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肌内注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
2020-03-30张翼菲赵明地宋成林
张翼菲 赵明地 宋成林
【摘要】 目的 探讨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用干扰素肌内注射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5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抗病毒、对症及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治疗, 研究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2.62±0.27)d、疱疹消失时间(3.50±0.6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87±0.23)、(5.78±1.17)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组发生3例腹泻、2例支气管炎, 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5/50);对照组发生8例腹泻、5例支气管炎, 并发症发生率为26.00%(13/50);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重组人干扰素α1b应用于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疗效确切, 能够有缩短患儿退热时间与疱疹消失时间, 与一般药物治疗相比效果更好,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干扰素;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肌内注射;雾化吸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3.073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属于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常见于夏、秋两季, 临床表现以厌食、咽痛、急性高热及呕吐等为主, 婴儿常出现呕吐与惊厥[1]。该病在初期阶段临床症状与全身反应较轻, 且无明显的特征, 口腔病损后会形成小水泡, 容易破溃, 可见大面积糜烂面积。当前传统疗法是采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和对症处置[2], 干扰素是一种生物因子, 具有抗病毒与免疫调节的作用, 随着近些年来在传统治疗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该病且取得较好疗效, 其抗病毒效果也逐渐得到了临床研究的肯定[3]。本次研究, 通过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予以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联合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 旨在进一步分析干扰素肌内注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5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第7版《儿科学》中关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年龄<12岁, 临床表现以厌食、咽痛、急性发热为主, 软腭、悬雍垂、咽弓等部位的黏膜或齿龈、颊黏膜可见呈灰白色的疱疹, 其直径为1~3 mm, 触诊未发现局部淋巴结肿大, 血象检查无白细胞升高, 也无异常淋巴细胞。对照组男27例, 女23例;年龄0.5~11.0岁, 平均年龄(4.10±2.30)岁;发病时间1~5 d, 平均发病时间(3.40±0.80)d。研究组男28例, 女22例;年龄0.7~12.0岁, 平均年龄(4.30±2.57)岁;发病时间1~5 d, 平均发病时间(3.55±0.85)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两组存在发热患儿均予以退烧、抗病毒及肠内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给予清开灵注射液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 静脉滴注, 1次/d。口服给药利巴韦林10 mg/次, 3次/d。根据患儿情况, 适当补充维生素C。在上述基础治疗上, 研究组患儿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商品名:运德素, 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10006)进行治疗, 方式为肌内注射, 使用剂量为:年龄<1岁患儿6 μg/次, 1~5岁患儿10 μg/次, 6~10岁患儿20 μg/次, >10岁患儿30 μg/次, 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稀释后行肌内注射, 1次/d。两组疗程均为3~5 d。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两组患儿疱疹、溃疡、发热及流涎的持续时间, 若发现患儿存在不良反应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退热及疱疹消失时间, 同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等级, 显效:2 d内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食欲改善明显, 咽峡疱疹消失或缩小, 无溃疡;有效:3 d内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疱疹面积有明显减小, 无溃疡;无效:治疗4 d内患儿体温未恢复正常, 疱疹未减轻, 有溃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兩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组发生3例腹泻、2例支气管炎, 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5/50);对照组发生8例腹泻、5例支气管炎, 并发症发生率为26.00%(13/50);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儿科发热性疾病的高热会引起较多并发症, 如继发感染、惊厥及水电质絮乱等, 因此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及时控制其高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上多是由科萨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科萨奇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 属于小RNA病毒, 具有传染性强、流行性等显著特征, 常见于夏、秋两季, 高发人群集中在1~7岁儿童, 传播途径为飞沫或直接接触[5], 病毒从人体口鼻进入体内, 然后在消化道、呼吸道黏膜上繁衍, 潜伏周期通常为2~4 d的时间, 病毒在繁衍一定程度后即会发病。人体在过度劳累、受寒以及亚健康状态, 抵抗力降低时, 均会提高患病几率。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高热、咽痛、恶性、厌食及腹部不适感等, 婴儿则常见呕吐与惊厥, 且颈部、四肢及腹部可伴有疼痛。病发后2 d内能够见患儿口腔中存在少许灰白色疱疹, 四周有红晕环绕, 多见于扁桃体前部, 也可能发生在软腭、悬雍垂、舌部及扁桃体等部位[6]。病情得到进一步发展, 水泡会破溃并形成溃疡, 使患儿受到更大的痛苦, 其直径通常<5 mm。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一般单独发作时, 没有全身症状。患儿会因为呼吸道感染致使其免疫力下降, 加之其保护性免疫功能低下, 自身干扰素不足, 又会加重病毒感染的严重性[7]。临床传统治疗方式多是采用利巴韦林或是单药蒙脱石散, 但是该治疗方式药效作用较慢, 喉痛消失需要4 d, 咽腔疱疹消失需要5 d, 治疗耗时较长, 往往会带给患儿极大的痛苦。而在较常被使用的抗病毒化學药物中, 传统用药多为广谱抗病毒药病毒唑, 该药会引起贫血、腹泻及白细胞减少等相关不良反应。咽峡炎患儿要注意口腔卫生, 使用淡盐水漱口。抗生素虽然对于病毒并没有显著的疗效, 但是对于发热较为严重的患儿, 应予以抗菌药物抵抗感染, 以减少高热对患儿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干扰素是抗病毒感染中重要的一种淋巴因子, 其作为人体血液中多功能糖蛋白, 也具有抗病毒作用, 除了能够对病毒的复制与扩散进行限制以外, 其还有着启动免疫反应、NK细胞活性以及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其能阻断病毒复制、蛋白核酸合成所需酶, 对病毒繁殖进行抑制, 还有着免疫调节的作用, 能够显著提高B细胞和T细胞的免疫功能。根据最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表明[8], 特定受体能够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干扰素调节因子介导, 诱导干扰素表达, 进一步激活干扰素下游靶基因起到免疫防御, 加工并呈递病毒抗原多肽, 促使T细胞分化, 激活人体特异抗病原体的免疫途径。而当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 其机体所形成的干扰素能力有所降低, 通过加入外源干扰素, 能够刺激免疫细胞形成内源干扰素, 提高人体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最早出现在1957年, 自此以后临床应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感染疾病的使用率逐渐提高, 研究人员通过重组DNA技术所生产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9], 较之前的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 且其纯度更佳, 具有更好的生物效价, 有着比较广泛的免疫调节及抗病毒作用。干扰素的作用机制:诱导形成多样化的抗病毒蛋白, 当干扰素从人体进入后能够诱导靶器官的细胞转录TIP-mRNA蛋白, 该蛋白又可指导合成翻译抑制蛋白(TIP), 其能够抑制核蛋白体的结合, 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
在本次研究中, 通过对两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儿予以传统的抗退烧、抗病毒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而观察组患儿则采用肌内注射干扰素进行治疗。所得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临床研究所得结果基本一致[10], 充分说明了将干扰素应用于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性。在治疗时, 要特别注意儿童和成年人的药物代谢差异, 儿童对药物代谢要略快于成年人, 而年幼儿童的药物代谢又快于年长儿童, 因此使用药物的剂量要根据患儿的年龄进行适当的调整。
综上所述, 将重组人干扰素α1b应用于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疗效确切, 能够有缩短患儿退热时间与疱疹消失时间, 与一般药物治疗相比效果更好,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会, 邵媛媛, 张艳, 等. 阿糖腺苷联合干扰素α2b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58例疗效观察. 中国基层医药, 2014(z2):12-14.
[2] 任荣, 黄旭. α-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影响研究.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18(3):375-378.
[3] 魏玉芳. 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10):64-65.
[4] 黄蓉. 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6(2):186-189.
[5] 孙祥水. 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0例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2, 17(5):287.
[6] 周颖华. 干扰素肌注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20):80, 86.
[7] 徐红. 重组人干扰素a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价值分析. 养生保健指南, 2016(25):2.
[8] 宋国英. 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观察. 职业与健康, 2005, 21(9):1394.
[9] 李荟. 重组a-2b干扰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分析. 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 2016:56.
[10] 王凤珍. 干扰素a-1b联合利巴韦林喷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分析. 中国伤残医学, 2014(19):139-140.
[收稿日期: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