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用户的“异化”现象
2020-03-30张祺
【摘要】微信朋友圈现今已成为了独立于普通人际交往的一种新型交往和获取新信息的方式,但在快节奏的生活里,用户崇尚于微信技术革新带给自身的良好体验,却忽视了自身正被朋友圈逐渐“异化”。文章将基于“异化理论”,对朋友圈“异化”现象进行分析解读,得出“异化”分为用户间的相互孤立和用户本身的“自我异化”,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解析。为防止人们丢失自我以及丧失网络社交的本质意义,用户应该减少对媒介的依赖性,合理的使用媒介,减少“异化”现象。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异化 用户 媒介
1. “异化理论”与媒介异化的内涵
“异化理论”的中心内涵源于拉丁文“异化”(Alienation),它的原意有分离、陌生化、疏远、让别人主宰等多重意义。法兰克福学派首先将异化理论引入大众文化之中,他们中的大多数学者主张这样一种观点:媒体生产的所谓“大众文化”只不过是一种束缚人类的枷锁。他们共同强调异化的“多方面和无所不能性”,这一主张不仅体现在人类的生产过程以及意识形态的关系中,同时还表现在人与自然和人与自身的关系之上。简单地说,所谓异化,主要指具有自我意识及主体能动性的人亲手完成的创造物(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外在于人、独立于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疏远,甚至转过来支配人、奴役人的现象。
而通俗来讲,媒介异化主要是指: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媒介倚靠自身发达的技术特征优势,通过自身对信息的良好参与性和强大控制力,为了达到传播信息的意图和利益,对信息进行改造,从而使得传播出的信息违背了最原始的真实性,转而以其他形态参与到传播过程中。
2. 朋友圈用户的异化现象
在传统的受众观里,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和使用者是一种被动的存在,他们接受的信息大多是传播者的单向输送,即便有反馈,也是少量。在现今的信源和信宿的新型关系里,两者更多是一种互动以及相互反馈的关系,媒介用户有了多样的选择,不再像之前一样由于单向输送信息而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媒体为了生存,需要不断猜测和适应目标用户的注意力习惯,一味的追逐用户喜好。用户逐渐在媒介依赖中迷失了自我,在媒介的不断更迭中,被逐渐“异化”,被媒介所反控。
2.1 “拟态环境”下用户交往缝隙的异化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而我们的朋友圈也是这样一个拟态环境构成的。
在这种环境里,用户间交往的缝隙变得越来越大,正常情况下的缝隙应该是一种“良性”的缝隙,它应该是张弛有度,有正常的交往距离和方式,但当下的朋友圈的交往缝隙呈现出一种“病态性”,通常是指用户在朋友圈这一环境中交往方式和交往内容的扭曲,这也同样是信息时代,技术产品给使用者带来的共同的社会问题。
2.1.1 交往情感的背离
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他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根据这一说法,手机无疑成为人的“综合器官”,相对于传统社会交往而言,微信的出现是革命性的标志,它对空间的无限度扩张和对时间的无节制消费,是以往任何社交媒体难以企及的。
微信的虚拟环境所反映出的是一种虚拟的交往环境,在这种环境里,用户可以自由自在的进行交往,不用考虑自身在现实当中的地位等一系列限制,但长期沉迷于这种半虚拟的网络人际环境之下,现实和虚拟的交融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逐渐淡化与疏离。本意用来交流情感的社交软件却反倒成立疏离人际情感的工具。
2.1.2 交往方式的机械化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主要的交流方式是面对面,因为在这种方式之下,交谈双方不仅可以明确对方话语所表达的意思,而且可以通过交流中的姿态语言和交谈情境从而感应到对方的情感变化。阿尔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过“7/38/55”定律,即信息沖击力1=0.07×言辞+0.38×声音+0.55×面部表情。这个定律是专门针对人类互相交往时对影响其交往方式以及交往能力的各方面综合因素所做的探究。
这个定律是要表明人们在交往活动中语言的力量其实并没有那么强大,更多的是肢体语言,也就是动作表情等一系列非语言符号的辅助。在朋友圈中,人们虽然可以传达自身的情感,但其缺乏面对面的现实环境的衬托,依靠的只是数字化的拟人符号进行信息的交流。虽然有表情包以及语音视频的存在,但其还是无法真正等同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所以说,这个平台之上人们的角色都是重新定义和被定义的,是带有标签的,单一和平面化的虚拟定义,产生了相对于程式化的交往方式,致人与人之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愈来愈少,往方式变得愈加机械化和程式化,无法从其中辨别情感的走向。
2.2 用户自我角色的偏离
除了用户间交往缝隙的的增大,朋友圈给用户自身也带来了内部的异化。对自我认识和定位的模糊,使得自我角色产生了一定偏离。
2.2.1 主体能动性降低
朋友圈用户具有主体性,用户自身具有能动选择性,微信朋友圈定义了许多不同的功能,能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同的用户体验,达到娱乐效果,例如“分组”板块,但是微信的分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自由定义和选择组成员和重新定义自身,缺乏客观性。用户的身份在朋友圈里变得多重而非单一,不能正确的定位自身,最后导致用户的主体能动性降低。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这样阐述:人类的欲望与动物欲望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想要得到他人的承认,希望成为他人想成为的对象,获得他人想获得的东西。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朋友圈用户最开始是通过与其交往的对方所对自己形成的印象从而在朋友圈里重新“塑造”自我,力求达到好友心里的模样,这种现象就正如拉康的理论阐述。简单来讲,就是用户自身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得到相应的信息,关于自身的,也有关于他人的,他们将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深度加工,从而在朋友圈里呈现一个新的“自我”,这个自我是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用户的具有新型特征的“自我”。
2.2.2 主体的自我蒙蔽
在我们的周围,朋友圈作为最重要的社交媒体,存在这样一种情景:朋友圈的生活看似丰富多彩,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中的多数人生活的极其平淡,偶尔将生活中的小趣事放大,便成了朋友圈生活的主流。
随着时间的累积,朋友圈逐渐使得人们不能确切的表达和认识现实世界的生活。许多人沉溺于朋友圈,试图将此处作为自己心灵栖息的地方。当人们在某个社交网络获得足够的满足感,会越来越抵制他们的思维和认知回到现实世界,他们在自己建造的虚拟世界里无法逃脱,在朋友圈里创建多个虚拟身份,渐渐拒绝接受现实中真实的自己。越来越多的人将现实生活的社交变成了朋友圈的互动,社会关系通过朋友圈的互动来维持,因此朋友圈的人际关系也代替了社会关系。他们可以和朋友在千里之外侃侃而谈,而当真正的坐在彼此的眼前,却总是显得面面相觑,就导致用户在自我蒙蔽中将现实生活越推越远。
3. 朋友圈用户的异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在人情社会中,只有在整治好了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的标准之后,才能建立广泛的社会信任机制。哈贝马斯曾经提出这样一种观点,他认为在现实社会里,理想化的语言情境下,能够在一个问题上达成相应的共识,其最主要的方法途径便是不同主体间的互动交往是在相对真实、合法和有效的条件下进行交流。而朋友圈所提供的虚拟化环境让用户不用考虑时间空间的制约,为人失去人性提供了空间,更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用户道德的丧失。
虚拟化交往,导致用户间的交流也并非是真诚的,并不能得到相应的等价的信息,所以朋友圈的交往形式极度缺乏内容和相应的信息深度。“微信依赖”越来越严重,阅读信息的大量分散使人们的思维越来越单向,病毒性的微信营销、“有毒的心灵鸡汤”、未经测试的传闻、未经考证的各类谣言引发信息污染,更有微信犯罪造成人们物质和身体的损害,用户在微信建立其生存逻辑的过程中逐渐被“分离和异化”,阻碍了人们全方位发展。
4. 结语
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型媒介平台也通过对信息的选择与加工向人们呈现了一个媒体建构的拟态世界,这种虚拟与现实世界的交互活动满足了人们的参与感,但长期如此,就会导致用户沉迷在虚拟的朋友圈环境里无法自拔。朋友圈对用户的影响,一是异化了部分用户自身,使其自身主体性丧失。二是异化了朋友圈用户群体,使其交往的双方在相互间疏离,二者都是朋友圈用户被异化的表现形式,前者是单向性的,后者则是交往主体间的互动被异化。正如某些学者提出的当今泛娱乐化的现象,人們通过各种娱乐移动终端,就如日常依赖于朋友圈这种媒介形态一样,用户通过这些进行自我麻醉,从而依赖于此,不能自拔,逐渐被媒介异化成失去了自我意识的“媒介人”。但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是正确的,这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坏还需要人们自身来约束和衡量。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赵红勋.媒介技术范式下微信客户端的异化表征与生存路径.[J].现代视听.2006年.
[4]夏临.移动接收终端使用的异化现象探析.[J].新闻界.2015年22期.
[5][日]福原泰平,拉康著. 王小峰译.镜像阶段.[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年.
[7]胡晓萌,李心雨.浅析微信朋友圈之人的异化.文化学刊.[J].2015年.
作者简介:张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