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常见问题和建议

2020-03-30王昭

办公室业务 2020年2期
关键词:治党事项申报

王昭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党中央提出的《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从最初的只涉及干部本人到本人、配偶和子女及其配偶,從只报告收入到全面报告8项“家事”和6项“家产”,从只报不查,到又报又查,从部分抽查到随机抽查、重点抽查以及“凡提必查”,历经20余年不断完善,现随机抽查比例提高到每年10%,且查核执行力度不断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的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厉行“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党战略方针,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切入口,狠抓干部队伍建设,而实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是落实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一项重要举措和重要创新,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报告工作,对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和廉洁自律,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具有重要作用。

一、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后,2017年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以下简称“两项法规”)正式实施,标志着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进入了一个从严从实的新阶段,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做好个人事项填报工作,但仍有不少地方和领导干部阳奉阴违,没有看清形势、转变观念,个别地方“一把手”重视程度不够、组织填报工作落实不到位;另外,仍有一少部分领导干部存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或者心存侥幸、隐瞒不报等情况。

(一)领导“口头重视”,组织落实不到位。一少部分地方或者单位负责人存在“走形势,走过场”现象,在填报工作中由于组织不力、政策宣贯的相关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报告质量出现较多问题。

(二)漏报、错报现象时有发生。1.存在少数领导人员自身因态度上不够重视,嫌麻烦或者未与家人做好沟通核实等原因,出现房产、车位、储藏间,持有股票基金保险、投资非上市公司或企业,有境外投资等情况的少报告或者未报告。2.错报现象一般可分为申报人填报错误和组织人事部门发生录入错误。填报人错报主要是指填报人由于当时心不在焉,粗心大意等原因发生的报告内容虽完整,但填报中出现与主观愿望不一致的低级“客观笔误” 错误,例如:房产与车位合并填报;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不一致(证件号码或有效期错误,或者证件过期,应填报未填报的)等细节填报问题;组织(人事)部门错报主要是指由于申报人笔迹不清晰不好辨认,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与申报人没有做好沟通确认工作,或者工作人员录入时发生低级错误等非申报人造成的错报情况,此种情况虽然较少见但偶有发生。

(三)个别干部心存侥幸,不如实申报。有的领导干部出于面子心理或者心存侥幸,故意瞒报本人婚姻变化,与其家庭财产收入不相符的股票、基金、保险和境外存款投资、房产情况,配偶和子女就业,与外国人(含港澳台居民)通婚和移居国境外等情况,例如:2015年6月,中纪委在查处国家工商总局原副局长孙鸿志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廖永远严重违纪案的“双开” 通报中,首次明确提及两人“严重违反组织纪律,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这是中纪委首次在省部级官员的“双开”通报明确使用该类表述。此后,在各类领导干部的查处通报中,“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之类的表述成为一种新表述屡见不鲜,还有个别领导干部存在使用本人身份证挂名开办和投资工商企业的现象,在报告时未在个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中进行申报。

二、工作对策和建议

(一)政治上高度重视,确保宣贯落到实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以及领导班子要把学习贯彻“两项法规”和干部个人事项填报工作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和学习计划集体学习,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做好答疑解释工作,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个人事项填报专项培训工作,并确保培训率达到100%。以作者单位为例,近年来,作者单位在开展年度集中个人事项工作时,单位党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每年召开党委扩大专项会议来集体学习并安排部署后续工作,单位人事部门每年都要开展贯彻落实干部个人事项集中填报工作专项培训及布置会,将填报工作的最新政策要求、注意事项和具体变化传达给全体填报人员,做好政策解读培训工作,明确指出干部个人事项填报工作是检验干部是否对党忠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必须站在对党忠诚的高度严肃对待,切实做到忠诚老实,严格如实申报。另外,为了提高填报质量,便于领导人员与家属良好沟通,作者单位还为全体申报人员准备了《关于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致领导人员家属的一封信》《关于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注意事项提醒函》;内网邮件发送《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政策解读》系列小贴士;按照人手一册,购买和发放党建读物出版社“两项法规”学习辅导百问书籍等一系列的宣贯措施,有效提高了如实填报的质量,从查核反馈对比结果来看,近年来单位“如实填报或者基本一致”的人员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二)强化管理,建立个人事项报告专项档案。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可安排责任心强的人事专员,加强对申报材料的审阅把关,及时发现领导人员填报不清晰、不规范、不完整或者填报信息存疑的情况并与当事人进行沟通、询问确认,并在数据录入时双人复核校对,把好数据录入关,从而规避填报和录入过程中低级错误的出现。另外,进一步规范管理流程,对干部个人事项有关材料进行“三专”管理(专人、专机和专用铁质档案柜),编制专项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干部个人事项报告专项档案以及配套电子台账,为后续查核对比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切实做好例如: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签到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查核情况表和后续对漏报、瞒报人员的组织谈话登记表等纸质原始材料的长期分类留存工作和对应电子台账的动态管理,做到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全过程闭环管理。

(三)严格执纪,加大查核处理力度。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与中央高度保持一致,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抽查核实,抽查核实既有利于对虚假申报进行及时处理,提高惩治腐败效率,也有利于在早期发现问题,及时挽救干部。通过查核,可以有效、精确地掌握领导干部个人情况,让其认识到在“晾家底,做透明干部”面前,任何人没有例外,对于不如实报告或者存在其他问题,要敢于坚持原则,加大查核处理力度,严格执纪,严肃处理,对漏报、错报、瞒报的,视情节轻重责令写出详细书面情况说明,重新填报并依据“两项法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必要时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进一步增强震慑效力,对查核中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的,应移交纪检、监察部门直至司法机关调查处理,切实维护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结束语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治国先治吏”,治吏就是治党,治党是关键,从严治党必须要从严格管理党员干部开始,要把做好报告工作上升到是否对党忠诚的政治高度,全力推动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的执行,使其成为制度化的反腐利器,是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创新,对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特别是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将落实报告制度坚持到底,“防腐拒变、防微杜渐”,让报告制度真正成为党和国家监管管理干部的利器,使其在全面从严治党和治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宝富.领导干部别拿瞒报个人事项不当回事[Z].人民论坛网,2017-7-25.

[2]胡印斌.扎紧个人事项报告的制度笼子[N].光明日报,2016-12-8.

[3]熊治泉.浅析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诚信档案的建立[J].现代国企研究,2017(3):241-242.

[4]新华社评论员.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启示之九[Z].新华社,2017-10-17.

[5]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的通知(中办发〔2017〕12号).

猜你喜欢

治党事项申报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 这些事项要关注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制度治党,让“沉疴毒瘤”无处藏身
一周重大重组事项一览
研讨话题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否严过了头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准确把握“三对关系”
六个关键词助你领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让重大事项清单“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