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30姜海英
姜海英
摘 要:在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一些生动具体的事例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讲解即为应用案例教学法。本文将分析案例教学法在特殊教育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应用意义,并对如何更好地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特殊教育 语文教学 案例教学法 问题与对策
特殊教育学生在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等方面相较于正常学生都有明显落后,因此,在实际教学实施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能力,更要考虑应如何更加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在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能够很好地针对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抽象、枯燥的问题,在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理解能力都能得到很高的锻炼以及提升。除此之外,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审题阅读的过程中,还能熟练地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特殊教育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案例教学法由于上述所述的优越性,在特殊教育語文课堂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笔者发现仍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案例的选择不够恰当、分析不够深入、所选案例的类型过于单一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对案例的选择不当,不仅体现在案例内容选择上,也体现在案例形式、方式选择上。[1]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许多老师常把案例分析形式化,当作本课学习内容的导入,忽略了案例分析本身的价值,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常常不会精挑细选,而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如此选出的案例很可能与本节课所学内容不能紧密贴合,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案例分析不够深入也是课堂中常出现的问题。许多老师常常把案例与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联系、说明,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和思考后,案例分析就结束了。这样安排,学生对案例只能进行浅显的分析,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案例分析缺乏兴趣与重视,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再次,特殊教育语文教师在案例的准备过程中,容易过度强调学生能力局限性,忽视对案例类型和形式的把控或案例的探索研究作用。
以《实用语文(十七册)》第二课——《桃花溪的倾诉》为例,本课主要是讲述了在垃圾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下,生活环境遭受重大威胁,很多教师在讲述此课时只是展示几张河流污染,鱼虾死去的图片作为课堂导入。笔者认为这样的使用案例不足以充分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笔者在此处选用更加多样化、多维度的案例,除了河流污染图片以外,还展示了实际的新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也请学生来讲述自己的家乡是否有这样的场景,家乡人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等等。笔者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如此一来,既考虑到了特殊教育学生的差异性,又能够充分利用案例引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在特殊教育语文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特殊教育学生在独立思考以及注意力集中方面比较薄弱,而语文教学内容又相对于其他科目更加抽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让原本抽象的文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化,提高学生集中注意力;除此以外,案例教学法的互动沟通性也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发表自身对于案例的见解,更好地培养特殊教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2]案例教学法的互动沟通性不仅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更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班级的学习氛围。
四、案例教学法在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提升对策.
1.案例的选择要与课标主题紧密结合
语文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之前,应当充分的研究课标的目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构建出整体的教学知识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设计,使案例的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
2.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为案例设计目标之一,保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示案例后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并进行探索。
3.灵活的运用身边事作为案例展开课堂教学,让语文具体化
语文老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时,可以充分调动自己身边的资源,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具体。以《实用语文(十七册)》第十一课——《现代化的上海地铁》为例,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课前的周末和父母一起乘坐青岛地铁,并且拍照或写一篇日记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运用身边事作为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分享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合理使用人物传记的相关素材,提高案例教学的趣味性
人类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特殊教育语文教材中常常有很多的历史人物知识。语文教师除了讲解课本上的内容之外,还可以拓展人物的相关知识,通过他们的典型事迹和精神情怀来促进课堂内容的丰富化,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实用语文(十七册)》第十三课——《毛主席在花山》、第十四课——《周恩来的故事》这两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人物传记作为教学案例,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对毛泽东、周恩来两位伟大人物形象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念和方向,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的精神健康。
结语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集创新性、有效性、实用性三者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在特殊教育语文课堂中有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在对案例设计进行选择时,需要充分的分析、掌握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案例,通过多方互动、递进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刘惠,王安平.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中的案例教学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82-84.
[2]郑淑芬.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实施环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8,3(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