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语敖鲁古雅方言语音系统
2020-03-29乌日格喜乐图
乌日格喜乐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一、研究概况
中国鄂温克语分索伦、通古斯和敖鲁古雅等三个方言,三者之间的语音、词汇具有较大差别。以往鄂温克语语音研究多数基于索伦方言语料,研究敖鲁古雅方言语音的论著较为罕见,且学者对鄂温克语音位系统的归纳观点不一。
哈斯巴特尔指出,鄂温克语敖鲁古雅方言有i、ɪ、æ、e、a、、u、o、、等短元音,iː、ɪː、æː、eː、aː、ː、uː、oː、ː、ː等长元音,以及ai、au、i、u、i、iu、ia、uæ等复合元音。其中a有 a、ɑ、æ等变体,有、i、e等变体,有i、等变体,u有u、、等变体。[4]后来,哈斯巴特尔进一步研究鄂温克语敖鲁古雅方言语音系统,认为元音a在舌面辅音dʒ、tʃ、、后面演变为前化元音æ。i、、æ、ɛ等音在dʒ、tʃ、、等舌面辅音后出现时变成元音e的观点。与短元音相比,长元音发音不太稳定,既可发长元音,又可发短元音,不具备音位功能,仅部分长元音区别词义,长元音处于形成音位的过程中。鄂温克语敖鲁古雅方言有b、p、w、m、d、t、s、、ʂ、n()、l、r、j、dʒ、tʃ、g()、k(q)、、、x、χ、ŋ、d、tʂ、等辅音,其中d、tʂ、为汉语借词辅音,p、w多数出现在俄罗斯语借词中。[5]
乌日格喜乐图归纳敖鲁古雅方言音系为p、ph、t、th、k、kh、t、th、s、ʃ、x、v、r、j、l、n、、m、ŋ等辅音音位和、、i、e、、ʊ、u、ː、ː、iː、eː、ː、ʊː、uː等元音音位。[6]
以往学者对鄂温克语语音系统的描写不尽相同,并对语流音变的归纳和总结也观点不一。本文基于“鄂温克语敖鲁古雅方言语音声学参数库”,运用声学语言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鄂温克语敖鲁古雅方言的元音和辅音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语料来自“鄂温克语敖鲁古雅方言语音声学参数库”,该语料库包含1名女性发音人106个单音节词,782个双音节词,620个三音节词,145个四音节词,13个五音节词,涵盖了鄂温克语敖鲁古雅方言的所有语音现象。
二、元音声学分析
本文根据“鄂温克语敖鲁古雅方言语音声学参数库”,对鄂温克语不同位置出现的长短元音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第一共振峰(F1)和第二共振峰(F2)的均值、极大值、极小值等数据,依据共振峰均值绘制声学元音图。
e的F1取值为376Hz-688Hz,均值为546Hz;F2取值为1 712Hz-2 237Hz,均值为2 006Hz。e为前、中高、展唇元音,可出现在词内任何位置。如:emnn“雪”、eli“山峰”、thʃkhe“碗”、khːxe“米饭”等。
i的F1取值为272Hz-566Hz,均值为380Hz;F2均取为1 592Hz-2 441Hz,均值为2 165Hz。i为前、高、展唇元音,可出现在词内任何位置。如:iw“劈”、inm“针”、ʃrki“沙子”、khlin“蛇”等。
ɪ的F1取值为364Hz-475Hz,均值为432Hz;F2取值为1 898Hz-2 371Hz,均值为2 172Hz。ɪ为前、高、展唇元音,主要出现于词首音节,偶尔出现非词首音节。如:tɪlkhn“苍蝇”、ɪktɪwun“梳子”等。短元音ɪ在非词首位置时舌位后移。
u的F1取值为286Hz-649Hz,均值为417Hz;F2取值为591Hz-2 350Hz,均值为1 080Hz。u为后、高、圆唇元音,可出现在词内任何位置。如:uxik“闪电”、umuxu“冰”、xrku“下面”、niːwun“钥匙”等。短元音u出现非词首位置时,舌位前移,见图1。
ʊ的F1取值为314Hz-613Hz,均值为544Hz;F2取值为704Hz-1 545Hz,均值为1 292Hz。ʊ为后、次高、圆唇元音。如:thʊkhl“土”、khʊthʊ“福气”、khʊthʊ“福气”、ʃilʊkth“肠子”等。
鄂温克语敖鲁古雅方言短元音在非词首音节出现时,有央化趋势,但变化不明显。图1为根据词首和非词首位置短元音共振峰均值绘制的敖鲁古雅短元音声学元音图。非词首音节短元音舌位空间略小于词首音节短元音舌位空间,与ɪ、u、ʊ等元音舌位变化较为明显不同,其他元音变化较小。
图1 词首、非词首音节短元音舌位比较图
eː的F1取值为472Hz-732Hz,均值为597Hz;F2取值为1 816Hz-2 254Hz,均值为2 047Hz。eː为中、前、展唇元音,可出现词内任何位置。如:ʃeːrun “彩虹”、eːx“眼睛”、kuxeː“舅舅”、ʃneː“力气”等。
iː的F1取值为258Hz-441Hz,均值为346Hz;F2取值为2 098Hz-2 547Hz,均值为2 353Hz。iː为前、高、展唇元音,可出现词内任何位置。如:hiːkir“老虎”、iːrikth“蚂蚁”、kutiː“胃”、niː“母亲”等。
uː的F1取值为360Hz-500Hz,均值为421Hz;F2取值为617Hz-1 051Hz,均值为768Hz。uː为后、高、圆唇元音,可出现词内任何位置。如:thuːxu“云”、uːx“袖子”、ʃiwuːn“太阳”、imnnuː“扣”等。
通过比较长元音在词首和非词首位置舌位空间就可发现,敖鲁古雅方言长元音在词中不同位置出现时,舌位变化不明显,仅长元音ː在非词首位置出现时开口度增大,其他长元音舌位不发生变化。
敖鲁古雅方言词首长短元音音长、共振峰均值表
上页表格是词首长短元音共振峰数据和音长数据。词首音节短元音音长均值为80ms-100ms,长元音的音长均值为190ms-270ms。敖鲁古雅方言长元音音长为短元音音长的两倍左右。从元音共振峰数据和舌位图可以看出,长元音舌位空间大于短元舌位空间,开元音开口度更大,前元音舌位更前,高元音舌位更高,后元音舌位更后,长元音的发音更到位,见图2。长元音ɪː、ʊː不出现词首音节。
图2 长短元音舌位比较图
三、辅音声学分析
本文重点分析塞音、塞擦音的出现位置、VOT和GAP数据,以及浊擦音、半元音、鼻音、边音的前三个共振峰、音强等数据,清擦音的强频集中区、强频上下限、能量等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相邻音素对辅音的影响。
1.敖鲁古雅方言有p、t、k、ph、th、kh、p、t、k等清塞音。
p为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可出现词首和词中音节首的位置。如:pːn“冰雹”、peːt“中午”、xlpun“孕妇”等。在词首,p的VOT均值为23ms。在非词首,p的GAP均值为116ms,在鼻音m后p的GAP最短,为78ms,非词首p的VOT均值为22 ms。p在词中不同位置出现时,其VOT变化较小。
t为舌尖—齿、不送气、清塞音,可出现词中任何位置,如:tptin“比赛”、tin“风”、nemet“图片”等。在词首,t的VOT均值为26ms。在非词首,GAP均值为112 ms,VOT为21ms,在鼻音n后t的GAP最短。在词末,t的GAP为400ms,VOT为68ms,具有延迟爆破特点,除阻段也会自由延长。
k为舌面后—软腭、不送气、清塞音,可出现在词中任何位置,如:kiːni“打哈欠”、tmk“香烟”、xujːxik“嫁妆”。在词首,k的VOT均值为44ms。在非词首,k的GAP均值为 93ms,非词首VOT均值35 ms,在鼻音m后p的GAP最短,为37ms。在词末,k的GAP均值为442 ms,VOT均值为65ms,具有延迟爆破和除阻段自由延长的特点。
ph为双唇、送气、清塞音,可出现词中任何位置,如:phuːli“子弹”、hːph“窝”、krːph“棺材”等。在词首,ph的VOT均值为45ms。在非词首,ph的GAP均值为101ms,VOT均值为30ms。在词末,ph的GAP为338ms,VOT 均值为79ms。词首ph的VOT相对长,在词中缩短,词末延迟爆破。
th为舌尖—齿、送气、清塞音,可出现在词中任何位置,如:thuxu“云”、thːkhi“蜘蛛”、muth“湖”等。在词首,th的VOT均值为52ms。在非词首,th的GAP均值112 ms,VOT均值为21 ms。在词末,th的GAP为365ms,VOT为86ms。th可出现重叠辅音后置位置,如:ːxitth“星星”、miːxitth“伤口”等。在重叠辅音中,th的GAP数据均值为114ms,VOT数据均值为28ms。词首th的VOT相对长,词中缩短,词末延迟爆破。
kh为舌面后—软腭、送气、清塞音,可出现词中任何位置,如:khlin “蛇”、khːʃkh“猫”、nimːkh“邻居”等。在词首,kh的VOT均值为79ms。在非词首,kh的GAP均值为102 ms,OT数据均值为58ms。kh可出现重叠辅音后,如:ukkhuw “吃奶”、khukkhu“布谷鸟”等。在重叠辅音后,kh的GAP数据均值为119,VOT数据均值为61ms。在词末,kh的GAP为284ms,VOT为122ms,具有延迟爆破和除阻自由延长特点。
ʃ为舌叶—龈后清擦音,可出现词中任何位置,如:ʃip“刺”、khːʃkh“猫”、thuniʃ“桦皮桶”等。ʃ之音长,在词首223ms,在非词首179ms,在鼻音后150ms,在词末368ms。ʃ的强频集中区在6 000Hz左右,强频上限为7 500Hz,下限为3 500Hz。ʃ的能量在词首48dB,在词中62dB,在词末55 dB。
x为舌面后—软腭清擦音,仅出现于词首和词中音节之首,如:xkht“路”、uːx“袖子”等。在词首位置,x的音长为69ms,在非词首位置音长为110ms。在词首,x的强频集中区在1 800Hz左右,强频上限为3 000Hz,下限为500Hz,能量为31dB,在非词首,强频集中区在300Hz左右,强频上限为2 000Hz,下限为200Hz,能量为61dB。
v是唇齿浊擦音,仅出现在词首和词中音节首,如:veːʃ“大家”、vi“玩儿”等。v的音长均值为58ms,前三个共振峰分别为448Hz、1 454Hz、2 616Hz。
5.敖鲁古雅方言有j、w等半元音。
j是舌面前—前硬腭辅音,没有摩擦,音质类似于元音i,可出现在词中任何位置,如:juːrn“出来”、j“藏”、uj“拴”等。j音长均值为80ms,前三个共振峰分别为455Hz、2 170Hz、2 725Hz。
n为舌尖—齿鼻音,可出现在词中任何位置,如:niːkhi“鸭子”、emnn“雪”、tin“风”等。n的音长均值为91ms,前三个共振峰为388Hz、1 696Hz、2 570Hz。n辅音也以重叠鼻音nn形式出现,总长度为216ms,前三个共振峰为360Hz、1 830Hz、2 750Hz左右。
l是舌尖—齿浊边音,可出现在词中任何位置,如:luːkh“葱”、eːll“炭”、thʊrlːkhi“乌鸦”、iːkhl“进”等。l的音长均值为110ms,前三个共振峰为429Hz、1 660Hz、2 744Hz。
图3 词中语图
r为舌尖—龈脊颤音,可出现在词中音节首、音节末或词末位置,如:ʃeːrun“彩虹”、uːr“二”等。r在词颤一次,在词置颤两次或两次以上,音长均值为68ms,前三个共振峰为602Hz、1 681Hz、2 542Hz。
ʒ为舌尖—龈脊浊擦音,可出现在词中音节首或词末位置,如:uʒ“山”、xukhuʒ“牛”等。ʒ音长均值为94ms,前三个共振峰为703Hz、1 839Hz、2 902Hz。在词末,ʒ之音长相对长,前三个共振峰均有上升趋势。
图语图
四、音变特点
敖鲁古雅方言元音在清擦音、送气塞音之前发生清化变化。在语料中清化元音共出现13个,在词首出现3个,词中出现6个,词末出现4个。在词末,在清擦音、送气塞音后发生清化,见图5。
图5 清化元音语图
鄂温克语敖鲁古雅方言p、p、t、t、k、k等辅音音素可归纳为p、t、k、ph、th、kh、t、th、s、ʃ、x、j、w、、v、n、m、ŋ、、l、r等辅音音位。p的典型变体是p,有条件变体p,出现在t、k、th、kh、th等塞音和塞擦音之前。P还有自由变体β、,没有特定条件限制,的出现频率较高,β的出现频率低。k的典型变体是k,出现在t、th、t、th、tsh、kh等清塞音和送气塞擦音之前,变读为不爆破音k。为独立音位,与k区别词义,如:thkː“锅”和thː “火”。t的典型变体是t,有条件变体t,出现于词中p、th、th之前。l的典型变体是浊边音l,有条件变体,出现在词中送气音和清擦音前或词末。r的典型变体是颤音r,有自由变体ʒ和多数出现在两个元音中间,多数出现在送气辅音前或词末位置。
敖鲁古雅方言辅音语流音变有塞音擦化、浊音清化、颤音擦化、塞音不爆破、塞音鼻爆破、塞音延迟爆破等音变现象。清塞音p在语流中会发生擦化现象,变成浊擦音β,如:iʃriβh“菜”。边音l在语流中发生清化现象,如:eh“编辫子”。颤音r在语流中发生擦化现象,变成清擦音和浊擦音ʒ,如:肚子”、ʃiʒ“缝隙”。清塞音p、t、k在塞音和塞擦音之前发生不爆破现象,变成不爆破清塞音p、t、k,如:ulpthn“灰”、ʃewth“亲家父”、ʃeːkth“柳树”等。
与索伦方言和通古斯方言相比,敖鲁古雅方言清塞音p、k、th、kh在词末发生鼻爆破现象,如:umunupn“召集”、thikn“掉”、lukhn“葱”、ʃltthn“兵”等。词末塞音的成阻和除阻特点不同于爆破塞音,形成阻塞时,鼻爆破音有两处阻塞,一处与相应口爆破音相同,形成在双唇、舌尖—齿、舌面后—软腭位置,另一处则是小舌提升堵住鼻腔,形成鼻腔的阻塞。除阻时,口腔爆破点不解除,保持闭塞状态,鼻腔堵塞解除,小舌下降,气流从鼻腔辐射到外。鼻爆破塞音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不送气鼻爆破音,除阻时气流特别轻,语图上的充值条能量较弱。送气鼻爆破音除阻时气流充足,听感明显,语图上也能测量到一定的VOT长度,见图6。鼻爆破音也都有延迟爆破特点。
图6 lukhn“葱”语图
清塞音p、k、t、th、kh在词末位置发生时出现延迟爆破现象,具体表现为辅音GAP时长拉长。k在词末延迟爆破时GAP为442ms,VOT为65ms。t在词末延迟爆破时GAP为453ms,VOT为56ms。p在延迟爆破时GAP为573ms,VOT为56ms。kh在延迟爆破时其GAP为284ms,VOT为123ms。th在延迟爆破时GAP为378ms,VOT为8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