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可风档案思想述评

2020-03-30杨颖

办公室业务 2020年2期
关键词:主要内容评析

杨颖

【摘要】王可风作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先驱之一,长期躬身于民国档案管理和研究工作,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历史档案包括民国档案在内的工作方法和理论。本文归纳阐述了王可风档案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了浅要评析。

【关键词】王可风;档案思想;主要内容;评析

一、王可风档案工作经历概述

王可风,早年曾从事历史教学工作,1950年任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次年,被委任南京史料整理处主任,自此大半生都坚守档案岗位,从事民国档案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史料整理处成立初期,王可风带领工作组奔赴各地,接收民国旧档案,至1962年,史料整理处共接收历史档案达220万卷。王可风和同事都对其进行了初步整理,编制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全宗达600多个,同时,他带领同仁将实践中的经验提升到理论层次,主持著录了《历史档案的整理方法》一书。另外,为配合国家“编史修志”事业,他还致力于利用馆藏档案编纂史料。1964年,史料整理处改建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持筹划工作的王可风担任副馆长。

二、王可风档案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档案业务管理思想。王可风躬身于实践工作,参与到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积累了丰富的檔案业务管理思想。其中,民国档案整理和编辑思想是核心内容,对于今天的历史档案工作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民国档案整理思想。解放初期,国内还没有一套整理档案的科学方法可供借鉴。面对庞杂零乱的档案,王可风与同事一边承袭、改造国内传统档案整理方法,一边向苏联学习先进档案科学理论,并结合我国当前档案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摸索出一系列适用于民国档案整理的方法。整理工作开展早期,王可风在工作手稿中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档案整理方法,分为清检、标题、分类校对、编号登记、分类索引、上架六个步骤。这套早期的方法,还没有融入全宗之类的概念,但他立足旧档案的实际情况,提出“清检高于一切,应该作为首要工作”,“分类必须层层深入,先分大类后分小类”等观点,在后期实践中被证明是符合我国档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所列“一案一号”的编号方法,即同一事由的公文编为一号,再将各宗编列子号,后被认为打乱了号码顺序的单一原则,加之受苏联档案科学的影响,遂改为“一宗一号”。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了更好践行“档案应该尽早能为国家使用”的方针,王可风与同仁商讨后,决定使用“两步走”整理方法。第一步判别文件归属的全宗,再进行清理、归类、立卷、标题、编目等工作;第二步编写页码、卷内目录等等。“两步走”方法是苏联全宗理论与我国档案工作融合的成功实践,经实施,整理处短期内整理出了百万卷民国档案,有力配合了党中央的号召。王可风并不囿于已有成果,他带领档案整理人员继续钻研前期工作中的有效实践,概括、总结规律,将前期工作中零散的经验凝练成系统的理论。1955年,由王可风参与主编的《历史档案整理方法》一书详细介绍了一套更为系统科学的整理方法与原则,成功指导了后来的民国档案工作实践。2.档案编辑思想。在档案整理工作期间,王可风留意到历史档案中蕴含大量有价值的内容,他积极利用民国档案来编辑史料,并总结了集中反映其档案编辑思想的民国档案编辑工作“十大步骤”:(1)确定题目。(2)阅读相关书籍和文件,了解这一题目的有关成果。(3)确定中心问题,拟定编辑提纲。(4)查阅档案选材,王可风主张选材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正确的原则与科学的方法要相结合进行。(5)进行材料加工。王可风强调文件汇编要以“保持文件原本的面貌不加改变”为原则,但也需必要的加工,如文件标题,重要问题的考证、注释等。(6)分类编排,系统组织材料。将选用的材料先按照问题归类,大类中再分小类,然后按历史联系顺序排列,使材料系统地组织起来。(7)编写序言,概括出编著的目的、意义和内容。(8)审稿,经由工作组、史料组长和处领导三重审查决定材料的取舍,王可风认为审查方法,应既有民主又有集中,专业与政治相结合,更为行之有效。(9)校对,一般采取一校、二校、三校的办法,保证付印的稿子准确无误。(10)总结经验。王可风是首个对新中国档案史料编纂工作原则与方法做出较为系统阐述的,为后来的档案史料编纂学的创建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档案学术研究思想。1.档史结合思想。王可风是一名史学研究者,又大半生从事档案工作,也是名副其实的档案专家。他编写了《档案工作在历史学中的地位》《历史研究与档案工作》等多篇文章,阐释了自己的档史结合思想。文章多次强调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是研究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他指出古代有名的历史学家多数重视档案,并列举汉代司马迁、唐代刘知己、清代章实斋利用档案资料编史的事例,以古系今论证了档案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同时,他还提出不仅仅档案工作要为历史研究准备有利条件,历史研究工作者也应协助档案事业的发展,二者要加强联系,相互协作,融合发展。2.提出建立一门史料学学科。建国以来,关于史料学能否成为一门科学,历史学界有许多争论。有学者认为“史料工作虽然是科学性工作,但不是一门独立学科,也无法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还有学者提出,“史料工作在历史学范围之内,史料学不必要存在。”王可风对此持有不同观点,他把史料学与历史学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史料学与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都不同,特别是史料学有其自身规律性,因此,史料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是可践行的。现今,史料学学科性质仍在探讨中,但王可风作为学科体系探讨第一人,其对于史料学理论的系统阐述无疑对当代研究史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三)档案人才培养思想。王可风长期从事档案建设,认识到培养新型档案人才是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档案工作者也要争取又红又专》一文中,王可风指出档案事业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档案工作者也要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争取“红透专深”,并谈了要“树立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政治觉悟、培养为各项建设服务的精神、刻苦钻研发展理论科学、创造性消化别人经验、主动与有关部门合作”等要求,着力提高档案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和认识。王可风还提出了“以老带新,共同提高”的方针,以此推动青年档案工作者的成长,使民国档案工作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三、王可风档案思想评析

(一)强调科学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王可风在工作手稿中多次强调,历史档案工作一定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性和政治性统一原则。他指出档案是一门科学工作,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原则,不能采取不顾客观需要,不讲主观条件的做法,档案工作者要熟悉一切档案科学方法与原则。他还提出档案工作具有政治目的性,即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对于旧政权档案,尤其要以正确的政治态度分析和运用资料。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工作中,王可风始终坚持理论结合实践,这也是他的思想所体现出来的最突出的时代特色。首先这一特征体现在他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来作为档案工作的首要指导思想,并在具体实践中始終奉行。其次,体现在借鉴和吸取中外档案理论成果上,尤其是苏联档案科学理论。他拒绝教条主义生搬硬套,而是在详细分析和仔细研究的基础上寻求国外理论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契合路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科学理论成果。

(三)以服务社会为出发点。王可风主张开放已经完成整理、编目的民国档案,使其能有效地为政治、科学和实际工作服务。他指出:“档案工作应该保密,应该特别注意安全保管,这是无疑的。但档案工作也应该密切与社会主义建设、与生产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更好服务社会,真正实现档案效用。”王可风反对仅仅为了保管而整理档案,他积极带领工作处的人员利用民国档案编纂史料,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和建设。

(四)注重对中国传统档案思想的发掘。王可风不仅积极学习国外档案科学方法和理论,也注重对中国传统档案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他说:“中国档案工作有悠久的历史,其中不少经验值得今天吸取”。他在工作手稿中多次引用古代学术家的档案思想来论证自己的理论,还专门编写多篇文章介绍古人的档案实践经历和思想理论,并强调要继承前人档案理论成果中的有用部分,合理运用到现代档案工作中去。

(五)具备前瞻性意识。王可风高瞻远瞩,对档案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规划意见,尤其是主持筹划了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建设。1956年,此时南京史料整理处的档案工作刚刚初具规模,他就前瞻性地提出了要朝着档案馆的方向发展,并按照档案馆的要求规划工作处。在《关于南京史料整理处12年远景规划的意见》等文章中,他详细介绍了工作处未来的组织编制、主要业务、制度建设、人员培养等一系列规划的开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档案工作发展远景的卓见。

(六)具有开创性意义。关于史料学是否是一门科学,王可风持的意见是史料学可以成为一门科学。他是最早从学科理论的高度提出建立史料学学科的,扩展了档案学的研究范围,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具有开创性意义。

四、结语

王可风的档案思想,凝结于长期档案工作实践,也是对国外档案理论进行本土化探索和研究的成果。他提出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由于时代局限不免存在缺点或错误,但他紧跟国际档案工作理论动态,不断加以改进。王可风在实践工作中钻研档案科学理论,深谋筹划档案工作未来发展,为我国档案事业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施宣岑,华明.王可风档案史料工作文集[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

[2]朱兰兰.王可风的档案学思想探析[J].档案学通讯,2014(04):101-104.

[3]张江义,吴红玲.试析王可风的民国档案整理思想[J].档案,2014(02):53-55.

[4]蒋梅.王可风与民国档案的编研工作[J].中国档案,2013(07):78-79.

[5]刘萍.王可风与中国史料学学科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1(03):82-90.

猜你喜欢

主要内容评析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现代化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组织管理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罗辀重教育思想探析
《共产党宣言》主要思想的当代解读
刍议水利工程验收档案资料的整理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
2012年高考四川卷理科数学第22题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