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研究

2020-03-30胡治华

新一代 2020年3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中学语文新课程

胡治华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一直都是弱项,对学生的古诗词文学素养的形成和学习兴趣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古 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门,代表着我国古典文学文化的精华。学生无法掌握良好的古诗词知识和素养,对我国文化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围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有效性的研究,为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课程;教学策略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初中阶段加强古诗词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了解汉语词汇在古诗词中的应用,感受古诗词中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分析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感受到其呈现出的语言魅力,获得美的体验。初中生还处于生活观、价值观的塑造期,在审美观念上还缺少独立性,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或他人的影响,对美的体验有时候也是从表面现象来判断,对事物的内在价值还没有形成充分的认知。古诗词作品大多以精简的篇幅和内容来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内涵,在理解内涵的过程中,仅仅从字面理解难以达到一定深度,而需要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来进行联想,去不断体会其中的深意。从这一点来说,古诗词为初中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提升,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简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意境教学的渗透

提升初中生的美学鉴赏能力我国古诗词是一门非常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典故、文学理念、文学修养、历史背景,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性格特点等内容。如果单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教学,很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这个工作量过于庞大且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执教人员可以考虑以塑造意境、分析情境的方式,再现古诗词中的意境美,让学生直接面对这种意境和情境,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提升。以李白的《赠汪伦》为例,这个故事很简单,也很生动,蕴含了真挚的情感,对初中生来说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可以为大家模拟这个场景,让大家体会这一赠别诗中大诗人李白的细腻情感,感受那种质朴的情怀。还可以从中延伸出友情的可贵,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的友情之道,对比分析古今友情文化的差异。简单的一首诗,蕴含的道理、话题和文化背景非常丰富,学生若能深刻了解这首诗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水平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诗歌中,作者通常以艺术形象来传达自身的情感,并在字里行间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诗歌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准确把握诗词意境。例如,在《天净沙·秋思》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片,并要求学生谈谈对秋天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秋天萧瑟之感。其次,展示“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并配合播放《二泉映月》曲目,通过画面与音乐,将秋景的萧瑟与独行之人的孤寂完美融合,把学生带入到萧条、孤寂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的思乡情,感受通过“枯藤”“老树”“古道”“瘦马”和“夕阳”等意象展现的深秋景象。教师利用音乐与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断肠人在天涯”的愁绪,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游子的孤寂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教师结合诗歌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词中的情感,由表及里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品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较多的课外篇目,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将这一要求作为教学改革的依据,在课堂内外积极引导学生搜集与语文学习相关的资料,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创造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例如,在《过故人庄》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品读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该活动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诵读理解,教师为学生播放朗诵音频,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并要求学生集体诵读诗歌,激发其学习诗歌的兴趣;第二阶段为分类对比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对《过故人庄》进行归类,并与同类诗词进行对比。《过故人庄》属田园诗,教师可选择陆游的《游山西村》,要求学生对两首诗词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诗人情感的理解;第三阶段为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田园诗,要求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关于田园诗的系统知识框架;第四阶段为分组探究,學生充分了解田园诗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以“田园诗中诗人如何表达淳朴自然的田园风”为话题,要求各组学生根据搜集到的材料进行讨论。

三、结束语

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资源解读背景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的品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使学生充分感受诗词的魅力,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戴建英.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

[2]王汝飞.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5):62-62.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中学语文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