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大简《诗经》“侯六”续考

2020-03-30夏大兆

北方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国语左传诗经

[摘 要] 无论是春秋时期的晋国,还是战国时期的三晋地区,《诗》学传授研读活动都是极为活跃的,我们认为,安大简《诗经》极有可能是流行于晋地的而由楚人抄写的一个摘编本。

[关键词] 《左传》 《国语》引诗 晋楚交兵 楚材晋用 子夏传诗

[中图分类号]I20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541(2020)01-0005-11

我们在《安大简〈诗经〉“侯六”考》[1]一文中认为,简本的“侯”指的是晋,《侯》六篇是晋诗。安大简《诗经》底本可能是晋国的一个抄本或摘编本,流传到楚国后,楚人将其重新抄写。当时限于篇幅,未能进一步展开论证。今补证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春秋晋国,是西周诸侯封国中,历史最久、侯爵傳位最多、文化底蕴且又最为厚重的诸侯国之一。晋(唐)始祖唐叔虞,受先祖后稷播百谷的熏陶,关注农耕,发展嘉禾,创下了‘唐献嘉禾的业绩。其子燮父改唐为晋,不仅有了晋与三晋之称谓,而又创下晋与三晋文化的历史渊源。晋第九位国君穆侯,曾辅佐周宣王伐条戎和伐千亩,为辅助周天子立下护驾之功。第十位国君晋文侯帅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勤王,败犬戎,继周祀,保平王东迁,肇建东周,为周王室立下再造之功。随后,曲沃武公伐翼,进行社会变革;其子献公拓疆,跻入诸侯四强。迨至晋文公,继齐桓公之后,做了中原霸主,成为春秋五霸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霸主。故而,春秋晋国不仅有丰富的源远流长的唐尧文化、西周文化作支撑,而且还有辉煌的、独一无二的霸主、霸权文化相融合、相贯通,形成了底蕴厚重的晋与三晋古文化源流”[2]。苏秉琦先生认为,晋文化是“中原古文化与北方古文化两大古文化区系的重要纽带”,“对于‘纽带一词,如果我们仅仅理解为桥梁,或连接点,未免过于简单化了。实际上,它的重要意义远不止此。由此而产生的中国古文明的‘火花才是它之大不平凡的所在”[3]。李学勤先生认为:“从考古材料考察,春秋时期的晋国文化相当先进,而且和周有密切的关系。”[4]

一、《左传》《国语》晋人、楚人引诗

《左传》《国语》是先秦典籍中保存晋、楚两国史料较多的文献,我们从中钩稽相关引《诗》材料制作了以下诸表 。

两书中记载晋人共引诗57次,除去其中1次重复记载,共计56次。其中,引雅诗41次、颂诗7次、风诗6次、逸诗2次。在周王朝宗亲中,鲁、卫、晋最亲,晋国承袭了宗周的礼乐文明。晋国重视礼乐文化建设,“文公以诗书礼乐教民,是以成伯主也。春秋行军用兵之道,本诸诗书礼乐,此切于时务者也,盖君子修德于礼乐,遂能稽义于诗书,德可以正身,义足以制事,用以教民行令,故国之利生焉,而非后世之止于记诵,或为举业之资也,是诗教何曾之于春秋哉!”[5]所以日渐强大,继而能一战而霸,使晋国在文公之后的整个春秋时代成为唯一一个能够领导中原诸侯西抗强秦、东抗强齐、南抗楚吴、北御戎狄的国家。晋人在外交活动中频繁地引诗、赋诗,上至国君,下至卿大夫,无不表现出对《诗》的熟谙。

两书中记载楚人共引诗24次,其中,引雅诗15次、颂诗6次、风诗2次、逸诗1次。西周末,楚国还是一个混迹于蛮夷之间的小国、弱国[6]20,《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子革答楚灵王问曰:“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但到春秋时期,楚国开始强大,主动积极地学习宗周礼乐文明,努力想得到中原华夏文化圈的认同与接纳。

《国语·楚语上》记载,庄王使士亹傅太子箴,问于申叔时,叔时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且夫诵诗以辅相之,威仪以先后之,体貌以左右之,明行以宣翼之,制节义以动行之,恭敬以临监之,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其可兴乎!夫子践位则退,自退则敬,否则赧。”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晋、楚邲之战后,潘党建议楚庄王修筑京观,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其三曰:‘铺时绎思,我徂求定。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观兵以威诸侯,兵不戢矣。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无德而强争诸侯,何以和众?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以为己荣,何以丰财?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其为先君宫,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今罪无所,而民皆尽忠以死君命,又可以为京观乎?”

以上材料表明,楚庄王对《诗》十分熟悉,且听从申叔时建议将其作为教育太子的教材,结合表3、表4可以看出,《诗》在楚国已全面流行开来,上至楚王,下至县尹(公)均能出口言《诗》。

二、晋楚交兵与楚材晋用

春秋中晚期,王纲解纽,礼崩乐坏,天下失序,晋、楚两国为争夺霸权而交兵长达近一个半世纪之久(见表5)。

晋、楚交兵的同时,还伴随着双方人才和文化的交流。《国语·楚语上》记载“蔡声子论楚材晋用”:蔡声子“还见令尹子木,子木与之语,曰:‘子虽兄弟于晋,然蔡吾甥也,二国孰贤?对曰:‘晋卿不若楚,其大夫则贤,其大夫皆卿材也。若杞梓、皮革焉,楚实遗之,虽楚有材,不能用也。”接着向令尹子木讲述了楚国历史上四次人才外流的事,这些人才都是由于当权者是非不分,才含冤负屈逃离楚国,得到晋国重用,反过来又危害楚国 。

鉴于安大简《诗经》具有明显的楚文字风格,我们在《安大简〈诗经〉“侯六”考》一文中推测其底本可能是晋国的一个抄本或摘编本,流传到楚国后,楚人将其重新抄写,但现在看来,亦有另一种可能,即是流亡到晋国的楚人所抄写。

安大简《诗经》“侯六”之下有“ 鱼寺=”,应读为“作吾之诗”。简文“作吾之诗”下又有“鱼者索人见,隹心虫之,黍者虫之”,疑读为“吾者昔人见,谁心忡之,余者忡之”。

“索”,读为“昔”。《周易》震卦上六“震索索”,马王堆帛书本作“辰昔昔”;《周易》履卦初九“素履”,马王堆帛书本作“错礼”。此句宾语前置,疑正常语序应是“昔人见吾者”或“吾者见昔人”,古代汉语中人称代词在非否定句中一般是后置的,但也有前置的现象:“岂不尔受,既其女迁”(《诗经·小雅·巷伯》)、“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俾予靖之,后予极焉”(《诗经·小雅·菀柳》)。

《毛诗》中多有相似例句:“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魏风·园有桃》)、“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周南·汝坟》)、“大夫君子,无我有尤”(《墉风·载驰》)、“玁狁孔炽,我是用急”(《小雅·六月》,郑笺:“故王以是急遣我。”)、“我心忧伤,念昔先人”(《小雅·小宛》)。

隹,读为“谁”,如《上博一·缁五》“隹秉或[成]”读为“谁秉国[成]”;《上博五·姑四》“隹欲畜女”读为“谁欲畜汝”。

《说文》分虫、 、虫为三字,但古文字材料中经常单复无别。虫,通虫,读为“忡”,《楚辞·九歌》:“极劳心兮 ”,《考异》“ ”一作“忡”;《诗·大雅·桑柔》:“征以中垢”,《韩诗外传》五引“中”作“虫”。

黍,读为“余”,第一人称代词。《吕氏春秋·先识》:“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也”,《说苑·权谋》“屠黍”作“屠余”。《周礼·地官·委人》:“凡其余聚”,郑注:“黍当为余,声之误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索隐》:“《楚辞》‘黍并作‘余。”

《毛诗》中多有相似例句:“谁其尸之”(《召南·采苹》)、“谁谓雀无角”“谁谓女无家”(《召南·行露》)、“忧心忡忡……我心则降”(《召南·草虫》)、“不我以归,忧心有忡”(《邶风·击鼓》)、“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小雅·出车》)。

若读为“吾者昔人见,谁心忡之,余者忡之”可信,则句意可理解为作者见到了昔日友人,为国事忧心忡忡,故写下此诗。由于本句与“侯六”、“作吾之诗”写于同一支简上,“侯”指晋,则本句有可能是针对当时晋国国事而言。据《左传》昭公三年(前539年):“叔向曰:‘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仇。栾、郄、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晏子曰:‘子将若何?叔向曰:‘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晋公室不断衰弱,卿大夫之间倾轧兼并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三家分晋。从公元前536年,晋平公二十二年,晋始设六卿,至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灭晋,先后历时长达一个半世纪。这个时间段正是《诗经》结集形成定本的时段,也与安大简《诗经》年代大体一致。

三、子夏居西河与三晋诗传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三家分晋后,魏国在三晋中最先崛起,是战国早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家。魏文侯尊师重教,选贤任能。《史记·魏世家》记载:“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史记·儒林列传》记载:“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

《礼记·乐记》记载子夏与魏文侯论乐时多次引《诗》,《韩诗外传》卷八还记载了魏文侯与苍唐关于太子击的一段对话,对话中多次引用《诗》说明了《诗》在魏国备受重视,并广泛传播于三晋地区[7]。20世纪70年代,河北平山县发现的中山王 的墓葬中三件刻有长铭青铜器(中山王方壶、中山王鼎、 壶)多次引用了《诗》 。

《诗》是孔子教育弟子的重要教材,孔门弟子中善《诗》之人当不在少数。据《论语》记载,子夏、子贡都因为善说《诗》而得到过孔子“始可与言《诗》已矣”的表扬。 《韩诗外传》中亦有孔子与子夏讨论《诗》的记载。孔子的众多弟子《诗经》学史上留下声名的,只有子夏一人而已。

《诗》传至汉代,形成齐、鲁、韩、毛等四家。后齐、鲁、韩等三家逐渐亡佚,唯《毛诗》流传至今,《毛诗》的传承与子夏高度相关。

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曰:“《毛诗》者,出自毛公,河间献王好之,徐整(吴太常卿)云:‘子夏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薛仓子,薛仓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间人大毛公,毛公为《诗故训传》于家,以授赵人小毛公”,“一云:‘子夏传曾申,申传魏人李克,克传鲁人孟仲子,孟仲子传根牟子,根牟子传赵人孙卿子,孙卿子传鲁人大毛公”。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云:“孔子删诗,授卜商,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荀卿授鲁国毛亨,毛亨作《训诂传》,以授赵人毛苌。”

《后汉书》卷七四《徐防传》记载:“防以《五经》久远,圣意难明,宜为章句,以悟后学。上疏曰:臣闻《诗》《书》《礼》《乐》,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于子夏。”

關于《毛诗序》的作者,自汉迄今两千年来争论不休。郑玄《诗谱》认为《大序》子夏作,《小序》子夏、毛公合作。王肃《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注曰:“子夏叙《诗》义,今之《毛诗序》是。”唐孔颖达《毛诗正义·棠棣疏》引《郑志》曰:“此序子夏所为,亲受圣人,足自明矣。”宋代以前学者多认为《毛诗序》为子夏所作。

综上所述,无论是春秋时期的晋国,还是战国时期的三晋地区,《诗》学传授研读活动都是极为活跃的,所以我们认为安大简《诗经》极有可能是流行于晋地的而由楚人抄写的一个摘编本 。黄德宽先生认为:“简本这些线索表明,战国早期之前《诗经》定本就已经形成则是毫无疑问的。虽然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就有了定本,但传授既非一家,转抄也必经多人之手。”

春秋战国时期,以晋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文化,与以楚文化为代表的南方文化,正在加速交流、融合,从而形成华夏文化的核心,直至今日,这个“轴心时代”形成的精神文化仍在哺育着我们。这也是我们研究安大简《诗经》的意义所在。

附记:本文曾在美国圣母大学学术会议“Reading the Excavated Poetry (Shijing 诗经) from Early China”(2018.10.25-28)上宣读,颜世铉、来国龙、蔡亮、柯马丁、罗斌等先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此一并致谢!

[参 考 文 献]

[1] 夏大兆.安大简《诗经》“侯六”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2]景元祥.三晋史话序[C]//刘合心.三晋与春秋晋国.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

[3]苏秉琦.谈“晋文化”考古[C]//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4]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曾勤良.左传引诗赋诗之诗教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6]张正明.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马银琴.子夏居西河与三晋之地《诗》的传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A Proceeding Textual Research on “Six Poems of Hou”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Anhui University Manuscript

Xia Dazhao

Abstract:  The theory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teaching and reading activities were extremely active at a level that whether the Jin Stat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r the three Jin area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so we believe that the Book of Songs in Anhui university manuscript is most likely an excerpt copied by the Chu people that was popular in Jin State.

Key words: Tso Chuan  the quoting poems in Airs of the States the war between Jin and Chu talants of Chu being made use of by Jin  Zi Xia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Book of Songs

猜你喜欢

国语左传诗经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从善如流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
容祖儿《一百个我 国语新曲+精选》
巧用《诗经》解难题
《左传》笔法
妈,你好
Contents and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