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管理在劳动就业服务中的作用分析

2020-03-30毕芹梅

办公室业务 2020年2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

毕芹梅

【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国档案就业形势与就业档案管理形势,提出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措施,力求通过构建就业档案管理信息网、完善就业服务模式、促进下岗职工档案管理社会化等方式,使档案管理在劳动就业服务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实现就业信息一体化管理,促进就业服务顺利开展。

【关键词】档案管理;劳动就业;信息一体化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就业问题较为严峻,个体就业不但与自身利益相关,还关系到社会安定与和谐。在劳动就业服务中,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但目前我国的劳动档案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对此,相关人员应积极转变思想,深刻而清楚地认识到档案管理在劳动就业中的作用,以此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一、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就业问题是全世界共有的问题,我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他国相比,在就业问题方面更加严峻和复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就业工作始终坚持以民生为本的理念,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民生实际需求,大力推动就业改革与发展,通过制定一系列就业政策,实现就业与经济发展间的良性互动,在长期探索之下,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发展之路,受到全世界的共同关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就业规模不断扩张,结构更加多元化,以近十年为例,在2008年到2018年的十年间,城乡就业人数增加7千多万,达到9.8亿人。第一产业人员比重逐渐降低,从以往的50%降低到37%,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其中,前者已经从22.5%增加到28%,后者从27.5%增加到35%。

同时,劳动力素质也在不断提升。据调查,2018年大学生毕业生数量超过2008年6倍有余,全国技能劳动人员数量达到3.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将近1亿。在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随之提升,近十年的劳动者收入已经增长2倍有余,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已经增长1.5倍。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发展态度也十分乐观,近十年人均GDP已经同比增长4.5倍。同时,在就业政策与工作体制等方面也不断更新和完善,就业逐渐朝着系统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在职业能力与就业服务等方面不断增强。劳动就业中心作为社会就业机构,具有职业指导、劳动资源管理、就业保障服务等职责。近年来,在引导下岗职工再就业、构建有利于就业的政府体系、完善就业服务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可喜成绩,这离不开就业档案管理者的辛勤劳动,因此提高就业档案管理水平,可对完善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二、档案管理在劳动就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相关管理部门对劳动者档案信息管理不到位、管理者自身意识缺失、水平与素质较低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与优势很难得到充分发挥,抑制劳动就业服务水平的提升,为劳动就业的顺利高效开展带来较大阻碍。对此,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使就业档案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构建就业档案管理信息网,实现一体化管理。现阶段,就业档案管理工作应加强与先进信息技术间的联系,构建就业档案管理信息网,提高就业档案的作用与实用性。1.就业保障信息管理。就业管理中心应将就业信息管理纳入主要工作中,采集和汇总求职者信息,并构建档案数据库,为求职者信息查询提供便利,主要包括求职者的基本信息、求职情况、具备的技能水平等等。将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可依托数据库促进劳动就业的顺利开展。2.对求职者进行系统分类。就业中心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求职者进行分类,为求职者介绍相关职业,并对求职者进行技能培训,在互联网基础上根据求职者实际情况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提供最为准确、科学的职位建议,帮助失业者尽快重新步入工作岗位。在数据库中对求职者的基本信息、专业、求职意向等进行记录,为其提供最为合适的岗位,明确其就业方向。3.网络档案管理。以往纸质档案较为厚重、容易损坏和丢失,且占地空间较大,信息查找不便。现如今,就业中心采用网络技术,将纸质档案整理后录入计算机中,实现就业档案信息的网络化传输,真正消除“信息孤岛”现象,使信息交流和共享成为现实,便于档案查询、统计与管理,还可通过档案系统对相关文件进行公告,包括劳动行为监察、就业现行规划等等。4.分级信息管理。就业中心可充分发挥不同部门间的信息资源,与管理者进行沟通与交流,构建三级信息管理机制,由劳动者、政府与市场三个级别构成,对各级工作者进行有力检查与监督,做好基础性工作,强化档案管理、定期发布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有力依据。

(二)完善就业服务模式,促进就业服务顺利开展。就业中心可借助网络渠道对现行的劳动政策进行宣传,也可通过制作公告、版面、宣传画等方式,面向社会中全体求职者宣传近期劳动就业保障政策,包括职业规划、劳动者权益、劳动法普及、劳动仲裁、安全监督等等,使劳动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使失业者能够尽快找到新工作。就业中心还应充分发挥求职者的档案信息,有效解决工作岗位数量少、无保障、岗位竞争激烈等问题,上级部门还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扶持,使求职者面临的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业中心将档案信息进行分类,针对求职者适合的工作类型、所在地区、求职意向等进行数据分析,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与方案,并根据岗位需求进行培训,灵活调整培训内容,为失业者提供切实的就业保障。自从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后,各级人才市场陆续产生,人才交流的形式、渠道与层次不断增加,科技人才、高级教师等人才流动量不断增加,为企业人才开发创造更多条件,而就业档案可为单位领导获取求职者资料提供便利,对新人才的使用具有重大作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三)促进下岗职工档案管理社会化,提高下岗职工就业率。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在不断完善,以往只有企业参与职工档案管理,目前已经有专门的机构负责,使下岗职工的档案管理更加社会化。在日后的发展中,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下岗职工的档案管理,使档案在职工再就业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例如,对于长期滞留在原单位中的“僵尸档案”进行收缴,使此类档案能够得到有效管理。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加大对档案管理的投入力度,通过资金拨款、政策扶持等方式,最大限度预防下岗职工档案丢失或者损坏,使个人档案的作用与功能得到真正发挥,服务于社会,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更大助力。此外,下崗职工档案管理还应涉及企业工会,工会的存在意义在于维护员工根本利益,被职工称为“娘家”,在解决下岗职工档案管理问题时,应加强就业中心与企业工会间的联系,二者积极配合和交流,搭建桥梁,对档案内部含有的深层就业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并与当前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相结合,根据下岗职工实际情况对其档案进行加工,还要与工会加强联系,为其提供与之相符的职工档案,使下岗职工早日找到新工作,提高就业概率。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就业中心还应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引导下岗职工进行自主创业,以创业来促进就业。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就业问题与劳动者自身利益紧密相关,也对社会和谐与稳定产生较大影响。对此,我国应重视劳动就业,并充分发挥就业中心在档案管理方面的作用,通过构建管理平台等方式,为企业人才流动、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便利,使我国的整体就业率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包丽.档案管理在劳动就业中的重要性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7):357.

[2]孙茜.档案管理在劳动就业服务中的重要性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7(18).

[3]樊金珠.浅谈档案管理在劳动就业服务中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8(19):172.

猜你喜欢

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浅谈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浅谈新时期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策略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改革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