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儿童中心化思维实现场景构建

2020-03-30王瑾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1期
关键词:场景

【摘要】根据《2018年中国少儿家庭洞察白皮书》数据,“观看少儿节目”已成为各年龄段孩子们广泛的兴趣爱好,但纵观我国各类少儿频道电视播放情况,动画片占据超过80%。有教育意义的儿童电视节目几乎已经消失在如今国内儿童的视野中。对比50年前的美国,《芝麻街》在电视上就完成了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芝麻街》的成功,离不开儿童心理视角和传播理论。这里笔者以儿童中心化思维对《芝麻街》做文本分析,分析其如何构建促进儿童学习又符合儿童心理的节目场景。发现《芝麻街》在塑造同龄伙伴时能塑造出轻松交流的场景,而成年人角色则对儿童思维做出适当干扰。

【关键词】场景;芝麻街;儿童节目;自我中心化思维

1. 《芝麻街》

《芝麻街》这档儿童学前节目创作于迎来了婴儿潮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1954年美国种族隔离的环境下,少数族裔的孩子很少进行学前教育于是与同龄孩子拉开了“知沟”,于是采取积极行动实现平等的愿望成为《芝麻街》的创作者们一个诉求。除此之外,结合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理念以及中产阶级的焦虑,创作者创立了CTW模式,聚集电视制作人、儿童科学专家、研究人员,创建特定节目,并适时结合实验,对节目进行调整。

《芝麻街》综合了木偶、动画、真人秀、歌舞和短剧等多种表现方式,教授儿童基础知识、促进社会化,帮助学龄前儿童做好上学准备,在50年后的今天还在继续,并已囊括了一百多个艾美奖。

《芝麻街》是有教育意义的,其影响范围最广的证据一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1973年在一个地理上和种族上多样化的样本近1000名3至5岁的儿童做了26周实验发现经常看《芝麻街》的观众对上学准备更充分,没有无聊、不安、被动心理。二是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的“重新联系”研究(Anderson,Huston,Wright,Collins,1998)。这这项研究调查了570名曾经看过或没有看过电视的高中生作为学龄前儿童的芝麻街。结果表明,高中里幼儿园时看过《芝麻街》的学生在英语、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成绩更高。

2. 场景理论结合儿童自我化中心化思维

2.1 “场景”理论的概念提出及发展

传播学者梅罗维茨从社会学家戈夫曼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拟剧理论”延伸出"场景”(situation)概念,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认为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喻国明教授提到场景作为一种人为构设且"被建立”的环境“促使观众由第三人视角向第一人称视”角发生转变拉近内容与观众之间知觉体验与心理感受的距离。郜书锴教授提到,“场景理论的核心,是软要素信息的智能匹配与传播的场景营造。”

受众被赋权,走向自我感知的第一视角是“场景”的意义。走进用户“心理”是核心,这样受众才得以体会到“场景”所在实现场景的作用。那么对与学龄前儿童受众来说,营造场景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他们的心理。

2.2 儿童自我中心化思维与儿童思维下的教育

自我中心是儿童精神的基本特质。婴儿期(从出生到2周岁),婴儿会把周围的世界看成吮吸的世界、注视的世界、抓握的世界。前幼儿期(1—3岁)开始游戏,到幼儿期(3—7岁)游戏成为主导活动。此时的游戏的目的在于儿童按照自己的想象来改造现实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正是这种未能认识“我”的存在使得儿童混淆行为十分明显,即儿童有“把自己和其他东西混淆”这种倾向。儿童无法认识到自身之外的世界,他们的思维停留在自我状态。

这种状态下皮亚杰先生认为社会化的形成具有的规律在于,第一“儿童与同龄同伴在一起时的社会化速度要远远高过儿童与成人在一起时的情况。让儿童与同龄伙伴在最自由、最轻松的环境中说话”。第二“对于成人来说,当一个儿童用我向思维模拟事物时,如果外界进行顺从式的迎合,那么儿童就会认定他的幻想就是一种现实,他人的确能够看见自己的幻想。这样,他便逐渐习惯于这样的思考方式,排斥社会化的思维模式。成年人要重视儿童逻辑特征,阻断儿童逻辑异化过程,这是引导逻辑正常成长的重要方式。”

但现实并非容易,电视节目中如果使用儿童角色将很抹去表演痕迹;电视节目中的成年人通常以主持人的角色出现,又容易成为了故事的主角。而《芝麻街》在此环境下获得成功,笔者研究发现,这两点的表现上完全对应皮亚杰先生觀点。

3. 从儿童自我中心心理分析《芝麻街》场景构建

3.1 同龄人角色行为真实感

《芝麻街》中儿童行为真实感的体现的体现主要在三个方面:自我中心表达、行为假因果性、无顺序性。

自我中心表达在《芝麻街》中的体现非常明显。在每一集节目的开始人物开头总是在对镜头打招呼,首先把小观众带入到节目中。节目的主人公艾摩说话总以“艾摩”作为主语。“艾摩要去玩了”、“艾摩见到你很高兴”,接近儿童自我中心的语言习惯。节目设置小仙女艾比这个角色,虽然艾比总是说自己的魔法还没有完全学好,艾比拥有的魔法棒总是可以变出一些紧急需要的东西,如帮熊宝宝把衣服变干净、帮助自行车商店把自行车修理好,甚艾比在跟宝宝熊解释的时候,利用魔法把宝宝熊和克里斯变成蜜蜂(47季第11集)。

假因果性即是皮亚杰先生称为的“假因果推理”。儿童习惯于把两句没有联系的话合并理解,并牵强地直接混合,得出貌似因果的结论。”比如在47季22集,佐伊想说用手摇摇蓝太累了手会酸就要用脚来吃饭了,就要吃臭袜子味的饭了。

无顺序性是指儿童的行为有时并不会按照大人的“先有框架再添细节”模式。比如在《芝麻街》中小仙女万捉迷藏时候毫无规则的找,所以快找到鲁迪就掉头了;做手链的泰利总是本来只准备做一个手链,然后越做越多;小魔女变起来魔法就会想一出是一出,本来要把莉拉变成公主,就一会儿变成海盗一会变成橄榄球运动员,就算变出了公主衣服,发型也奇奇怪怪的于是再去变出衣服,看到莉拉的鞋子没办法走路于是又变出了马车。

3.2 同龄人动作的情节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儿童通过动作来确立与世界的沟通。在《芝麻街》中虽然主人公大部分是是木偶但是动作性很强。节目片头是以每个动作开始例如新版片头:吹泡泡、跳跃、吃零食。进入场景后也不例外,每一集从一个动作开始,扔东西、玩球等,然后木偶形象会突然看到镜头,会和电视机前的小朋友打招呼。在《芝麻街》中除了故事,在《艾摩的世界》部分会出现“面条先生”的默剧表演,他用高频运动的滑稽的动作向小朋友们展示出各个知识点,让人目不转睛。

3.3. 成年人角色适当干扰儿童自我中心思维

与“顺”相比较而言,“逆”似乎更有利于儿童逻辑的成长,皮亚杰先生把这种“逆”称为“争吵”,并把争吵所来带的挫折看作儿童逻辑成人化的必要催化剂。皮亚杰先把争吵比作儿童逻辑走向成人逻辑的桥梁,足见其对争吵的重视。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有形争吵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争吵方式,就是“思考”。

美国儿童节目的开始,主要人物形象从1952年以博士为主持人的的《叮咚学校》到1955年《袋鼠船长》的老船长形象,再到1968年以主持人父亲形象与孩子坦诚交谈的《罗杰斯先生的邻居》,都以成年人形象为主。1969年《芝麻街》的出现第一次打破了这个局面,将主人公化为灵活的木偶形象。成年人的角色是店员、是修理工,跟现实保持一致,但是配角。在《芝麻街》中作为成年人角色的戈登、胡波、克里斯、莉拉等在每天场景中完成着温柔的“干扰”儿童角色的作用。如43季第1集戈登告诉熊宝宝不能隐藏错误,要诚实,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重要的是要诚实;莉拉鼓励奥斯卡说他画的画有爆炸的感觉;在42集第22集鹅夫人跟小朋友说讲故事;在42季第8集大家想帮助鸡蛋参加橄榄球比赛,但是总是受伤,经过几次尝试,克里斯还是提出了温柔的辩论,提示说鸡蛋的质地,很易碎,这样泰利就明白了。

4 总结

场景理论决定了让受众全身心沉浸能更好地起到传播效果,儿童自我中心化思维决定了儿童进行社会化过程中的规律性。儿童电视节目《芝麻街》的成功是儿童心理學家、媒体工作人员、业界教授共同合作的结果。在儿童教育节目匮乏的今天,儿童教育学理论与传播理论不断发展的今天,是否还能出现杰作令人期待。

参考文献:

[1]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⑶:21.

[2][瑞士]让·皮亚杰.儿童的语言与思维[M].傅统先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

[3][瑞士]让·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页.

[4]龚奎洪.幼童自我中心化思维探略[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3期.

[5]Childrens Learning From Educational Television-Sesame Street and Beyond Shalom M.Fisch,[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Mahwah,,New Jersey,London, 2004.

[6]The impact of sesame street on preschool children: 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30 Years' Research.Shalom M. Fisch Rosemarie t. Truglio Charlotte F. Cole MEDIA PSYCHOLOGY,I, 165-190.

作者简介:王瑾,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传播。

猜你喜欢

场景
试论希区柯克电影的空间设置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汉语语篇英译中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的应用研究
场景:大数据挖掘的新标准
基于场景视角试议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告创新
罗生门下的人性丑恶——解析电影《罗生门》
大学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场景营销研究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
从短片《爱》谈对动画制作中重要因素的处理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