。纪录片行业需要对接国际和国内各种优势资源,在内容和渠道两方面双管齐下,多屏分发,同时扩张,多头并进。创意环节建立纪录片生产数据平台,生产环节细分化,大量制作公司也将投入专业化生产,音响、音效、画面等行业齐头并进,多方合作,拓展传播渠道并与多平台形成合作,打造完整传播链条。
在融媒体的环境下,纪录片产业链的完善离不开互联网平台。尤其是传播环节,各制作方应当积极打造网络纪录片渠道,注重推广宣发。纪录片生产专业化还需要各个环节的各自壮大再依次承接,工业化进程是一个起点,未来纪录片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纪录片生产链的开发与拓展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设立是未来纪录片研究的另一重点和难点。
2.3 注重纪录片营销
如何能让普通受众改变纪录片的刻板印象以及让纪录片大众化,仍然需要去探索。长期有效的营销推广能使得纪录片走向大众视野。首先建立专业营销队伍。电影制造业有着较多的宣发团队和专业推广人员,但纪录片领域的宣传和推广能力显得十分弱势。不少纪录片从制作到推广都由一个团队完成,过于专注内容,缺乏具备专业能力的专业营销从业人员,较多团队市场观念不强,忽视市场调研工作的开展以及市场营销。其次强化纪录片产品包装。较多纪录片制作精良,无论是画面、声音都无比精细,但很多纪录片却存在内容优秀传播力小的情况,酒香也怕巷子深,除了内容的打磨,纪录片也要强调外在包装,重视宣传工作。制作团队要结合自身内容,与市场痛点进行磨合,适当包装纪录片。
2.4 拓展传播渠道,纪录片走进院线时代
融媒体时代,纪录片的传播由单一频道播出到网络平台再到院线推广等多渠道播出,观众能从多平台接受到最新纪录片资讯。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纪录频道收获显微,收视率不高,但却在哔哩哔哩爆红,收获一大批受众,随即团队又将《我在故宫修文物》推上院线。由此可见,通过网络媒体平台的传播,纪录片为观众构建了一个即时互动性很强的模式,并且以其题材内容的多样化获得了成功。我国的电视频道和电影院线上很少播放纪录片,然而在融媒体环境下,纪录片不仅能实时传播还能实现商业变现。国产纪录片产量大幅度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国产纪录片市场逐渐破冰见暖。
3. 结语
在融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呈现出从传统传播方式到互动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的纪录片在生产规模、制作质量、受众与传播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面向未来,纪录片形成完整生产链、打造国际化精品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纪录片工作者要充分现有的纪录片生产环境,把握传播渠道,增加生产动力,完善国内生产链,扩大纪录片国际传播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2018年4月18日
[2]何苏六.融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生态的思考[J].現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6):112-114.
[3]陈露.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纪录片营销的思考[J].视听,2017(10):38-39.
[4]陈烨伟.新媒体背景下影视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及特性[J].戏剧之家,2018(05):110.
[5]刘晴.数字媒体时代纪录片题材开发的趋势[J].中国电视,2018(11):78-80.
作者简介:陈欣瑜 贵州兴义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