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融合的对策分析

2020-03-28任楠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7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思政融合

任楠

[摘           要]  加强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全面找出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深度改革大学生就业指导方式,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有效性。现阶段,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是高校全面育人、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的科学路径,两种教育相互融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两者工作的深入发展和健全发展。

[关    键   词]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政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7-0136-02

在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学期间,很多学校和教师忽略对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加强学生就业观引导方面存在不足,未能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式,让学生对感兴趣的职业内容进行了解,并且在学生自主学习思政教育知识、求职知识等方面存在欠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和教育工作以统一的方式为主,这对培养学生良好个性能力和思想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整合两种教育工作内容和方式,可以达到全面培养与引导的目的。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融合的原因

为加强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解决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方式单一、内容落后等问题,必须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方式进行创新,同时结合思政教育,加强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素质引导和培养,进而让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出的人才满足企业和社会对科技先进、文明程度较高的人才需求,最大化地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让其更好地迎合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中,对学生的良好素质和能力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基本的就业行为规范和道德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大学生的作用发挥出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思想引导和就业指导当中,实现教育教学的综合发展,真正将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工作落实到位。另外,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背景下,为帮助大学生找准就业发展脉搏,了解更多与就业有关的理论知识和精神内涵,就必须通过思政教育的方式向学生传播与就业意识、择业观、就业法律法规等有关的知识内容,这样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期间遵守相应政策与法规,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不断为学生将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融合的问题

从当前情况来看,两种教育方式在融合过程中依然面临许多困境。(1)两种教育方式的互融发展机制不完善。虽然很多高校积极提倡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并且专门设置就业指导处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但在落实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却出现缺乏清晰权责、忽略学生就业观培养的问题,未能充分将对学生就业指导的各个环节工作落实到位,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停留在肤浅的表面。甚至很多高校在两种教育融合期间,出现“临时抱佛脚”的问题,只有在学生毕业前才对其进行相应的就业指导和思政教育,未能通过创建就业指导课程、完善思政教育就业指导融合机制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就业意识和观念的引导。同时,部分学校还普遍存在思政教育、就業指导融合工作缺乏有效性的现状。(2)在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期间,呈现出内容缺乏丰富性的问题,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停留在培养学生正确辨别就业信息、求职技巧等方面,未通过全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加强对学生职业观、就业观的引导,并且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方面存在不足,没有结合就业相关法规和政策,提升学生的就业素养和思想观念,这对增强就业指导有效性和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形成不利影响。(3)为增强教学工作有效性,必须提升就业指导教育能力,将思政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当前,在两者融合教育和发展中,其融合方式还显得过于单一,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和口述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就业有关内容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且所传授的思政教育和就业内容中还存在过时的、落后的信息,忽略对学生的针对性培养和教育。甚至很多教师还会出现对大学生粗略培训和指导的问题,未能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和融合方式,将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进而导致两者融合过于随意,影响对学生价值观和能力的全面引导。

三、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融合的建议

(一)健全互融发展的机制

为满足社会要求,则需要充分将不同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势发挥出来,通过发挥教学优势的方式,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奠定基础以及提供基本保障。现阶段,将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学,是新时期发展过程中教育部门和社会对学生培养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通过两种教育方式的融合,让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落实到位,满足学生学习特点。在融合发展期间,可以通过健全互融发展机制的方式提升两种教育整合工作的有效性。比如,构建完善的领导机制与管理体系,明确两种教育融合期间各个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责任,并且采用从上而下分工协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动态化和开放化的教育,在学生思想教育就业指导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机制对教师和工作人员的职责落实情况和教学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对学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馈、归类、总结等,最大限度提升综合教育有效性。同时,在健全融合发展机制的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召开就业指导交流会、培训会的方式,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工作进行有效引导,同时,向大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和内涵,引导学生对其经验进行总结,提升两者融合教育与管理质量。

(二)优化融合教育的载体

融合教育期间,很多内容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需要以载体做保障,实现对学生的精神教育和就业观引导。(1)在两种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等方式,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认知与了解。在民族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合理活跃课程教学氛围,同时,通过科技创新教育,给予就业指导工作更多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了解就业技巧、技术技能等,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标。(2)在两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应的契合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并且通过组织情感教育活动合理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渗透思政教育。比如,学校可以根据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需求,通过组织情感教育活动的方式,在情感教育活动中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并且将与思政教育有关的典型就业指导工作内容或者案例通过情感教育分享给学生,不断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3)在融合教育发展期间,学校需要构筑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人文活动,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和思想方面的引领。同时,也可以发挥新兴媒体互联的工作优势和作用,在大学生校园就业指导平台中分享与思政教育有关的知识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就业指导方面思政教育工作效率。

(三)应用多样化融合方式

在选择两种教育融合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多样化的融合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就业观引领。(1)高校可以采用创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方式,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手,向学生渗透思政教育知识和就业技巧。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和启蒙教育,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思想教育和就业规划的认知。在此期间,可以实现就业指导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沟通,明确学生存在的就业问题和思想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优化学生就业观念引导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稳定学生思想和动态,突出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2)在两者融合教育的过程中,采用开展就业交谈会的方式,引导学生与各行各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职业和发展方向,并且在学习职场精英真实经验和经历的过程中,提升就业思想和意识,实现对学生有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3)在两种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强学生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在工匠精神方面的意识。高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新媒体在线指导等方式,向学生分享工匠精神和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教育內容,提升学生对当前职场最新就业形势的认知与了解。同时,在应用新媒体在线指导和案例教学法期间,可以通过渗透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主流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加强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就业观引导,从而全面达到提升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对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为提升大学生初步踏入职场的能力,需要加强两种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在结合发展中,通过健全互融发展机制、优化融合教育载体、应用多样化融合方式等对策,不断制订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与发展的培养方案,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于潇贺,王虹.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5):56-57.

[2]黄志媛,尹建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3):28-29.

[3]彭万秋.“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4):137-138.

[4]张秀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139-140,186.

[5]冯鲁红.多元协同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有机融合研究: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0):133-134.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思政融合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破次元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融椅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