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问题研究

2020-03-30杨参天

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评教艺术设计

杨参天

摘要:发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应对措施与办法。立足教育学、心理学、艺术设计学及长期的教学实践,专业认知与规律性思考总结,通过部分实践情况分析问题,对评教进行问题优化。提出部分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法。该方法可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给予一定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艺术设计 专业基础课 评教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1-0119-03

引言

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注重“教”与“学”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人文精神和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差异较大。学生评教是通过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师的授课和学习体会、收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一种双边活动。学生评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教师所上某课程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欢迎程度,但会由于诸多原因会导致评教结果的失真和异化。本文结合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总结了学生评教问题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有关问题的建议性应对措施和办法。

一、鸟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工作

(一)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评教基本现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在积极实施学生评教工作,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也不例外。“学生评教”的意义,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学生是受教育者,有提出意见的相关权利,教师更应该倾听学生对授课的意见和建议。从社会学角度看,关注生命成长,提高生命质量,培养人文精神,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社会责任。作为艺术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学生评教”是学生对学校专业学习意见的反馈,能从某方面间接反映教师教学情况,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装饰图案等,很多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对教师进行评教时采用教务统一的评价标准,没有根据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课程特点和职场要求细分课程类型评教体系。专业基础课自主性与教务实行统一的学生评教存在较大矛盾,专业基础课程的实施方式与学校教务制定的评教标准产生不协调性,多数院校把专业课评教标准制定权交给教务部门或行政部门,组织并要求学生评教,或座谈形式评教、或表格纸质无记名形式评教或网络形式评教等,学生评教的结果影响教师的晋升、奖励、评优等,甚至决定教师的去留。其标准制定后,教师须按这些标准满足学生要求,让学生喜欢教师,在评教中才能给较高的分数。多数院校不论学生基础,地区差异,师资水平,在学科、专业等方面,采取一刀切、各专业统一评教标准的办法,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

(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评教基本问题。基于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特殊性,通常一方面讲授学生基础与理论部分;另一方面教授学生技能操作、动手实践、实习实训等内容。很多院校并没有划分专业课理论部分的评教,也没有细分专业课实践、实验及技能部分的评教。评教标准多由教务行政人员制定,并非经过广大专业教师和相关专家共同研讨制定,其标准更侧重于教师的“教”,并非有效兼顾“教”与“学”,而学生的“学”并不凸显。更谈不上心智认知的教育,教师们想尽办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在课程实施等许多方面不得不向“评价标准”看齐,阻碍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灵活、多样,创造性地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

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评教标准往往侧重于教师的“讲授”,以30个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的评教标准为例,第1项涉及较多的是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态度、讲课方式等。第2-7项涉及较多的是教学准备、讲授水平、进度、重难点、举例、讲解等。第8-10项涉及较多的是作业批改、关心学生等情况。评教标准明显地侧重于教师的“教”,且评教细则较为粗略,轻视学生的“学”。学的到底怎样,学习成果怎样,学习成果达到什么程度等往往没有提及。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态度、知识基础、心理年龄、认知情况等,在学什么、做什么、做的怎么样等最核心的问题上,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评教更多涉及的是表象层面,而思想意识、学艺准备、人文内涵、技术路线、专业收获和艺术理解等方面上几乎没有涉及。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探求研究问题,鼓励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批判精神、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方面的评教参考更是稀缺。

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评教主体误差心理。歌德曾说“我们见到的,只是我们知道的。”也就是说,人的观察有时候并不一定是真实情况,可能是某种表象或片段,更何况我们还有许多未知的。知觉会受到心理活动的多种因素影响与制约,造成我们在认识和评价某事物时存在认知局限与认知误差。同样,学生在评教时由于自身身心的不成熟、专业认知度低和心理等因素的制约,影响评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受晕轮效應影响。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或评价某个人时,由于对象的某一方面特点明显,掩盖了某人的其他重要品质和优点的知觉评价。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在具体专业学习时,专业教师在某一方面,甚至某点的教学,符合了他们现有的生理年龄或心理年龄的认知水平,即评教较好;反之,如果对一位教师的印象不好,或某点授课把握不佳,就会出现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总体较差评价。所以评教并不能如实准确全面地评价一位教师的专业授课,现有评教体系亟待思考和整改。普通本专科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入学前经过调查发现,只有少数是从小坚持,酷爱美术,立志未来从事美术工作的,绝大多数是由于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的落后,家长又迫于高考升学的压力与无奈,学生也出于懵懂和无知,由于高考美术类文化课的分数相对较低,抓住艺体这个救命稻草,从而另辟蹊径,故美术类考生人数逐年暴增。美术生的培训、学习、考试,集训时产生的吃、穿、住、用、行、学、考等繁荣了艺考市场,助长了美术的应试教育风气。美术类高考至今不考美术理论和人文知识,多数考生缺乏艺术理解力与艺术认知能力,多数院校侧重考察学生的技能,如美术艺考往往都考素描、色彩、速写、设计或创作,并未考察学生的艺术认知能力与艺术理解能力。很多考生学习美术只为考上理想的大学,进入高校后,学艺停留在表层技术层面,缺乏艺术思想和人文艺术认知,毕业后从事何种工作并未知晓且对职业迷茫,很多原因致使艺术设计专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转行很多。教育部专家论证提出,中国本科教育有两个传统的不足,一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二是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教育评价唯分数论;二是评价内容唯知识论;三是缺少质量标准。美国一流大学的辍学率用“六年保留率”替代,保持在92%~94%之间,这就意味着延长学业时间后,仍然有8%的学生无法完成学业而不能毕业,而在我国,普通本科高校4年制学生按期获得学位率在90%以上,很多高校甚至高达99%~100%。

(三)受肯定效应影响。肯定效应对具有人格性质的评价时具有的同情心效应。经统计研究发现,当评教对象涉及人和人格因素时,评价者的同情心就会起很大作用。例如某高校艺术设计学专业基础课设计素描的学习,教师会讲授设计素描的重要模块部分的要求和特点,区分并扩展出原来光影素描下的结构素描、解构重组素描、创意素描等内容。还会举例优秀作品观摩,分析画面特点和优缺,并会进行一些现场示范,再鼓励学生们进行大胆创意创新训练,在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定的师生感情。当学生知晓自己的评教将会用于教师职称晋升和人事任免时,并非仅仅将评教信息反馈给教师时,学生的评分及评价就会较高。在具体深入访谈后,得知学生主要是认为教师也不容易,都要养家糊口,何必要为难教师呢。某高校一位身怀六甲的女教师,私下与学生访谈中得知该教师对该课程的授课连重点知识都未曾涉及,而评教却很高,原因就是学生觉得老师都快要生产了,态度又不严厉,作业又少,所以大家都打高分。因此,这种心理降低了评教的客观性,不利于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受郝洛克效应影响。心理学家郝洛克做过一项实验,在四种不同诱因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都会表扬并鼓励;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都会批评训斥;第三组为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于任何评价,只静听其他两组的表扬和训斥;第四组为控制隔离组,与其他三组不做任何来往,也不给于评价。结果第四组控制隔离组工作成绩最差,其次是第三组忽视组,而成绩较好的是第二组受训组和第一组表扬组,其中工作成绩最好的是第一组,并且工作效率和成绩在不断攀升。这就是郝洛克效应中表扬的心理影响对工作的重要推动和在学生评教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本科专业为例,在专业基础课三大构成的学习中,教师首先要讲解平面、色彩、立体三大构成中的基本理论、内容、制作和案例作品,引导并观摩优秀作品,指导学生制作构成作品。教师与学生指导交流越多,作品质量与艺术效果就越佳,评教就越好;对学生制作的作品动不动就批评训斥,还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求重新制作的学生,作品质量与艺术效果较差,并带有敷衍了事的感觉,评教最差;对学生的作品出现的有建设性意义的优点和闪光点,在教师引导下,大胆鼓励并表扬的学生,作品质量与艺术效果最好,评教最优。所以,对于学生评教,受制于不同情况,各种认知层次和各种心理活动,评教的结果会有不同的结果。

(五)评教内容及标准的误区。现国内高校在评教内容和标准上存在较大弊端,学生评教量表并没有区分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专业与课程,几乎全校所有课程所有教师使用统一的量表。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学评教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按照课程的不同教学方式设计的不同调查问题的评教系统,它有小型讲座、讨论课、大型课程、研讨课程、技能与方法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远程教学课程六种量表构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该根据自己不同的学历层次、不同专业方向、学生认知水平、学科特点、课程特点与要求等设计不同类型的量表,比如,理论课程评估指标、人文课程评估指标、技能课程评估指标、专业基础课程评估指标、专业课程评估指标、实验课程评估指标、实践课程评估指标等。如下图即为某高校教务系统学生评教内容,表格内容似乎可以评教任何其他专业,体现不出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情况,存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评教缺陷和不完整性,且较为笼统和缺乏专业性。

教学质量学生评价统计表,如表1所示。

对教师评价分:90.656

参评学生人数:18

有效参评学生人数:16

对教师所有课程的加权平均分:90.514

三、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问题的几点建设性建议

(一)分专业分课程建设评教技术性框架。

1.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可根据不同高校办学理念、层次、评教学生学历层次、专业方向、课程、学生认知水平、学科特点、就业方向等设计出不同类型的评教量表与建议报表。

2.在设计不同类型的评教量表与建议报表前,应广泛采纳一线不同专业教师、同专业教师和同行专家的不同建设性建议与反馈信息。评教结果不应视为教师优劣的唯一标准,对敷衍了事的学生评教应说服整改。对学生进行專业评教培训的同时,可利用学生工作处、学生工作办、工会、产学研中心、第二课堂、学生会、社团等组织机构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和思想道德素质,注重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认清个体就业发展方向等问题。

3.对确定的不同类型的评教量表与建议报表等,应对全体任课教师进行公示,并以无记名形式进行修改完善,直至得到95%以上教师认同并签字方能实施。确定实施的评教量表与建议报表等需对学生进行公示并进行评教培训,对部分学生故意破坏教师名誉及诋毁中伤教师的言论行为要进行严肃整治和教育,情节严重的将依法处理。

(二)评教量表要体现艺术类学科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

1.评教量表在教师是否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与思考、教师是否授以学习方法、教师是否帮助学生看到各种不同学科和现在所学课程之间的联系、教师是否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是否关心指导学生艺术设计作品,学生在某专业课程上的学习体悟等问题上要重点涉及。

2.评教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作品呈现状态、就业拓展能力及学术水平为依据。以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为主的高校评教要特别注重学生课程结束后的专业水准及学术水平的提升情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主的高校评教要体现出应用型的专业特点、专业水准及学术水平的提升情况。学校可以通过教研活动、教学观摩展览、学术成果展览、作品陈列展览等众多活动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实际效果。

(三)评教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在学生评教的同时,教师应评学,也就是学生要评价教师的授课情况,而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逐一评价。给学生的评教量表和给教师的评学量表上,学生的思想态度、学习生活表现、心理年龄、课后学习情况、自学情况、心理情况、作业与实践、职业实训、知识与技能上要重点评教评学。在学什么、做什么、做的怎么样,专业认知水平及动手实践能力是否提升,提升多少等最核心的问题上,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评教要重点侧重。

结论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评教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探求研究问题,鼓励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多方面获取知识、培养批判精神、人文艺术精神,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

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针对其问题,提出了部分建议。在注重“教”与“学”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人文精神和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别敦荣孟凡.论学生评教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14-16.

[2]潘艺林.学生评教有碍大学教师的发展[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6,(12):23-25.

[3]王孝玲.教育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闫胜男.浅谈中西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设计[J].设计,2015(04):143-144.

[5]宁芳.从心理学角度重新审视产品色彩设计的功能[J].设计,2006,(F02):80-83.

[6]周至禹.设计色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赵国志.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专业基础课评教艺术设计
高职院校学生评教工作改进与实践总结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提高普通工科高校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新尝试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微课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
书封与现代艺术
农林专业基础课学习策略探究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
评教应“以评促教”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